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山大学发布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路线图

中山大学发布引力波探测工程“天琴计划”路线图

2016-02-21 19:2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广州2月21日电 (许青青)自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以来,中国本土引力波探测工程中山大学“天琴计划”受到各方关注。21日,该校举行推进实施天琴计划”研讨会,并发布其实施路线图“0123计划”,该计划将用15年—20年的时间发射卫星上天。

  据介绍,“天琴计划”实验本身将由三颗全同卫星(SC1,SC2,SC3)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阵列,卫星本身作高精度无拖曳控制以抑制太阳风、太阳光压等外部干扰,卫星之间以激光精确测量由引力波造成的距离变化。“天琴”的重要探测对象是一个周期仅有5.4分钟的超紧凑双白矮星系统RXJ0806.3+1527产生的引力波。

  “天琴”首先要求三颗卫星非常精确地进入一个预先选定的轨道。为了稳步实现目标,根据每项任务需要的卫星数目,制定了“0123”计划路线图,天琴计划将首先发展月球和深空卫星激光测距技术,帮助实现对天琴卫星毫米级的定轨精度;并进行空间等效原理检验实验、下一代重力卫星实验等,最终进行天琴空间引力波探测实验:探测引力波。

  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表示,与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相比,天琴计划引力波探测会有光学辅助手段,此外,与LIGO探测到的短时间的爆发型引力波不同,天琴探测的低频段的连续型引力波,可以持续验证。

  “‘天琴计划’不仅仅是基础研究,‘天琴计划’发展起来的关键技术可用于很多领域,如精确测量地球重力场,使人类更加深刻地了解地球、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变化。又如精确测量距离,大到两颗卫星之间的距离,小到一个原子尺度的变化,都可以精确测算出来。”罗俊表示。

  据了解,“天琴计划”将成为中方牵头的国际合作项目。目前,除了来自中国多所高校、研究机构之外,LISA计划课题组的几位核心成员非常愿意开展合作,来自德国、意大利、法国的顶尖教授也希望成为合作者或者顾问,俄罗斯莫斯科大学几位教授已经参与进来。(完)

  • 相关阅读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