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国内丝路沿线各省份都已积极行动,从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展望和筹划新丝绸之路的设计实施方案。
就在几天前,一场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之“四丝”项目的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上所讨论的“四丝”——网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风情街、丝绸之路博览会、丝绸之路博览园四个重点项目正陆续落户陕西。
“网上丝绸之路”的想象空间
全国政协委员吕建中认为,除上述“四丝”以外,还需编纂“丝绸之路丛书”作为第五丝,并将“五丝”作为国家重点项目予以立项。为此,他将这个建议作为提案带到了今年的全国两会上。
吕建中说,“五丝”项目不仅能够丰富百姓的物质与文化生活,创造就业、内需、税收,对于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经济外向度、文化影响力、魅力与活力也有重要意义。
“‘网上丝绸之路’”能够比陆上丝路、海上丝路、空中丝路、钢铁丝路等,更高效、更便捷地使丝路沿线国家和城市实现‘五通’”。吕建中表示,通过网上丝绸之路打造国际化电子商务平台,可以将零散的外贸电商资源有机整合,为沿线各国企业提供海关、交通运输、金融、咨询、翻译等一站式服务。
五省区绑定“丝路文化联盟”
国家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刘玉珠曾指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要先行。文化交流一方面要利用“五通”创造的各种新机遇,一方面必须以新的思维在新的平台上寻找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发展道路。“
“目前沿线五省区已经签署协议结为丝路文化联盟,今后凡是涉及丝路文化建设都是内部联动,不再是各搞各的。”正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文化厅厅长刘宽忍说,按照丝路文化联盟约定,陕西是起点,甘肃是通道,新疆是出口,青海和宁夏是两翼。
刘宽忍说,文化部正在积极向中央申报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将各类丝路文化活动全部打包,同时在沿线地区实现横向联动,形成一条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如果能够得到批准,这将是我国西部地区的第一个国际艺术节。”
刘宽忍认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之所以要“文化先行”,是为了让文化成为沟通丝路沿线国家的情感纽带。“就文化而言,最大的效益是其社会效益,主要是精神和意识的传承。”他说,在沿线国家文化相互认同的基础上,才会派生出丝路文化产业,才能引入文化企业载体,从而涌现出一批丝路文化艺术人才。
告别浅层次竞争:全方位设计 无障碍合作
同样是“抱团”发展的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徐明正建议,编修涉及我国九省市区的“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改变目前丝绸之路旅游区浅层次产品的竞争状态,全方位加强区域互动无障碍合作,进而向国际丝绸之路延伸。
“有必要在国家层面或与沿线地区成立丝绸之路文化研究院,在战略、规划、传播、项目、对接等方面,全方位设计出文化传播方略和实施办法。”全国人大代表孙维建议,在明确丝路文化、丝路精神的理念和定位的基础上,策划包装形式多样的传播团队,如校际间体育竞技、特色饮食文化节、团体包机旅游等。(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