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初,经家人介绍,我在一家单位做起了行政助理,现在每月工资1800元。可以按时上下班,有双休日。在酒店做服务员总觉得要低人一等,做行政助理没有自卑感。我特别喜欢现在这份工作。
“60、70后”服务员现状
人物介绍:孙喜丽,女,46岁,咸阳人,在西安一家火锅店打工3年。
没年轻服务员利索但吃得了苦
3月27日,西安小南门里一家热闹的火锅店,46岁的孙喜丽在包间和大堂之间跑来跑去,一会儿给顾客添饮料,一会儿撤掉桌上的空盘,顾客一走就得赶紧把桌上收拾干净,一天工作12个小时很少能坐下来歇歇。
孙喜丽是咸阳人,在这家火锅店干了3年多,主要是洗盘子、做洁厕员,今年店里招不来年轻服务员,就把她和几位常年在后厨洗盘子的同龄人安排成服务员,他们多是60、70后。孙喜丽说,店里包吃包住,租的房子离店很近,每月工资2200元,自己省点花,就能给上大学的儿子每月提供1000多元的生活费,丈夫在外打工承担儿子的学费。
和年轻服务员一起工作有没有压力?“当然有了,毕竟做事没有他们利索。”孙喜丽笑着说,一边把桌上凌乱的食物剩渣一点点收集到盘子里,“不过没办法,娃娃们谁能在这里呆长久?最多一年就走了。”
这时,一位顾客夸起了她,“大姐还是勤快,一看杯子空了,立即就给我们续上饮料,年轻服务员有时喊半天都喊不来。我觉得服务员不一定非得找年轻的,只要服务好,‘大姐、大妈’也很好。”
孙喜丽说,年长的服务员比较能吃苦,“我们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天没亮就去种地,忙了一年又一年,也挣不来多少钱,还是打工挣钱快。”
孙喜丽负责一个包间和大堂一张桌子,除了忙碌,还得多留心,防止客人逃单。“上个礼拜,包间里一群客人吃完就走了,吃了200多元,最后罚我赔全款。”说到这里,孙喜丽的眼眶湿润了,“我那天一晚上都没睡着……”不过那件事之后,她还是卖力地工作,每次一桌客人走了,几位同龄姐妹也会帮她收拾。“只要店里愿意留我,就先干着呗。”孙喜丽说。
专家观点
年轻人重职业规划 社会对餐饮业存偏见
“目前西安的餐饮服务行业的确存在服务人员年龄趋大的现象,‘90’后年轻服务员难招,这种现象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明显。”西安市人社局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晓杰说。
他认为,一些餐饮店的规模较小,如果要付出大量成本用于聘用人员,很难维持店面生意。同时,年轻人更注重一份工作对未来职业发展的影响,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很多年轻人,特别是90后选择工作的余地比较大,有的虽然初中都没毕业,但是更愿意去超市等体面一些的地方,哪怕工资比服务员低。
陕西烹饪餐饮行业协会副会长王喜庆认为,从餐饮行业的发展看,单纯的服务人员越来越少将成为趋势。随着人口红利在稀释,用工成本不断提高,服务人员将逐步一人多职,就像香港的店面,一个服务员既是门迎,也要开单、算账,对服务员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对于服务员年龄趋大的现象,王喜庆认为,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全社会对餐饮业的关注、理解和支持程度低于其他行业,很多人对餐饮业存有偏见。
“对于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年轻人来说,这个行业自然不会作为首选行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行业的用工难度。”王喜庆说,同时,餐饮业房租、人员工资、原材料等各项成本增加,企业在人员工资和利润之间往往选择后者,加剧了这一矛盾。
王晓杰认为,年长的服务员也有优势,他们人生经历比较丰富,对工作有耐心,懂得珍惜机会,有吃苦精神,比较能适应较为艰苦的餐饮服务工作。他认为企业应放宽招聘视野,多从用人需求和求职者综合素质考量,不必过多限制年龄。(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