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10-07 16:56:59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头版重磅文章: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编者按:

  人民日报开设重要专栏“新思想从实践中产生”,今天刊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篇《习近平致力倡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地时间7月26日,约翰内斯堡。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金砖会晤上畅想金砖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宏阔蓝图:“共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光明的未来。”话音刚落,掌声四起。

  此刻,距离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5年多过去了。

  昼夜星驰、风云变幻,人类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关键时刻、十字路口,有踯躅彷徨,有逆流而动,也有勇毅前行。

  “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方案,蕴含着传承千年的中国智慧,指明了人类文明的前进方向。

  唯有凝聚共识的思想,方有拨云破雾的穿透力;唯有洞察未来的远见,方有指引前行的感召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示出卓越政治家和战略家的高瞻远瞩和宏大视野,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鲜明旗帜。

  向世界传递清晰明确信号

  回放:2012年12月5日;北京,习近平总书记同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座谈

  讲述:日本核物理学教授谷畑勇夫

  作为世界核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之一,谷畑勇夫从日本来到中国,选择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每天穿梭于课堂和实验室。座谈会安排在中国召开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举行,谷畑勇夫同许多外国专家都有预感:“习近平希望通过与外国专家的交流,向世界传递更加清晰明确的信号。”

  座谈时,习近平指出:“我们的事业是向世界开放学习的事业”“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谷畑勇夫作了认真记录,这些令他印象深刻的话语,也让他得以更全面地去观察中国、理解中国。

  谷畑勇夫告诉记者,这次座谈也坚定了他扎根中国工作的信念:“我很乐于把中国学生培养成为优秀的科学家。科学跨越国界,是造福人类的事业。”

  5年多来,谷畑勇夫经常在媒体上看到“命运共同体”的表述,也赞同中国推进“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务实行动。他说,习近平的讲述深刻而生动,这一理念意味着各国之间既彼此尊重、和而不同,又能够携手合作、同舟共济。

  “中国应该继续大力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全世界认识到每个国家既可以各具特色,也可以和谐相处。”谷畑勇夫说,“这样的国际交流才能培育真合作、真友谊,世界才能更加和谐和幸福。”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2013年3月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新华社记者 丁林 摄

  提出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回放:2013年3月23日;莫斯科,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

  讲述: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尔库诺夫,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

  担任学院院长20多年,托尔库诺夫培养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也一直认为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学生非常幸运。“他们能听到来自全球的权威声音,当然,我最难忘的还是2013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演讲。”

  白雪皑皑的莫斯科,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这场演讲,被称为突破了双边关系的范畴,“向世界讲述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学院礼堂座无虚席。托尔库诺夫回忆说,习近平的演讲非常精彩有趣,就像一位教授在给学生授课,通俗的语言阐发深刻哲理,有趣的故事蕴含深邃思考,体现了对世界大势的清醒判断和对未来走向的准确把握。“中国的政策理念既创新,又具延续性,这是中国能够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保障。”

  在这篇题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中,习近平讲述了影响深远的两个重要概念,“命运共同体”和“新型国际关系”。

  俄罗斯国际事务理事会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密切关注了这场演讲:“习近平的‘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提出时,就以长远眼光和宏大目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随着这些年的发展,命运共同体的蓝图日益清晰,影响范围远远超出欧亚大陆,这对阻止世界向单极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庞兴雷 摄

  擘画世界发展的光明未来

  回放:2015年9月下旬;纽约,习近平主席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讲述:联合国前秘书长、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潘基文

  几个月前,潘基文在北京再次见到了习近平主席。卸任联合国秘书长的他有了一个新身份——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谈到论坛发展,他表示,希望论坛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今年在博鳌,有一场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分论坛,潘基文率先发言,盛赞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擘画了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的光明未来”。

  2015年秋天,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作为联合国秘书长的潘基文,第一次感受到这一理念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习近平第一次站在联合国的讲坛上发表演讲,在联大系列峰会上全面论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9月28日,联大一般性辩论首日。习近平再次登上联合国讲台,声音坚定有力:“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话音落下,掌声经久不息。

  “在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深化了这一理念。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各国及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彼此应相向而行。”“某些国家正把阻隔彼此的墙建得越来越高。此时,真正的世界领袖应推动互联互通,是造桥而非拆桥。”

  随着同中国接触日益增多、对中国观察日渐深入,潘基文致辞提到命运共同体的次数也越来越多。他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鼓舞人心,能改善国际治理体系,让各国更好地应对目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2017年2月10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入联合国决议;3月17日,载入安理会决议;3月23日,载入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决议……思想的光芒绽放,时代的价值永恒。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2017年1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瑞士达沃斯国际会议中心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的主旨演讲。 新华社记者 兰红光 摄

  “成为全球历史上的一个参照点”

  回放:2017年1月17日和18日;达沃斯、日内瓦,习近平主席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并访问在瑞士的国际组织

