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王怀超昨天在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在保持反腐高压态势的同时,将会加大反腐制度建设力度。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将为反腐进行顶层设计,纪委将加强相对独立性。
“只单兵突进不行 反腐要有总体设计”
在1月底公布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六个专项小组名单上,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小组单列为一组。“这彰显了高层对反腐的重视,将从全局角度进行制度设计和安排。”王怀超告诉北青报记者。
按常规来说,纪律检查体制改革既可以放在民主法制领域改革专项小组,也可以放在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专项小组里面,单列一组,突出了纪律检查在现阶段的重要性。“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腐败涉及亡党亡国问题,要以壮士断腕勇气反腐到底。”
在王怀超看来,和党的委员会机构中央纪委相比,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小组能够更好发挥协调作用,“只单兵突进不行,反腐要有总体设计。要把纪检体制改革和干部制度、组织人事制度改革等结合起来,同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体制改革相配合。”
鉴于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小组的功能和作用,它的组成人员可能会来自中央纪委、司法部、检察院、法院、政策研究机构等。
据北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各地有31个省份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下设多个专项改革小组。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各省设置专项小组的数量从6个到8个不等,但几乎都有纪律检查改革小组。在一些省份,纪律检查改革小组已经召开了首次全体会议。
王怀超认为,地方效仿中央的模式成立纪律检查改革小组,可以结合本省份的实际情况,对“顶层设计”进行实践。
今年2月底,山西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在强调站在党的建设全局思考深化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工作的同时,要“创新工作思路,突出问题导向,突出山西特点”。
据2014年1月7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去年,中央纪委监察部增加了2个纪检监察室。截至2013年10月底,有17个省(区、市)纪委参照中央纪委做法,新设立1至2个纪检监察室。
2013年4月,中纪委将党风廉政建设室和纠正不正之风室合并为党风政风监督室,将执法监察室和绩效管理监察室合并为执法和效能监督室;新设立2个纪检监察室,减少了职能交叉,加强了监督和办案力量。同时,对过去参与的领导小组、协调小组、联席会议等议事协调机构进行了调整,由原来的125个精简至39个。这一调整,有力地加强了办案工作力量,为进一步加大惩治腐败力度提供了组织保障。
强化纪委独立性成制度反腐突破口
王怀超感觉到,十八大以来,“打老虎苍蝇”的力度明显加大,形成了反腐的高压态势。二十余名省部级高官落马,三万多人因为违反“八项规定”被处理。“我在全国各地和官员们交流时,他们说压力很大,开玩笑说过去是民不聊生,现在是官不聊生。”
在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主任李成言看来,在轰轰烈烈的“治标”运动下,“治本”的轮廓也渐渐清晰。
十八届三中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提到了三个方向:推动纪检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实现巡视和派驻“全覆盖”;健全反腐倡廉法规制度体系。不久之后,公布了《建立健全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为未来五年反腐做出规划。
李成言告诉北青报记者,今年将是反腐制度建设的关键之年,特别是纪检体制改革,可能将迎来“历史最好阶段”。王怀超认为,纪检体制改革中,重点之一是强化纪委的相对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