随后,记者发现,一男一女两个身着校服的学生结伴从学校出来,结果记者刚一问,女生就急忙指着男生说那是她弟弟。
对于学校的做法,学生家长也是看法不一。“我支持学校的做法。”家长周女士说,现在学生的早恋问题确实很突出,家长对此也很头疼,学校出台这样的规定,她觉得挺好的。
“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方法却值得商榷。”家长高先生说,如果学校硬要这样搞,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他认为要跟孩子多交流,让他们认识到早恋的危害,还要告诉他们男女生之间该如何正常交往。
>>学校
制定时无经验
干县一中校办主任张文超承认,微博上流传的通知确实是他们学校的,是今年4月份发布的。
张文超说,近年来,学生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也影响了校园的良好风气。但对此问题,学校并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只是在自己摸索,因此在制定规定时比较仓促,很多情况都没有考虑进去。另外,虽然制度规定比较严格,但在实际过程中,学校并没有完全按照它去执行,对学生的情况都是区别对待的。
对那些行为特别明显,且多次不听劝说造成严重影响的学生,学校才会保密性地和家长沟通处理。张文超说。
张文超表示,对于实践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学校会及时改进,今后将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疏导,通过不定期举办专家讲座及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广大男女同学健康阳光地交往。
>>专家
应听听学生意见
陕西省特级教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呼秀珍说,学校制定校规规范学生行为本身没有错,但是规定不能太死板,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呼秀珍说:“男女同学在校园内交谈,应用口头语言,不用书信、QQ、手机等交谈。这条规定主要是针对不能自控的学生,应该没有错。”
“男女同学商讨学习时必须在教室、走廊等灯光明亮的地方;当交谈的地方没有其他人在场时,不能进行一对一交谈;男女同学不得在校内结对散步。”呼秀珍表示,这几条规定就有些机械,因为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空间来探讨学习上的问题,或者利用散步的时候,或者利用餐厅吃饭的时候。
“疏导胜于堵塞”,呼秀珍说,对待男女生交往,重在引导和疏导,而不是一味地堵塞。建议学校可以举办青春期讲座,让学生深刻理解什么是友情,什么又是爱情,什么是好感,什么又是初恋。在学生的青春期,老师和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经常性与孩子进行交流,学会与孩子做朋友。
此外,学校在制定管理学生的相关制度时,可以找一些学生代表召开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会既符合校情,又容易让学生接受。
也有人表示,如今学生早恋越来越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加之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学校的做法不能被过度指责,学校这样做也是出于一片苦心。(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