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4日),出租车国标发布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正式发布的35项国家标准,为出租车司机制定了26条服务用语,以及多条服务要求,其中包括司机不得有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就此记者采访了一些西安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大家普遍认为,有了“标准”是好事,但执行起来有难度。
市民:车少路堵是问题根源
据了解,最新修订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制定了26条服务用语,以及多条服务要求。标准规定,在乘客上车前,司机不得有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在问清目的地后,选择合理路线,按规定开始使用计价器。未经乘客同意,不得绕路、招揽他人同乘,不得在途中甩客或无故终止出租车运营服务。
昨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多数人对新国标是否能“落地”持怀疑态度。
“现在打车太难,站在路边等个二三十分钟是很平常的事,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车,一听你要去钟楼、火车站这些地方就不拉。”市民徐女士说,西安的现状就是出租车太少,交通情况又不好,满足不了大家出行的要求,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有了国标,出租车拒载的问题,肯定避免不了。
“每次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都会问你去哪,小心翼翼地说了要去的地方,司机却说不顺路,要么摆摆手,有的甚至一声不吭,一脚油门就走了。”市民小赵说,有时因为有很紧急的事,司机不拉,她甚至会恳求司机拉她一段,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难以奏效。
市民王先生说,长期以来,西安的出租车司机都给人留下的是爱拒载、爱绕路、爱拼座、脾气差等印象,听说2009年就出台过出租车国标,但有多少车是达标的呢?现在又出台了新国标,对于一些文明用语、服务细节规定得更细了,虽说目的是好的,可最终能否执行、相关部门能否有力监管,都觉得不太现实。
昨日(14日),出租车国标发布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正式发布的35项国家标准,为出租车司机制定了26条服务用语,以及多条服务要求,其中包括司机不得有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就此记者采访了一些西安市民和出租车司机,大家普遍认为,有了“标准”是好事,但执行起来有难度。
市民:车少路堵是问题根源
据了解,最新修订的《出租车运营服务规范》制定了26条服务用语,以及多条服务要求。标准规定,在乘客上车前,司机不得有询问乘客目的地等挑客行为,在问清目的地后,选择合理路线,按规定开始使用计价器。未经乘客同意,不得绕路、招揽他人同乘,不得在途中甩客或无故终止出租车运营服务。
昨日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市民,大多数人对新国标是否能“落地”持怀疑态度。
“现在打车太难,站在路边等个二三十分钟是很平常的事,好不容易等来了一辆车,一听你要去钟楼、火车站这些地方就不拉。”市民徐女士说,西安的现状就是出租车太少,交通情况又不好,满足不了大家出行的要求,这个问题不解决,即使有了国标,出租车拒载的问题,肯定避免不了。
“每次拦下一辆出租车,司机都会问你去哪,小心翼翼地说了要去的地方,司机却说不顺路,要么摆摆手,有的甚至一声不吭,一脚油门就走了。”市民小赵说,有时因为有很紧急的事,司机不拉,她甚至会恳求司机拉她一段,但多数情况下还是难以奏效。
市民王先生说,长期以来,西安的出租车司机都给人留下的是爱拒载、爱绕路、爱拼座、脾气差等印象,听说2009年就出台过出租车国标,但有多少车是达标的呢?现在又出台了新国标,对于一些文明用语、服务细节规定得更细了,虽说目的是好的,可最终能否执行、相关部门能否有力监管,都觉得不太现实。(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