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科院首批专家组抵达尼震区开展次生地质灾害调查

中科院首批专家组抵达尼震区开展次生地质灾害调查

2015-04-30 17:07: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4月30日电 (记者 张素)记者30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科院组织的首批赴尼泊尔地震科技救灾专家组,当日从成都起飞,赶赴尼泊尔地震灾区开展次生地质灾害科技救灾。

  据悉,按照中科院部署,专家组由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副所长崔鹏率队,中科院成都山地所、遥感地球所、青藏高原所、寒旱所等4家研究机构的12名科研人员组成。

  专家组赴尼泊尔开展泥石流、崩塌滑坡、雪崩、冰湖溃决等次生地质灾害及潜在隐患调查,他们将通过实地调查和分析研究,提出相应的防治方案及处置建议。

  北京时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境内(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里氏8.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从IRIS(美国地震联合会)数据中心下载了地震数据资料。研究选取其中信噪比较高并且沿方位角比较均匀的数十个波形资料进行震源机制解反演,再根据反演结果构建相关模型进行震源过程反演,获得这次地震破裂滑动分布的初步结果。

  研究初步结果表明,这次地震为震级Mw7.9(矩震级),震源深度约12km的低倾角逆冲型地震,破裂持续时间约80秒,破裂具有单侧破裂特征,断层面上的滑动分布比较集中。

  另据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分析,目前可识别出震区数十个冰湖具有较高溃决风险。专家提醒,震后冰川冰湖是尼泊尔政府和国际救援组织应该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