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驱散“监督荒凉” 让“官保保”远离低保“救命钱”

驱散“监督荒凉” 让“官保保”远离低保“救命钱”

2014-12-10 16:25:06

来源:新华时政

    ● 根据规定,当家庭人口、收入和财产状况变化时,低保家庭应报告,上级部门应复核。然而,一些地方并不重视或是刻意无视这种动态管理,频现“死人吃低保”事件。

    以上的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违规低保现象的发生。

    如何让“官保保”们不再吞噬百姓救命钱?

    “官保保”吞噬低保“救命钱”的现象,是基层权力“末端腐败”的表现。随着国家对困难群体的福利和救济越来越多,基层管理者手握分配权力,加之缺乏有效约束,侵占现象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

    为了防范违规低保行为,民政部有关负责人称,首先要健全约束机制,加强公开透明。全国97%的县(市、区)建立了低保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94.6%的县(市、区)实行低保对象在村(居)委会两榜公示,92.1%的县(市、区)做到了长期公示,94.5%的县(市、区)设立了社会救助投诉举报热线。

    在低保领域,制止“官保保”侵占低保户“救命钱”行为,多位专家表示“监督荒凉”导致了违规分子有空子可钻。

    调研多地农村问题的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贺雪峰认为,要使得“官保保”问题得到长效解决,需要建立畅通的监督渠道,建立完善的信息公开机制。

    “可以把权力更多地交给群众。”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表示,对基层干部权力的约束要从基层群众做起,让他们发得了言、见得了文、说得了话。“需要建立起一套健康的基层群众议事规则,完善监督机制,使低保信息公开透明。”(综合新华网、京华时报、检察日报等相关报道 于子茹整理)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