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负责人就红十字会总会改革答问

2018-12-03 21:27:57

来源:新华网

  让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负责人就红十字会总会改革答记者问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 日前,《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方案》获批,对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就有关改革情况,3日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负责人回答了新华社记者提问。

  问:如何认识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的重要意义?

  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深化群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要改革任务。

  中国红十字会是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是党和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和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新形势下,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环境、任务、对象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考验前所未有。从发展大局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道服务的需求和方式也势必会发生转变。从国际形势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世界对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也有了更高期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红十字会发挥作用提供了更宽的领域,对红十字会的实力、能力、活力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从红十字会自身看,红十字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面临许多新的挑战,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探索完善高效、透明、规范的体制机制,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红十字事业发展全局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才能跟上时代步伐,更好地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方向。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接受并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团发展道路,团结带领广大红十字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全心全意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二是坚持依法治会,认真履行职责。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自觉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加强制度建设,将红十字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三是坚持人道宗旨,服务困难群众。积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始终把努力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作为红十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重心下移、工作下沉,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人道工作,架好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

  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推动健康发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充分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学习运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借鉴和吸收国内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让红十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焕发出蓬勃生机。

  五是坚持问题导向,加强自身建设。切实解决红十字会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理顺不彻底、理论研究不深入、基层基础薄弱、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着力提升红十字会社会公信力,不断提高人道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服务困难群众。

  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要达成的主要目标是,保持和增强红十字会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克服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积极推进总会治理结构、人事制度、运行机制和工作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带动各级红十字会建设理想信念坚定、联系群众紧密、作风扎实过硬、组织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科学、更加公开透明、更具公信力的红十字组织,成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力量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成为开展民间外交、促进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

  问: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将如何解决基层基础薄弱问题,更好地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答:加强基层,夯实基础,提高红十字会和红十字工作的有效覆盖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改革的重要方向。这次改革,我们着重围绕基层组织薄弱等突出问题对症下药。一是改进治理结构。二是完善地方红十字会管理体制。三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四是发挥红十字阵地作用。五是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红十字运动。

  问:如何通过改革进一步提升人道服务能力和加强红十字会的公信力建设?

  答:中国红十字会高度重视公信力建设。公信力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要靠办实事、干好事取信于民。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依规做好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无偿献血、造血干细胞捐献、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等工作。

  二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坚持从严治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完善绩效考评和问责机制。建立专家咨询制度、法律顾问制度和公职律师制度,成立红十字智库,优化专家委员会,作出重大决策前要进行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和合法性审查。

  三是加强网上红十字会建设。运用互联网技术与思维,增强互联网在红十字会组织建设、能力建设、资源动员、品牌传播等工作中的应用力度,推动互联网与红十字事业的全面深度融合,构建“互联网+红十字会”的工作新格局。

  四是着力推进公开透明。完善红十字会信息公开标准,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及时向社会公布捐赠款物的收入和使用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捐赠人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推动各级人大加强对红十字会法的执法检查和各级政协对红十字工作的视察指导。建立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五是大力开展红十字宣传工作。结合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救援工作,与宣传、教育等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专兼职干部、会员和志愿者作用,积极开展人道传播,普及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六是要健全监督机制。完善法律监督、政府监督、社会监督、自我监督相结合的综合性监督体系,依法依规依章对捐赠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强化内部管理,加强对公益项目的审核,严格责任追究。增设监事会,履行对理事会、执委会的监督职责,形成理事会决策、执委会执行、监事会监督的治理结构,不断提升红十字会依法治理、综合监督的水平。

  • 相关阅读
  • 科学家何建华:参与上海光源建设改变了我的研究生涯

      中新网上海12月4日电 (记者 许婧)走近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科创上海的头号地标——被形象地比喻为“鹦鹉螺”的上海光源颇为引人注目。今年11月,上海光源二期工程首条光束线站出光,引出更多洞察微观...

    时间:12-04
  • 西藏军区某工化旅11名扫雷官兵凯旋而归

      中新网拉萨12月4日电 (江飞波 段宏文)12月3日下午,西藏军区某工化旅11名参与中越边境执行扫雷任务的官兵乘坐航班从昆明返回拉萨。据悉,这11名官兵于2015年主动申请,前往云南参加中越边境第三次大规模扫雷任...

    时间:12-04
  • 安徽省加强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

      新华社合肥12月4日电(记者程士华)淮河行蓄洪区是保证淮河流域防洪安全的重要手段。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保障行蓄洪区有效运用,安徽省将加强淮河行蓄洪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今年内实现行蓄洪区...

    时间:12-04
  • 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填补脑干胶质瘤液体活检领域空白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记者陈芳、陈聪)记者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了解到,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力伟教授团队与美国杜克大学医学院教授阎海团队在脑干胶质瘤液体...

    时间:12-04
  • 北京房山一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被开除党籍

      北京房山区琉璃河镇五间房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海涛被开除党籍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4日综合报道 日前,房山区纪委区监委对琉璃河镇五间房村原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海涛严重违纪违法...

    时间:12-04
  • 小城深处有书声——在葡萄牙感受“中文热”

      新华社里斯本12月3日电 通讯:小城深处有书声——在葡萄牙感受“中文热”   新华社记者章亚东   “鼠、牛、虎、兔、龙……”一阵阵爽朗的读书声不时从葡萄牙北部埃斯塔雷雅市阿万卡镇玛托小学的教室里传...

    时间:12-04
  • 改革开放40年国企改革的基本逻辑与宝贵经验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   作者:李政(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改革开放40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以其牵涉面广、错综复杂,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难点。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

    时间:12-04
  • 新兵营里奏响“强军战歌”——武警福建总队“情暖新兵”文艺汇演纪实

      中新网福州12月4日电 (田栋 震宇)武警福建总队新兵团5营有两对“明星”双胞胎。16连7班邝怀恩、邝怀念喜欢吉他弹唱,18连1班孙子渊、孙子浚擅长双笛演奏。他们总会在训练之余,为战友带去欢乐。 为新兵发放...

    时间:12-04
  • 山西省司法厅举办“开放日”活动 民众感受司法进步

      中新网太原12月4日电 (记者 李新锁)3日,山西省司法厅举办“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高校师生等社会各界代表49人走进山西省法律援助中心、太原二监等地,亲身感受司法进步、法律威严。   据...

    时间:12-04
  • 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起走过

      光明日报评论员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制作的18集电视纪录片《我们一起走过——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12月2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播出。该片以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发生的历史性...

    时间:12-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