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推出首款实物养老保障计划,以房养老吸引人们聚焦养老房产现状……当全社会对"养老"话题表现得如此热衷,就越见我们身边养老资源的匮乏。
走在街头,每8个与我们擦肩而过的人中,就有一个是老人,当他们脚步蹒跚、独自负重,或者孤单单被病痛折磨却远离了儿女天伦和温存,我们的心总是收紧。当那一天到来,我们老了,又该何去何从……
昨日,陕西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意见出台下发,正如沙漠里遇见甘泉,润泽的是所有终将老去的人们的心。
1000位老年人的床位拥有率仅为22张
目前,陕西省养老形势十分严峻。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底,陕西省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548.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61%,不仅高于全国14.3%的平均水平,而且以每年大约3%的速度在递增。
而另一方面,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陕西省现存的有限的养老资源,各类养老机构1574家,床位11.1万张。这些看似庞大的数据一旦平均摊到老年人身上则见渺小:1000位老年人的床位拥有率仅为22张。同时,全省日间照料服务仅覆盖到40%的城市社区和20%的农村社区。
参照各地经验陕西省出台补贴标准
参考外地经验和做法,结合陕西省经济发展水平及目前现状,《意见》确定,陕西省床位建设补贴标准为:新建机构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3000元,改扩建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2000元。省民政厅在解读这一标准时提出,根据测算,2013年,全省民办养老机构新增床位10846张,按新建每张床位一次性补贴3000元,全省各级财政支出3253.8万元,可撬动社会资本近10个亿。
在此基础上,省财政厅的意见为:“一类地区(汉中、安康、商洛)省级补助50%、二类地区(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省级补助40%、三类地区(西安、延安、榆林、杨凌示范区)省级补助30%。今年省级所需补助资金(1286万元)全额由省级福彩公益金承担。以后每年所需补助资金由省财政和省级福彩公益金各负担50%。”
民间资本可提供养老服务兴办养老机构
《关于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分为3大部分12条。其中,明确社会资本可参与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兴办养老机构以及进入养老产业并提供服务产品。
包括在服务方面,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康复、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居家无障碍设施改造、紧急呼叫、安全援助和老年餐桌等多方面服务,在产业方面,鼓励参与发展老年营养保健、医疗康复、饮食服装、休闲旅游、文化传媒等养老产业,并积极开发老年保健、老年照护、老年康复辅具、老年宜居社区等产品。
社会资本可以以独资、承包、合资、合作、联营等方式,兴建老年公寓、老年养护院、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幸福院、敬老院等养老机构或服务设施,并鼓励民办养老机构接收安置政府供养对象,政府按照规定标准拨付相关生活、医疗、照料等费用。
引入社会资本最经济最实用
算一笔经济账,根据陕西省设定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目标,“十二五”末,老年人床位数要达到30‰的目标,折算为床位,就是全省要新增养老床位12.6万张。
有人会说,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过万亿,这些床位能花多少钱?但是且慢,养老床位,并不是我们卧室里摆放的普通床,它的上下游联系着一系列诸如生活照料、医疗康复、临终关怀等专业项目,需要专业人员拿出专门时间陪伴,并应付各种突发情况。
而养老产业,更是延伸到各个领域,诸如家政服务、精神慰藉等等。这其中,政府,也就是我们的社会管理者,能拿出多少财力、人力和精力,难以核算,也绝不可能全盘包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