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外交部发言人:有人寄过钙片 暗示我们太“软”

外交部:有人寄钙片暗示“软”

2013-12-16 16:36:55

  跨入新世纪后,信息化迅猛发展,互联网颠覆了媒体获取信息的传统渠道。与此同时,中国逐渐迈入世界中心舞台,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的立场主张。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与时俱进”,设立了24小时值班手机,全年无休接受媒体的提问,用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应媒体的关注。

  2011年9月,例行记者会改为每个工作日一次,外交部成为世界上第二个每天举行记者会的外交部门。路透新闻北亚区总经理杜纳德对此印象深刻,他告诉北青报记者,这意味着外交部的新闻发布会更加公开。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外交部又在部委中率先开通了微博、微信,记者会和发言人谈话内容在第一时间用多媒体手段发布。

  如今,外交部记者会不只是记者的“专利”,也对普通民众开放。仅2013年,就有120余批、4000余人次旁听记者会,包括政府官员、社会团体、热心网民等各界人士。外交部还会定期举行公众开放日,民众可以和发言人“零距离接触”。

  “问不倒”的背后

  发言人“潜水”看网评、刷微博,还有“年轻、能干、不可缺少”的“小伙伴”为他们提供智力支持

  和西方国家职业化的新闻发言人制度相比,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多是职务化的。以外交部发言人为例,基本上由新闻司司长、副司长担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发言人专业性要求的降低。

  北青报记者梳理对27位外交部发言人的公开报道发现,他们都具有优秀的外语技能,在担任发言人前有丰富的外交经验和驻外使馆工作经历,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

  作为发言人,要做到接住各国记者的“出招”,既需要知识的积累,也需要对政策的把握,只有全面地熟悉政策以及其背后的考量,才能应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新媒体时代,网络也是发言人常用工具之一。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的多位发言人表示,他们会看网站的评论,会上微博,但是“潜水”居多。

  “公众看到的是发言人在台上的表现,但看不到的是幕后还有许多人、许多部门在支持。”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司长秦刚说,发言人的一天有“四部曲”:了解信息、思考可能的提问角度、制定答问要点、回答问题,外交部各个司局和其他部外单位都为发言人工作提供了“智力支持”。

  在日常工作中,和发言人形影不离的是新闻司发言人办公室团队,秦刚用“年轻、能干、不可缺少”形容“小伙伴们”。在繁华的朝外大街,发言人办公室的灯光经常彻夜亮着,这个团队在24小时跟踪国际地区的重大事件及媒体的报道。每天上午,发言人都要和团队一起讨论。

  作为发言人,沟通技巧和形象仪表同样重要。据发言人办公室工作人员介绍,他们会邀请新闻传播方面的学者、中央电视台化妆师等专业人士给发言人“支招”。外交部发言人、新闻司副司长华春莹告诉北青报记者,她曾经向高级化妆师徐晶老师“请教”化妆技巧,还让服装设计师朋友为她的着装提供建议。

  发言人不追求“明星效应”

  发言人不是即兴表演的演员,也不是那些抱有侥幸心理的学生答卷,必须掌握两条:说我知道的,说我可以说和应该说的

  对公众而言,外交部发言人是了解中国外交政策最直接的窗口。在网站论坛上,发言人的言论经常成为讨论热点,有叫好的,有编“段子”调侃的,也有“拍砖”的,甚至有人给发言人寄过钙片,意思是发言人在有些问题上表态太“软”。

  外交部第21位发言人刘建超此前在接受北青报记者采访时曾经表示,外交不能搞成“出气外交”,因为出气并不一定能办成事。程曼丽说,外交部发言人代表国家发声,并非个人行为,在这背后有国家机制、发布制度的安排,如何发言是政策研究和信息获取分析的结果。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挑起事端改变现状

    原标题:外交部发言人:日本在钓鱼岛和东海挑起事端,改变现状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1日表示,在钓鱼岛和东海挑起事端,改变现状的是日本。   据报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10日称,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是单方面改变现...

    时间:12-12
  • 日媒称中国外交部官员9月曾密访东京

      日本媒体报道说,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熊波曾在9月密访东京。  《产经新闻》11月9日报道,熊波在今年9月下旬以极机密的方式前往日本,并与日本相关官员讨论了钓鱼岛主权问题。  报道形容熊波是中国外交部对...

    时间:11-11
  • 外交部:日本应停止渲染外部威胁 说明其扩充军备真正意图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29日在北京表示,中方敦促日方停止刻意渲染外部威胁,向国际社会认真说明其扩充军备的真实意图。  在当天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日本防长称中国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入侵&...

    时间:10-30
  • 俄外交部:在俄境内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不可能

      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俄外交部副部长里亚布科夫周四向俄新社表示,俄罗斯将参与在叙利亚境内销毁化学武器,将化武运至俄罗斯境内不可能。  里亚布科夫在下塔吉尔举行的2013年俄罗斯国际武器装备展(Russian Arms...

    时间:09-27
  • 外交部:日方应停止人为制造紧张挑动矛盾对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方应言行一致,停止人为制造紧张,挑动矛盾对立。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美国发表演讲时不满国际社会对日本右倾化的指责,称“如果想把...

    时间:09-27
  • 外交部:提醒出境中国游客文明、安全出行

      国庆长假将至,不少中国公民选择出境旅游度假。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25日在外交部网站上发布了一些注意事项,提醒出境的中国游客注意文明、安全出行,平安顺利地欢度假期。注意事项包括:  一、了解国外安全形...

    时间:09-26
  • 外交部回应“印导弹以中国为假想敌”说:两国不是对手

      印度15日进行了“烈火-5”洲际导弹的第二次试射,有媒体称该试射以中国为假想敌。对此,外加部发言人洪磊16日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中印两国不是竞争对手,而是天然的战略伙伴。  洪磊说,我们注意到...

    时间:09-17
  • 外交部评美俄外长会晤:给和平一个机会

      据新华社电,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3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评价美俄外长关于叙利亚问题的会晤时表示,中方支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有关问题,给和平一个机会。  有记者问,美俄外长12日在日内瓦举行会晤后,俄罗斯...

    时间:09-16
  • 外交部:日方不要为扩充军备制造借口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3日在此间表示,日方不要人为制造和渲染紧张,为扩充军备、调整军事政策制造借口。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日前称,为追求与21世纪国际形势相符的日本国际地位,应就...

    时间:09-16
  • 外交部回应朝鲜重启核设施报道

      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2日在北京表示,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维护半岛及东北亚和平稳定是中方的一贯主张。  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据报道,11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研究所称,最新卫星图片显示,朝鲜...

    时间:09-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