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专家称李建成墓志谥号曾被改过 暴露唐太宗小心思

专家称李建成墓志谥号曾被改过

2013-12-18 14:57:06

  此外,“灵”的末笔“一”与“隐”的末笔“乚”虽然均做横画处理,但“乚”为掩盖前者,明显僵硬。他们还根据“灵”字方正、“戾”字单薄等原因,推测唐太宗起初选择了“灵”字。李超推测,“灵”和“戾”相比,将李建成描述成一个尸位素餐(指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的无能之人比描述成一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更让唐太宗满意,也更易被人接受。

  据墓志记载,葬志刻于当年正月,而史书记载李建成下葬于3月,前后相差40余天,在确定为“灵”后,再修改成最终的“隐”,可见唐太宗当时的心理纠结。伏海翔说,“隐”字颇为中肯,没有贬低李建成的意思,更多的是唐太宗对李建成的惋惜态度,从情理上减轻了唐太宗对政变的负罪感,他的真实想法也被合情合理的“隐”字完全表达,李建成也没有步入失败者被抹黑的必然结局,唐太宗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此。同时,这样也可以很好安抚李建成部下,使得魏征等大臣归属于唐太宗。

  新闻背景

  玄武门之变是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由当时的天策上将、唐高祖李渊的次子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首都长安城(今陕西省西安市)皇宫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流血政变。

  当时李世民在长安城宫城北门玄武门(今自强西路一学校内)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随后,李渊诏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下令军国庶事无论大小悉听皇太子处置。不久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

  专家评价:李建成功绩与李世民不相上下

  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十分在意史官对该段历史的记载,以至于在玄武门之变后10多年,他仍一直纠结,曾三次要求看记载君王每天的言论和活动的《起居注》。

  李超说,按规矩,皇帝是不能看《起居注》的,因为《起居注》记载有好的也有恶的言行。所以,当时的大臣褚遂良以没听过历史上有皇帝要求看《起居注》而拒绝了唐太宗的要求。但在唐太宗的软硬兼施之下,直到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唐太宗才如愿,看过后将玄武门之变定性为“周公诛管蔡”的基调,是正义之举。

  尔后受唐太宗改史影响,在《旧唐书》、《新唐书》等史书中,常用“不治常检,荒色嗜酒,畋猎无度”来形容李建成,而且李建成还曾用毒酒加害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世民。为此李世民才被迫发动玄武门之变。

  但宋代有学者提出质疑,认为李建成是“父之统也”,李世民根本就是篡逆作乱。朱熹评价李世民是“一切假仁借意以行其私”。

  而现代学者中,也有不少人对李建成进行“平反”,中国唐史学会秘书长、博导贾二强等专家认为,因李世民对史书做了“手脚”,才使得李建成成了“心胸狭窄、心狠手辣却又庸劣无能”之人。其实,李建成与李世民的功绩不相上下,在唐朝建立过程中,他是李渊反隋建唐活动中的重要参谋,并立下赫赫战功;当初在攻打长安时,李建成也曾立下汗马功劳。此后,李建成作为太子,主要留在京城佐理政务,但也带兵出战。此外,李建成也善于用人,手下能臣武将众多,比如唐初名相王珪、魏征等人。(华商报)
 

  • 相关阅读
  • 特大倒卖文物案:唐太子李建成墓志铭被盗

      7月5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检察院对震动全国文物界的刘国臣等4人倒卖文物案提起公诉,引来多方关注。  今年6月8日为配合““2013年中国文化遗产日”活动,玄武门之变的受害主角之一唐高祖李渊...

    时间:07-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