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最新证据表明:三四万年前古人进入青藏高原腹地

2018-12-03 02:36:28

来源:科技日报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人类从什么时候登上这一高寒地区生活一直是个谜。现在,科学家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人类是在大约4万—3万年前征服这一高海拔极端环境的。相关论文北京时间11月30日在线发表于《科学》杂志上。

  完成这一发现的是中科院古脊椎所高星课题组。他们与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合作,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Nwya Devu)。该遗址海拔4600米,是一处规模宏大、地层保存完好、石制品分布密集、石器技术特色鲜明的旧石器时代旷野遗址,是迄今青藏高原最早、世界范围内最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以往的发现不能确定年代

  3万年前,人类几乎征服了亚洲的每一处未被冰盖覆盖的土地,甚至已经能在北极圈的边缘定居。青藏高原则因其恶劣的环境而成为最后一片无人之境。海拔平均4000米以上,年均温度接近冰点,空气含氧量仅为海平面处的一半,对人类生存构成极大的挑战。

  青藏高原风化剥蚀严重,人类活动证据难以在地层堆积中完整保存。以前在青藏高原边缘的青海地区(海拔3000—3500米)曾发现过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但在西藏只有地表采集的石制品,未能发现有地层依据、年代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出土了以石叶为技术特征的文化遗存

  “尼阿底遗址是西藏首次发现的具有确切地层和年代学依据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保留着目前青藏高原最早的人类生存证据。”论文的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副研究员张晓凌说。

  尼阿底遗址出土了以石叶为技术特征的文化遗存。石叶技术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独特工具制作技术,具有预制石核—定向剥片—系统加工等固定的操作链流程,其制品规范、精致、锋利,是代表人类石器技术和认知能力的一座高峰,为征服高原等极端环境提供了有力的技术装备。这一技术体系被认为是早期现代人的文化标识,主要流行于非洲、欧洲、西亚和西伯利亚等地,在中国北方的少量遗址亦有所发现。尼阿底遗址的这些的材料,为揭示不同地区人群的迁徙、交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证据。

  尼阿底遗址考古的最大挑战是年代的测定

  高星、张晓凌博士带领的科研团队自2011年以来八上青藏高原,开展了系统的考古调查。

  “这项研究的最大挑战就是年代测定。”高星说,由于没有发现动物化石和木炭等便于测年的样品,课题组在埋藏遗物的地层中系统提取了石英砂开展光释光测年。经过多次取样、现场信号检测测量、多个实验室对比测试和分析校对,获得了三组相互支持、可信的年代数据,最终将古人类生存的年代测定为4万—3万年前。

  另外,对尼阿底遗址地层的划分和文化层的辨认也是难点。在湖滨沉积、坡积、风沙堆积、风力剥蚀、雨水改造、冻融等营力作用下,遗址的堆积过程十分复杂。研究人员分辨出三个沉积单元,确定最下面的层位是埋藏石制品的原生层位,对遗址的形成过程和各层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了合理、令人信服的解释。他们还结合古环境信息和分子生物学的成果,指出古人类在遗址活动的时期处于末次冰期的间冰阶,气候相对温暖湿润,这为人类的迁徙和生存提供了环境和生态基础。

  • 相关阅读
  • 你的防雾霾口罩,可能源自军用技术

      你的防雾霾口罩,可能源自军用技术  自11月23日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经历了一次大气重污染过程。北京环境监测中心表示,在区域性污染及不利气象条件共同作用下,北京市PM2.5浓度持续上升,截至26日14时城区...

    时间:12-03
  • 旅阿侨界:习近平访阿成果丰硕 对未来发展更具信心

      中新社布宜诺斯艾利斯12月3日电 (记者 余瑞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结束出席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以及对阿根廷进行国事访问的行程。旅阿侨界人士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习主席此访令侨界振奋,...

    时间:12-03
  • 90岁“中国疼痛学之父”壮心不已 欲建“世界免痛天堂”

      中新社昆明12月3日电 题:90岁“中国疼痛学之父”壮心不已 欲建“世界免痛天堂”   作者 缪超   “虽然今年我退休了,但我愿意再干5年,去世前,帮助昆明建立一个疼痛中心,让昆明成为‘世界免痛天堂’...

    时间:12-03
  • 贵州为民营企业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

      贵州为民营企业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白皓)12月1日,贵州省“服务民营企业省长直通车”正式开通,全省民营企业经营者、员工及相关人员可以拨打“0851-86894627”热线电话或登...

    时间:12-03
  • 浙江省政府调查高考英语加权赋分

      浙江省政府调查高考英语加权赋分  本报杭州12月2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李剑平)12月1日深夜,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省政府成立调查组对该省高考英语加权赋分进行调查。  浙江省在11月...

    时间:12-03
  • 中国最北女火车司机:见证40年时代变迁

      青春角色·记忆 中国最北女火车司机:见证40年时代变迁  身着黑底刺绣湖兰花角花的真丝套装,皮肤白净,眉如远黛,细眼似月。60岁淡妆的她自信、从容,满脸笑意。唐丽萍,曾经是我国最北女火车司机。她用逝...

    时间:12-03
  • 唤醒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变迁系列述评经济篇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题:唤醒的力量——改革开放40年变迁系列述评经济篇   新华社记者 韩洁、安蓓、申铖、胡璐   这是唤醒东方大国的澎湃力量——   1978年,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震响在古老的东方,...

    时间:12-03
  • 青年科学家韩昌佩:为风云气象卫星装“慧眼”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韩昌佩:为风云气象卫星装“慧眼”   作者 郑莹莹   在距离地球35800公里外的太空,有一台金灿灿的仪器,正“凝望”着地球上的人们。   这便是中国新一代静止轨道...

    时间:12-03
  • “一针穿起千条线”上海党建“绣出”美好生活

      中新网上海12月3日电 (记者 李姝征)从“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到向浦江两岸45公里清爽的滨江岸线,再至“接地气”的普通居民区,上海基层党建正在多元空间里生发出新的内涵,将暖心的温度输送至这座国际大...

    时间:12-03
  • 习近平访阿根廷的三个“关键词”:新时代、勋章与“一带一路”

      中新社北京12月3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2日结束对阿根廷的国事访问。虽然从地理位置上看,两个国家几乎有着“最遥远的距离”,但习近平此访的三个关键词却标注出两国关系的不一般,勾勒...

    时间:12-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