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存在哪些短板?水利部回应

2018-12-06 13:41: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6日电 目前中国水利基础设施存在哪些短板?针对这个问题,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今天表示,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要求来说,中国仍有些差距,防洪、供水、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7月5日消息,“长江2018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上游形成,目前正通过三峡库区。受持续降雨影响,长江上游干支流发生较大洪水,多站发生超警、超保洪水。三峡水库入库流量5日6时涨至50000立方米每秒,8时入库流量51000立方米每秒。据长江防汛抗旱指挥部长江防总23号调度令,自4日20时起逐步加大三峡水库出库流量,22时增加至35000立方米每秒,5日8时增加至40000立方米每秒并维持。中新社记者 刘华 摄 资料图:三峡库区。中新社记者 刘华 摄

  国新办今日上午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水利部总规划师汪安南介绍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有记者提问,目前我国水利基础设施还存在哪些短板?水利部有哪些计划补齐这些短板?

  汪安南称,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持续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我们国家水利工程体系基本形成。但是,从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要求来说,我们还有些差距。水利工程还存在着一些短板和薄弱环节,具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防洪方面。大江大河的干流和一些主要支流还有部分堤防没有达标,缺乏一些控制性的工程,特别是面广量大的中小河流防洪体系还不完善,防洪标准还比较低,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病险水库,影响防洪安全。

  供水方面。一些区域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都是存在的,一些区域和城市供水保障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农村饮水安全的保障程度还需要加强,这也是我们供水方面的短板和薄弱环节。

  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一些区域的水土流失还是比较严重的,一些地区河湖生态损害还是比较突出,有些地区地下水超采还是比较严重的,这就是我们在生态方面的短板和薄弱环节。当然我们自身从监管的角度讲,信息化和监测水平还不足,特别是一些水文水资源动态的、全过程的监测预警预报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工程调度信息化手段还需要加强。如果信息化手段加强,可以在更高水平上保障水安全。

  汪安南指出,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把它放在九大基础设施网络之首。最近召开的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强调,要大力提升我国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水利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围绕着国家重大战略,将聚焦水利短板和薄弱环节,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还是要加快防汛抗旱水利提升工程建设。可以做好三件事:一是消隐患。对病险水库、堤防险工险段等水利病险工程进行及时消险,使得水利工程病险率大幅度降低,生病、病险是正常的,和每个人一样,都有生老病死,但是要大幅度降低病险率,这是消险。

  二是补短板。一些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没有达标,一些重点涝区的排涝标准没达标,我们要进行达标建设,主要通过堤防的达标建设、控制性工程、蓄势洪区的建设,以及排涝设施等建设,来补齐短板。

  三是提能力。要现代化建设,就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保护对象的新变化,由于很多新区建设与对象发生变化,要适时调整治理标准,不断提升防汛抗旱能力。

  汪安南表示,要加快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这方面要做好四件事:一是先节水。要实施国家节水行动,推动全社会和各行业的节水,特别是农业节水,我们要在农业节水方面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等重大节水工程建设,把节水放在第一位。

  二是保底线。水资源保障底线是什么呢?就是要保障城乡居民的饮用水安全,这是不能突破的底线,特别是要解决好贫困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三是增供水。我们要提能力,加快重点水源、重大引调水等工程建设,要不断完善大中小微并举、丰枯多源互补的水资源配置格局,中国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就是要形成一个大中小微并举、丰枯多源互补的格局,这样可以提高我们供水保障能力。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重加大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把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纳入到水资源配置体系。

  四是强应急。因为任何事情都可能处于应急状态,应急要预先有准备,加强城市的应急备用水源、抗旱应急工程建设,解决突发干旱期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通过做好这四件事,来保障水资源的安全。

  汪安南强调,要抓好水生态保护修复。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要强监管,要强化对水土流失预防区的保护,要强化河湖行蓄洪空间的整治,要强化水域岸线的管控,把生态空间管好。第二方面是要修复,因为我们历史欠账很多,在这种现实下我们要修复,就是要加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破坏的水土流失地区要进行治理,推进重点河湖的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有些河湖生态退化,比如对于华北地下水超采地区,要用科学手段治理修复它,逐步恢复江河湖泊和地下水的生态环境。

  汪安南表示,提升水利信息化水平。下一步要加强水文水资源的监测预警、水利工程河湖监控能力的建设,要大幅度提升水利综合监测预警、水利工程调度管理以及行业监管等方面的信息化水平,推进智慧水利建设。

  • 相关阅读
  • 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落户璧山

      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落户璧山   将在36000公里外的太空建太阳能发电站  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项目鸟瞰图。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讯 (记者 李晟)说起太阳能电站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现在...

    时间:12-07
  • 媒体:“大雾神器”并不能彻底终结航班延误

      “大雾神器”并不能彻底终结航班延误  科技日报讯 (洪永 记者何星辉)4日,在首都机场,山东航空借助平视显示器和盲降系统,首次完成90米低能见度起飞验证。今后,即便大雾笼罩,航班依然能正常起降。但是,...

    时间:12-07
  • 气候变暖改变全球 零碳世界难以及时到来

      《自然》评论向联合国气候大会传递信号——  气候变暖改变全球 零碳世界难以及时到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波兰,回顾《巴黎协定》所取得的进展。英国《自...

    时间:12-07
  • 重庆将建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

      重庆将建我国首个 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  科技日报重庆12月6日电 (记者雍黎 实习生王珂)12月6日,在重庆璧山召开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暨第三届重庆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交流会上,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时间:12-07
  • “龙鳞系统”问世 中国核电站有了自己的“中枢神经”

      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问世  我国核电站有了自己的“中枢神经”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行进  本报记者 陈 瑜  控制核电站一两百个系统、近万个设备运行和各类工况的DCS(...

    时间:12-07
  • 追忆张首晟:那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风险投资人

      追忆张首晟:那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风险投资人  今日视点  北京时间12月6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家人发出声明,确认了张首晟已经于12月1日意外离世。声明中指出,他曾与抑郁症顽强对抗。  张首晟任教...

    时间:12-07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挺“锰” 有望取代锂电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挺“锰” 有望取代锂电池  科技日报南京12月6日电 (通讯员 崔玉萌 记者张晔)锂离子电池应用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但地球上锂资源十分有限,且开采成本高。开发一种替代电池成为各国科学家...

    时间:12-07
  • 五个一百:让正能量开枝散叶 激励国人向上向善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题:五个一百:让正能量开枝散叶 激励国人向上向善   作者:冷昊阳   近日,以“网聚正能量 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束,最终评选出了100...

    时间:12-07
  • 中国20天共查处酒驾醉驾7万余起

      我国20天共查处酒驾醉驾7万余起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6日发布,我国20天共查处酒驾醉驾7万余起。  据介绍,自11月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

    时间:12-06
  • 王毅会见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洪玛尼

      王毅会见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洪玛尼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温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6日在北京会见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洪玛尼。  王毅表示,中柬建交60年来,双方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