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青海湖普氏原羚数量首超千只 十大种群栖息地稳定

青海湖普氏原羚数量首超千只 十大种群栖息地稳定

2015-02-27 13:23: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西宁2月27日电 (胡贵龙)“20世纪80年代,青海湖普氏原羚数量不到50只,濒临灭绝,而根据最新统计,普氏原羚数量已增至1092只。”中新社记者27日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普氏原羚数量首超千只,并在青海湖畔形成十大种群,且已形成稳定的栖息地。

  普氏原羚又称中华对角羚,1875年由俄罗斯博物学家普热瓦尔斯基(Przewalski)发现并命名。曾经广泛分布于内蒙古、宁夏、甘肃及青海,由于人类活动影响及栖息地恶化,该物种的数量下降,分布区范围锐减,现在普氏原羚只分布于中国青海省环青海湖周边区域内,1999年被中国政府列为“极度濒危野生动物”。

  “青海湖附近的十大种群普氏原羚会在此时聚集,对普氏原羚种群极具研究价值和生态特色。”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负责人何玉邦说,时下正是普氏原羚发情交配期,通过2014年底至2015年春季环湖巡查共监测到雄性普氏原羚223只、雌性普氏原羚869只。

  何玉邦说,1995年,普氏原羚约有270只,1998年已不足200只,到2010年,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也仅恢复到500只左右。

  “此次普氏原羚数量首超千只,传递出了普氏原羚种群数量稳步增长的讯号。”何玉邦说,普氏原羚数量持续增加与栖息地人为干扰减少,政府和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增强,青海湖畔生态环境恢复,环境地水丰草美,给普氏原羚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都有关系。

  “影响普氏原羚数量增长主要因素是种群间的交流困难和草场网围栏上的铁刺。”何玉邦坦言,普氏原羚14个分布地没有专用通道,虽然人工做了一些通道,但对于普氏原羚活动的400多平方公里区域来说,“这些通道微乎其微。”(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