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十月初一,我国传统的寒衣节。这一天,人们会通过各种方式祭奠先人,表达哀思。在西安的一些公墓,记者看到有大量的市民前来祭祀逝去的亲人,由于很多人都是开车前来,因此造成了公墓外的交通拥堵。
寒衣节又被称为祭祖节、烧衣节、授衣节等,与清明节、中元节类似,是民间祭祀祖先的日子。旧时,农历十月初一被认为是冬天的开始,妇女们要亲手缝制寒衣,送给远方的亲人。如果亲人已经去世,就用纸做成寒衣,在这一天到坟前烧掉,所以叫“寒衣节”,也有“十月一,送寒衣”的说法。十月初一烧寒衣,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今天(11月3日)上午10点多,在西安凤栖山公墓外的雁引路,记者看到,前来祭祀的车辆排起了长队,在进入公墓的丁子路口车辆发生了拥堵,执勤交警和公墓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疏导。
墓园工作人员:早都不让走这条路,你给咱绕一下,停到外面都一样。
执勤交警:往边上停,往边上停。
执勤交警告诉记者,他们从早晨7点多在这进行交通疏导,为减小拥堵,他们临时让车辆在路边按秩序停放,但由于车辆太多,仍然间断性地发生拥堵。
执勤交警:没办法,车太多了,只能靠路边停。
记者:那咱们现在怎么办?
执勤交警:只能加强疏导。
记者发现,除了车多人多,车辆难以行进外,一些私家车随意停放、掉头等情况也加剧了这一路段的拥堵。
记者:堵不堵?
西安市民:堵,堵了两个多小时,三个小时了。
记者:为什么?
西安市民:素质,素质太差,乱停乱插,你看这个车停在这干啥。
墓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墓园内的停车场已经停满,由于车辆太多,为了保证公墓园区内的安全,他们临时封住了墓园的入口。面对这样的情况,他们也只能加派人手进行疏导,确保市民能够有序进行祭祀。
墓园外车辆拥堵,墓园内也是人满为患,人们通过放鞭炮、烧纸等方式寄托着哀思。记者调查中发现,虽然民政部门和墓园一直在倡导文明祭祀,但想要人们放弃传统的祭祀方式,选用鲜花、水果等祭祀,还需要时间。
在一些公墓墓园内,记者发现,多数市民都能租用园方提供的铁桶烧纸,并在烧完后将灰烬倒进垃圾桶。可有一些市民直接将纸在墓前进行焚烧,烧过后就把灰烬留在地上。而墓园内不时就会传来阵阵鞭炮声,产生的烟尘久久难以散去。
凤栖山南区墓园工作人员毋铁柔:烧纸对空气不好,烧纸烟尘满天飞,再一个干燥的东西,容易引起火灾,放炮也是,一放炮一大堆烟。
墓园工作人员说,其实他们一直都在宣传鲜花、绿色环保等祭扫方式,不要在墓园内烧纸、燃放鞭炮,但效果并不明显。
凤栖山南区墓园工作人员毋铁柔:但这毕竟是传统根深蒂固,好多人还是根据传统走,现在墓园有一大半人来了,都是烧纸放鞭炮,一烧纸一大堆,放鞭炮也是一大堆残渣,给我们造成的工作量,工人一天天往外拉垃圾。
采访中,记者发现也有人尤其是年轻人,已经开始选用鲜花、水果等方式进行祭祀。有的市民表示,如今虽然大家都慢慢意识到了传统祭祀方式对环境的危害,但传统的祭祀方式深入人心,所以要改变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西安市民:我不放炮,我一般就是放个鲜花。
记者:你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式?
西安市民:环保,你看现在的大气污染这么严重。
西安市民:我们现在逐渐有这个意识,环保,像我们今天来就带的献花。(改变)得有个过程,观念在转变,像今年鲜花带的比较多。
记者了解到,由于路途遥远或交通不便,为了寄托哀思,这几天很多人会在十字路口烧纸钱和贡品,街道两旁的人行道上留下了许多灰烬,有些地方两步一片,三步一堆十分密集,焚烧所产生的烟雾不但污染了环境,也给环卫工人的清扫带来很大难度。有网友发微博称,一些市民竟然不顾安全,在明令禁止不得有明火出现的天然气管道旁烧起了纸钱。(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