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秦王府城墙遗址为陕西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西安有关部门正在对明秦王府城墙遗址部分土城墙进行加固修复。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段秦王府城墙面临着墙体坍塌、根部剥蚀凹陷、砌块脱落、墙体及顶部开裂严重等问题,有些城墙顶部宽度仅有半米。此次修复保护采取防坍塌、裂缝灌浆、墙体防风蚀和防雨水冲刷侵蚀等技术进行加固保护。
这段明秦王府城墙加固,涉及南北两段140余米,在其底部砌城墙砖26层,高2.5米至2.8米,上部依然保留土墙。加固施工主要作用是保证路人安全、保护地基和美化环境。
据史料记载,西安明秦王府内城墙在修建当初是砖墙。当时,整个秦王府城分为两重城墙,外城墙称萧墙,全系黄土夯筑而成;内城墙因外砌青砖,称砖墙。清顺治初年,萧墙被毁,内墙却保留下来。到了1921年,冯玉祥在西安修建督军府时,拆掉内墙的包砖,用在修建督军府等处,秦王府的砖墙从而变成了土墙,并一直留存至今。2003年,明秦王府城墙遗址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施工负责人介绍,此次北墙施工已进行了20余天,计划在春节前完成,明年还将对南墙进行加固修复。(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