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一家三代人的航天不了情

2018-11-27 21:05:06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酒泉11月27日电 题:一家三代人的航天不了情

  李国利、许京木、陈金秋

  成立于1958年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60年间,中心科技人员柳晗一家三代人扎根大漠,“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把美好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航天事业。

  航天一代:“干航天,就得敢于牺牲”

  1958年,一列闷罐火车行驶在中国西部,所经站牌都被草帘子遮得严严实实。

  车上载着的,是从朝鲜战场秘密归国“执行特殊军事任务”的第20兵团将士。柳晗的爷爷柳焕章、奶奶张淑娟也在其中。

  他们的目的地是一望无际的戈壁,任务是在荒凉沉寂的戈壁滩里修铁路、建机场。直到两年后,他们才知道,他们正在建设的是中国首个导弹、卫星发射场。

  面对艰苦恶劣的自然环境,柳焕章夫妇和战友们一起吃沙枣、喝碱水、睡帐篷、住地窝。没有大型机械,他们就手拉肩扛,把一根根枕木、一条条钢轨铺设到位。仅用两年多时间,他们就在茫茫戈壁建起了我国第一个综合导弹试验靶场。

  1960年11月5日,我国第一枚国产地地导弹——“东风一号”腾空而起。1966年10月27日,我国进行第一次导弹和原子弹结合试验。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从这里起飞,《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

  “小时候,爷爷经常把我搂在怀里讲述‘两弹一星’的故事。”柳晗回忆说,那时,爷爷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干航天,就得敢于牺牲”。

  航天二代:美好年华献给航天事业

  对于柳焕章的这句话,柳晗的父亲柳林感受更为刻骨铭心。

  柳林出生于1962年,那个时期,发射场建设正处于艰难的起步阶段。柳林说:“父母整天忙工作,一到上班时间就把我锁在家里。等下班回来,我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连哭的力气都没了。”

  柳晗的母亲韩丽玲同样是“航天二代”,童年也是在柳晗姥爷姥姥没日没夜的加班中“稀里糊涂长大的”。

  后来,柳林和韩丽玲双双考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东风中专,毕业后又自然而然留在了戈壁,顺理成章成为了“航天一代”的同事。

  柳林夫妇接过父辈衣钵奋斗的年代,也是中心铸就辉煌的年代,一枚枚火箭、一颗颗卫星的顺利升空,标志着我国逐步成为航天大国。

  但在关心儿子这个问题上,柳林夫妇的做法比老一辈更显得“无情”。

  柳林在一个点号工作,每周只能回家一次,周末赶上值班或者有发射任务,经常一个月都见不到他。“那时最盼望的是周末我们一家三口也能像其他家庭一样,一起去水库玩一玩。”柳晗说,“我就是在父亲一次次的许诺和一次次的食言中长大的。”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上马。此时,已经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的柳林,忙得像个陀螺,一个月回不了几趟家。与丈夫一样,韩丽玲虽然在电视台当记者,但工作并不轻松,根本没时间照顾年幼的柳晗。

  至今,柳晗都对“小纸条”的故事记忆犹新。有段时间,他每天放学回家,准会在饭桌上看到妈妈留下的小纸条:“给你两块钱,出去吃碗牛肉面。妈妈今晚加班,你写完作业早点睡觉。”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一家三口在一块儿生活的最长时间,是我上大学放寒假时的那一个月。”柳晗说。

  航天三代:“那里有一家人热爱的航天事业,我必须回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柳林夫妇为了航天事业公而忘私、牺牲小我的举动,在柳晗的心里打下了深深烙印。

  2011年6月,柳晗顺利从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他毅然作出选择:“我生在中心、长在中心,那里有一家人热爱的航天事业,我必须回去。”

  近些年,中心执行的航天任务向着高密度常态化快速发展,柳晗和同事们夜以继日地奋斗在任务最前线,助力一枚枚火箭、一颗颗卫星、一艘艘飞船顺利升空。

  2013年7月23日,柳晗和妻子李倩上午抽时间领了结婚证。当时,柳晗兴奋地对李倩说:“晚上下班后,咱们去吃顿好的,好好庆祝一下。”

