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16日从陕西省考古院了解到,春秋时期最大的秦国墓地被考古工作者在陕西渭南澄城县冯原镇居安村发现。50余万平方米的勘探面积,已探明墓葬3211座,而按照墓葬分布范围及密集度计算,整个墓地墓葬总数将达到4000座。
据负责本次发掘的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田亚琪介绍,这些墓葬时代为春秋中晚期,多采用“仰身屈肢”葬这样的秦人传统葬式,故而判断这片墓地的主人是秦人,而这也和史书中记载的“秦人东进”相吻合。
据史料记载,墓葬所处区域,长久以来都是秦国与晋国,包括分晋三家之一的魏国,争夺激烈的“河西之地”。几股势力控制的地盘犬牙交错,虽然秦人在这里也占有城池(居安墓地附近便发现了一座),但一直处于弱势,直到商鞅变法之后,经过三次河西之战,才完全控制这里,从此便打开了东进中原的大门。
长眠于春秋时代秦国国防最前线上的这些秦人,数量甚至超过了国都雍城。那么他们究竟是干什么的?是被秦人“归化“的本地土著,还是准备夺取河西之地的将士,这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掘才能证实。(西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