  讲述:世界经济论坛创始人兼执行主席克劳斯·施瓦布

  “中国国家主席的光临是极具象征性意义的。”回应施瓦布多次诚邀,2017年年初,习近平主席成为首位出席达沃斯论坛的中国元首。时隔一年后,在北京再次见到习近平主席时,施瓦布依然对达沃斯和日内瓦的两场历史性演讲记忆犹新,他评价称“广为世人称道”。

  施瓦布多次听到各国政要、专家引用习近平主席的演讲。他见证了无数次演讲,但唯有这一次,他认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如冬日阳光”“习近平主席讲话成为全球历史上的一个参照点”……

  达沃斯年会开幕式上,在“全球化”和“逆全球化”思潮交锋之际,习近平主席为世界经济“把脉开方”。日内瓦万国宫,他回答人类社会抉择的时代之问,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五个坚持”,讲到关键处几乎句句有掌声。

  演讲发表后,世界各大媒体几乎无一例外播报了这一“最令人瞩目的事件”。美国《外交政策》杂志说,这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时刻”;西班牙《国家报》指出,习近平成为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世界领导者”。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文章说,全世界都在问,中国是否有意愿及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过经济全球化领袖重任?演讲开始不过几分钟,已经有了肯定答案……

  时代大潮奔涌,2018年,达沃斯再次选择中国方案,将“在分化的世界中打造共同命运”确定为今年论坛的主题。施瓦布强调,希望可以继续宣扬习近平主席“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的演讲是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转折点”。

  人民日报-杜尚泽 宋 宇 曲 颂

  • 相关阅读
  • 公安部发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

    本规定自11月1日起施行  据新华社北京电(记者 熊丰)公安部日前发布《公安机关互联网安全监督检查规定》,这一规定自11月1日起施行。  根据规定,公安机关应当根据网络安全防范需要和网络安全风险隐患的具体情况,...

    时间:10-08
  • 冷空气持续影响北方地区 内蒙古黑龙江等多地有雪

      中新网10月8日电 8日至10日,受补充冷空气影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东北中南部、黄淮、江淮等地有4~6级偏北风,气温将下降4~6℃。8日至9日,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北部等地有小到中雪或雨夹雪。   未来...

    时间:10-08
  •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美国赐予的礼物

      中国的现代化不是美国赐予的礼物  认识中美关系的历史需要实事求是  朱锋(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  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美国曾经扮演过举足轻重的角色。在二战期间,中美两国是伟大的战时同盟,...

    时间:10-08
  • 调查显示:全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依然突出

      给全国生态状况“问诊把脉”  “受到工矿建设、资源开发、城镇和农田扩张等影响,生态空间被大量挤占、自然岸线和滨海湿地持续减少、局部区域生态退化等问题严重。全国生态环境依然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依然严...

    时间:10-08
  • “窃取”知识产权?美国纯属无端指责

      “窃取”知识产权?美国纯属无端指责  【鸣镝】  美国政府领导人近日大发奇谈怪论,对中国的内外政策进行种种无端指责,其中所谓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更是老掉牙的无稽之谈。自今年年初美国挑起中美经...

    时间:10-08
  • 小岗村40年:在改革中走向“不惑”

      从“户户包田有地”到“人人持股分红” 小岗村40年:在改革中走向“不惑”   由北向南沿着种满香樟树的改革大道一路向前,行至岔路左转进入友谊大道,“凤阳县小岗村”的门楼就矗立在村西头。走进门...

    时间:10-08
  • 弥留之际 他最惦记的是开发固热能

      弥留之际 他最惦记的是开发固热能   留声机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这是著名构造地质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德威在弥留之际,用颤抖的手写下的遗言。就在留言后不久,他便离我们而去,终...

    时间:10-08
  • “冰上丝绸之路”开辟亚欧贸易新航道

      中远海运船舶2018年首次成功穿越北极  “冰上丝绸之路”开辟亚欧贸易新航道   成功首航北极航道的“天惠轮”正在日本北海道钏路港卸货。   本报记者 刘军国摄   ◎北极航道可大大缩短亚洲与欧洲的航...

    时间:10-08
  • 羌塘处处有生机

      全球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  羌塘处处有生机(美丽中国 和谐共生)藏野驴群。  本报记者 邓建胜摄金丝野牦牛。  本报记者 邓建胜摄  羌塘草原远古岩画中的动物图案。  本报记者...

    时间:10-08
  • 让节约有面子 莫让盛宴成“剩宴”

      莫让盛宴成“剩宴”(民生观)   让浪费的没面子,让节约的有面子,有助于早日刹住浪费之风   今年国庆期间,去某地参加朋友婚礼。婚礼阵仗并不大,但宴席规模却有点让人咂舌:一桌8人,冷盘热炒再加点...

    时间:10-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