  此前,李倩在北京国贸一家公司上班。为了支持柳晗的工作,她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茫茫戈壁。

  没想到,任务指挥所临时决定晚上加班,柳晗回到宿舍已经深夜。推开房门,看到妻子仍在等他回来的那一刻,柳晗鼻子不由一酸。

  2014年10月,柳晗的女儿柳沐萱来到了这个世界。新生命的降生,让初为人父的柳晗欣喜不已,愧疚也随之而来——由于发射场基建技改任务很重,柳晗天天加班加点,几乎没时间照顾女儿,以至于被他轻轻一抱,孩子就会“哇哇”大哭。

  “我有个愿望,就是希望女儿长大后,也能做一个航天人。”柳晗说。

  • 相关阅读
  • 环京楼市众生相:想买房无资格 想卖房无人要

      原标题:环京楼市众生相: 想买房无资格 想卖房无人要   本报记者 王峥 谢若琳   限购一年多后,环京楼市降至冰点。在燕郊房产中介马峰的记忆里,每个月都有同事离职,就像是每个月都有人来问“如何破除...

    时间:11-28
  • 辛识平:破除“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 题:破除“过度留痕”的形式主义   辛识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时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痕迹管理”比较普遍,但重“痕”不重“绩”、留“迹”不留“...

    时间:11-28
  • 南宁全国首创户口审批后置模式

      南宁全国首创户口审批后置模式  本报南宁11月27日电 记者马艳通讯员农媛 记者今天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公安局获悉,南宁市公安局全国首创户口业务审批后置模式,办理户口迁移业务的群众到派出所递交户口申...

    时间:11-28
  • 企业反腐败合规的价值与国家—企业合作反腐的推动

      企业反腐败合规的价值与国家—企业合作反腐的推动  □ 张远煌  一、企业反腐败合规作为国际社会反腐败新的刑事政策运动,最近10年来蓬勃发展,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趋势  反腐败合规:通过立法将“企业是否...

    时间:11-28
  • 贵州监委公布正风反腐成绩单 问责2524名履职不力党员干部

      贵州监委公布正风反腐成绩单 问责2524名履职不力党员干部  本报讯 记者王鹤霖 实习生黄河 贵州省纪委监委近日公布的2018年1月至10月全省正风反腐成绩单显示,贵州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案16167件,其中,厅级干...

    时间:11-28
  •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朱永君涉黑案详情

      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朱永君涉黑案详情 劳教期间当选村支书撂倒一群干部  □ 本报记者 姜东良 孙安清  近日,山东省纪委监委网站发布《山东省纪委监委通报朱永君案涉及“保护伞”和有关人员失职失责问题》...

    时间:11-28
  • 追记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分局牺牲民警陈洁:37岁的生命定格

      37岁的她生命定格在执行公务途中 追记广州市公安局从化分局牺牲民警陈洁  □ 本报记者 刘子阳 本报通讯员 李冰洁  假如她没有申请去办案,假如她没有在那天早上经过那个路口,假如那天她请了病假…… ...

    时间:11-28
  • 宁夏司法厅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出“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

      破解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 宁夏司法厅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提出“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  □ 本报记者 蒋安杰  今年年初,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在全区部署开展为期一年的党建“灯下黑”专项整治活动。这是自...

    时间:11-28
  • 云南省官渡监狱二监区教导员谷志伟:13年从警生涯谱写狱中佳话

      13年从警生涯谱写狱中佳话 追记云南省官渡监狱二监区教导员谷志伟  □ 本报记者 石飞  一摞“荣誉证书红本本”、一枚熠熠生辉的“勋章”和一本厚重未写完的工作笔记本,成为云南省官渡监狱二监区教导员谷...

    时间:11-28
  • 赵克志对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提出要求

      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的利剑作用为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提供坚强保障 赵克志对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监督执纪问责工作提出要求  本报讯 记者刘子阳 国务委员、公安部党委书记、部长赵克志近日对全国公...

    时间:11-2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