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个“不一般”的进博会今天闭幕 中国和世界收获了什么

2018-11-10 20:56:00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落下帷幕。

  过去6天,来自17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前来“买买买”。

  一份份大额订单合同,一波波来自世界各国的新老伙伴,5000多件首展商品,让不少境内外客商在进博会上“满载而归”,收获颇丰。按一年计,累计意向成交578.3亿美元。

  那么,这场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又让中国和世界从中收获了什么?一起来看。

  1、用实实在在的“中国答案”,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诚心、决心

  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到主办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又一国际公共产品。

  对于进博会,习近平这样概括,“是中国着眼于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中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重大举措”。

  “重大决策”、“重大举措”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有实实在在的行动部署:

  将进一步降低关税,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

  将加快出台外商投资法规,完善公开、透明的涉外法律体系。

  预计未来15年,中国进口商品和服务将分别超过30万亿美元和10万亿美元。

  ......

  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面对时代之问,国际社会期待看到中国的答案。这一系列务实开放举措和大手笔承诺,以及进博会的举办,正是中国给出的明确“答案”:进一步扩大开放,足以让外界看到中国同各国分享发展机遇的满满诚意。

  2、发出中国声音反对保护主义,坚定经济全球化信心

  这场进博会,经济全球化是绕不过去的重要议题。

  当前,世界经济领域的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经济全球化遭遇波折。在这关键时刻,中国举办进口博览会,本身就是旗帜鲜明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坚定维护经济全球化,分量很“不一般”。

  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进博会向全球市场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即中国会进一步扩大开放,无疑会让企业获得更多发展机会。36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40万名境内外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不少客商肯定中国营商环境,还表示将“长期投资中国市场”,这就是全球经济界看好中国开放步伐、坚定经济全球化信心的生动注脚。

  3、不惧狂风骤雨,“大海论”增强世界对中国经济的信心

  进博会上热气腾腾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交融互动的强劲脉搏。中国机遇世界分享,此言不虚。

  习近平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他强调,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因此,“经历了无数次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5000多年的艰难困苦,中国依旧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

  这番“大海论”的巧喻,向世界阐明了中国经济有潜力、有底气、有机遇。

  中国经济好不好,实践最有说服力。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7%,城镇新增就业1107万人,一系列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大海论”更是得到多国政要和企业界人士热烈回应,他们积极评价“中国经济依然强劲。”据报道,不少外国参展商已同中国企业签订多项长期合作协议,这也是对中国经济信心的诠释。

  4、亮出中国新名片,打造世界经贸融通新平台

  一直以来,中国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仅以服务进口举例,2017年,中国服务进口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增长了11倍,过去5年来,中国服务进口对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贡献率达25.8%,是推动全球服务进口增长的最大贡献者。

  对今天的全球经贸而言,这届进博会无疑是一颗“定心丸”。作为一个公共平台,进博会不仅是一张有全球辐射力的“中国名片”,更在为促进全球贸易便利化、提升欠发达地区对外贸易和工业化水平发挥独特作用。远在海外的参展国媒体纷纷赞叹,进博会是促进世界经贸融通的大平台。“无限商机”“大平台”成为专家和媒体对进博会的常用评价。

  习近平说,进口博览会“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因为青睐进博会这一大平台,一些国外参展商正迫不及待地“抢位”,想为下一届展会提前选好更大面积、更好位置的展位。

  5、四大主场外交圆满收官,中国定力赢得世界尊重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重要节点,也是中国外交面临外部挑战较多、压力较大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举行了四大主场外交活动。其中,首届进博会是今年中国主场外交的收官之作。

  四大主场外交各有侧重点,但有一种理念贯穿始终。这一点,习近平在进博会上说得非常明白: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将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进博会上,12个主宾国上演“大合唱”,1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而这些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很多就来自“一带一路”沿线。他们的企业来参展,领导人亲自来推销,不仅是对“一带一路”成果的一种展示,也是在以实际行动为中国的战略定力点赞。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企业对参加本届进博会非常积极,据中国商务部统计,这届进博会有近180家美企报名参加,数量位列第三,而来自日本的参展商更多。外国企业的踊跃反应,无疑是源自他们对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战略定力的坚定信心。

  正如习近平在开幕式演讲中所说,“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大气力解决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中国经济就一定能加快转入高质量发展轨道,中国人民就一定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中国就一定能迎来更加光明的发展前景。”

  作者:杨丽娟 尚丹 赵鹏 韩文鋆

  • 相关阅读
  • 刘鹤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新华社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白洁)国务院副总理刘鹤10日在京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刘鹤表示,基辛格博士长期以来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历史性贡献。维护中美关系大局稳定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乃至整...

    时间:11-11
  • 北京大学将在昌平规划建设新校区

      北京大学将在昌平规划建设新校区 位于马池口镇 将以人工智能为特色 发展应用型学科和新型工科  本报讯(记者 李天际)近日,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邱水平带队到昌平区,就北京大学昌平校区规划建设相关工作进...

    时间:11-11
  • 新华时评: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

      新华时评·聚焦进口博览会: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题:在开放中与世界共享发展“大蛋糕”   新华社记者杨金志、于佳欣   汇五洲宾客,赴东方之约。11月5日到10日...

    时间:11-11
  • 从辽宁整改情况看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后半篇文章”

      抓好整改落实 推动振兴发展——从辽宁整改情况看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后半篇文章”   新华社沈阳11月11日电 题:抓好整改落实 推动振兴发展——从辽宁整改情况看十九届中央第一轮巡视“后半篇文章”  ...

    时间:11-11
  • 应急管理部:金沙江白格堰塞湖人工干预措施有序开展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叶昊鸣)记者10日从应急管理部了解到,金沙江白格堰塞体上目前共有18台挖掘机、52人进行挖掘作业,现场指挥部已经制定了人工干预方案、安全施工规定和人员撤离方案,严格控制现场施工...

    时间:11-11
  • 垂直机动、半扣回转…歼-20飞行员解密航展飞行动作

      今天(11月11日)是中国空军69岁生日,也是本届航展歼-20编队的最后一场展示。与前面3场不同,今天飞行员们以新的编队、新的动作向航展致敬,为空军庆生。央视记者提前采访了两位特级飞行员,解析此次飞行表演的...

    时间:11-11
  • 开放的味道,未来的序曲——品味首届进博会

      新华社上海11月10日电 题:开放的味道,未来的序曲——品味首届进博会   辛识平   薄如蝉翼的一片火腿,入口后瞬间在唇齿间化开,味道微咸,但又刚刚好,肥瘦相间,轻轻一嚼,香气浓郁……为了这片刻的...

    时间:11-11
  • 燃爆!歼-20空中开弹仓秀导弹

      今天,是第12届珠海航展的最后一天。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隐身战斗机歼-20四机编队首次公开亮相,开弹仓展示导弹,彰显强大战斗力!现场燃爆!(央视记者崔霞)...

    时间:11-11
  • 送走进博会迎来“双十一”,这些明星展品让你忍不住加进购物车

      H5|送走进博会迎来“双十一”,这些明星展品让你忍不住加进购物车   2018年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落下帷幕。这场吸引着全球目光的展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的开放,也让国人...

    时间:11-11
  • 从边陲到开放前沿 广西谱写中国南疆繁荣稳定奇迹

      (广西六十年)从边陲到开放前沿 广西谱写中国南疆繁荣稳定奇迹   中新社南宁11月11日电 题:从边陲到开放前沿 广西谱写中国南疆繁荣稳定奇迹   中新社记者 蒋雪林 林浩   站在友谊关货运通道旁举目四...

    时间:11-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