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神木“千万负翁”还债成名却陷尴尬 债主上门逼债

神木“千万负翁”陷尴尬

2014-05-06 15:15:05

  从一名老师转型为投资煤矿的生意人,神木人王耀刚却是赔多赚少,外债最高时曾超千万元,但他并没有因欠债选择“跑路”,而是通过再投资煤矿和开餐饮店来偿还债务,目前债务已减少至200多万。

  “千万负翁”,就是此前媒体对王耀刚进行报道时的称呼。然而媒体报道后,他虽然成名了,但新的烦恼也随之而来,原来可以缓一缓的债主集中上门讨债,有的还丢下风凉话:“你不是正能量吗,怎么还不还钱?”

  举债

  投资屡屡失败 曾负债上千万

  今年50岁的王耀刚,曾经是神木县某中学的语文老师,1996年,他离开学校到神木某电厂上班,因业务上的关系,他渐渐了解了煤炭行业的运营模式,这也使他萌生了入行的念头。

  2004年,王耀刚得知一个王姓老板要买个小煤矿,于是他借款60万元入股,当年年底分红就获利60万元。初次投资煤矿便获得高额回报,让王耀刚有了“野心”。2005年,王耀刚和几个同乡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合资900多万元买下一个小煤矿,可没过多久,煤矿发生事故,被迫赔本卖掉。两年后,不服输的王耀刚又和同乡凑钱投资了另一座煤矿,但因为股权纠纷,依然是分文未赚。为了填补窟窿,2008年,王耀刚又筹资600万元买下了一个焦化厂,但由于这个厂设备旧、耗能高,2009年时被强行拆除。

  到2010年时,王耀刚身上累积了上千万元的巨额债务,那也是他最艰难的时刻。“最难时甚至不想活了,但钱大多是跟亲戚朋友们借的,一想到当初借钱时对亲戚和朋友的承诺,便觉得不能撒手不管。”王耀刚说,“必须给他们把钱还清,如果没有还钱的勇气,那咋能面对世人?”

  王耀刚当年便卖掉越野车、抵押了房产,再次投资煤矿,这一次他获利了,获利后他出售了煤矿股份,偿还了部分债务。2010年底,他还在典当行贷出一些资金在神木县城开了一家火锅店和一个鱼庄,所有赚的钱也全部用来还债。几年下来,当初举债千万的王耀刚已经偿还了大部分外债,现在只剩下200多万元的债。

  成名

  债主纷纷上门逼债

  今年三四月,几家媒体先后报道了王耀刚“自办餐馆,诚信还债”的事情,媒体称他“千万负翁”。令王耀刚始料未及的是,被媒体报道后反而让他处于了被动境地。据他说,在一段时间里,有大批记者赶到他的店内集中采访,自己一时名声大振,店内的生意也明显好了许多,但上门讨债的人也多了。此前,债主对还款时限还能放松些,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原来我一直在有条不紊地想办法还债,但4月份的时候,很多债主上门来逼债,经常一早上刚开门,就有十多个讨债的,好说歹说,散去了,到下午又来一拨……”王耀刚说,有的债主上门还说风凉话:“你不是正能量吗?你不是典型人物吗?为啥还不还钱?”

  据王耀刚说,现在他还欠着约200万元的债务,除了欠两个妻哥康某兄弟近百万外,上门催债的主要是一些小债主,约有20余人,债务从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加起来也有一百万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只有康某兄弟将王耀刚起诉至神木县法院,要求其尽快偿还债务。

  计划

  变卖房产、商铺尽快还债

  王耀刚说,最近一段时间,他的压力很大,甚至又冒出当年欠债最多时的轻生念头。但他转念一想,最难熬的日子都过来了,觉得自己还是应该坚强面对。

  “媒体报道后,一些人有误解,以为我光靠经营餐饮还债。其实火锅店的生意并不算好,赚不了太多钱,每年最多赚五六十万元。主要还是投资煤矿,加上陆续变卖了一些资产,才偿还了大部分的债务。”

  • 相关阅读
  • 神木王耀刚沦为“千万负翁”后打响信用保卫战

      题记: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诚信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榆林市委、市政府对关于加快建设“诚信榆林”、幸福榆林已经做了战略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目标,...

    时间:04-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