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青年科学家肖友利:探索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

2018-12-06 14:06: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6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肖友利:聚焦“科研原动力” 探索天然产物化学生物学

  作者 郑莹莹

  40岁的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研究员肖友利,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科研的原动力是什么?

  在人口老龄化的中国,攻克老年疾病的科研需求很大。从2012年回国起,肖友利的课题组就在针对经典的中药天然产物,开展化学生物学的研究,力图解析其生物合成及活性作用机制,比如开展针对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症)的天然药物生物全合成研究。

  肖友利曾在制药企业工作,他说,药物的研发历程很长,一般需要十多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有成千上万人参与药物研发和临床实验。对于做药的人来说,当新药真正在临床上使用、能够治病救人时,曾经参与其中,人生也就圆满了。

  “我们也一样,科研成果到最后产生点价值,发挥了应用效果,真的也就满足了。”肖友利说。

  肖友利的课题组主要从事生物学与化学方面的交叉学科研究,旨在利用化学生物学的策略,探索蛋白质与化学小分子或者代谢物的相互作用、药用天然产物的合成生物学研究等。

  他希望,未来,不管是在人类疾病控制方面,还是资源环境改善上,他都能真正做出一点自己的贡献。

  肖友利于1978年出生,家中兄弟姐妹4人,他最小,父母抚养4个孩子都上学,相当不容易。他的父母常说,自他出生以后,感觉家庭条件在一步步提升。

  他后来进入济南一中读高中,“学校校名乃郭沫若题写,郭沫若是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那时候就感觉到科学对我的吸引力。”1996年,他考入山东大学,选的便是化学专业。

  2000年,肖友利到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继续求学时,已感觉到国家对科技投入的重视,“那时候科研条件慢慢变好,刚开始还要去图书馆查阅纸质的目录索引和专业期刊,后来逐渐有了电子期刊和互联网,了解科研的进展更方便,跟国外交流也变得频繁。”

肖友利指导学生 汤彦俊 摄 肖友利指导学生 汤彦俊 摄

  中国那时候对科研教育已然开始重视,肖友利也有幸赶上一批好导师。他回忆,那时候自己的导师丁奎岭研究员从国外归来,对科学严谨性要求很高,比如新化合物的表征,一个指标有时也能说明问题,但导师要求从各个角度将所有关键指标都做了,“要保证我们做的结果是无懈可击的,他对科研的极致要求,让我到现在都受益匪浅。”肖友利说,导师也教会他从国际角度来选择和开展课题,加上国家当时也投入一些设备,那时候感觉科研氛围日渐浓厚。

  2005年博士毕业后,肖友利曾在上海的通用电气全球研发中心工作过,然后赴国外求学和工作,在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不同平台开拓视野。2012年,他到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加入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回来的这些年,肖友利感觉中国在基础研究领域迎头赶上,很多与国际同行“并跑”,甚至还有些“领跑”。但他指出,中国从基础研究到成果转化的衔接还有欠缺,科研人员做的课题研究还主要是从纯科学研究角度出发,紧跟国际热门领域,而没有从具体应用角度去看,“学术研究还是学术研究的圈子,企业项目还是企业项目的圈子,这两个还有待更好地融合。”

  他认为,随着中国科研实力增强,在“衔接”方面应该会有所改善,中国科研院所可以联系企业,做一些既有应用导向又包含基础科学的课题。

  肖友利也是这么要求自己的,他说,科学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但要在这个框架下做有用的事情,让实验室做的成果,获得企业认可和投资孵化,转化成生产力,推动国家科技发展。

  在肖友利看来,个人小命运和国家大命运是在一起的,国家发展,这才有了他的科研路。“40年,跟着国家发展在成长,每次都有好的学习成长机会,希望抓住国家发展的机会,做自己喜欢并且有用的科研。”他说。(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落户璧山

      我国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落户璧山   将在36000公里外的太空建太阳能发电站  璧山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项目鸟瞰图。璧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本报讯 (记者 李晟)说起太阳能电站大家都不陌生,可是现在...

    时间:12-07
  • 媒体:“大雾神器”并不能彻底终结航班延误

      “大雾神器”并不能彻底终结航班延误  科技日报讯 (洪永 记者何星辉)4日,在首都机场,山东航空借助平视显示器和盲降系统,首次完成90米低能见度起飞验证。今后,即便大雾笼罩,航班依然能正常起降。但是,...

    时间:12-07
  • 气候变暖改变全球 零碳世界难以及时到来

      《自然》评论向联合国气候大会传递信号——  气候变暖改变全球 零碳世界难以及时到来  科技日报北京12月6日电 (记者张梦然)来自19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齐聚波兰,回顾《巴黎协定》所取得的进展。英国《自...

    时间:12-07
  • 重庆将建中国首个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

      重庆将建我国首个 空间太阳能电站实验基地  科技日报重庆12月6日电 (记者雍黎 实习生王珂)12月6日,在重庆璧山召开的空间太阳能电站技术暨第三届重庆军民深度融合产业发展交流会上,重庆市璧山区人民政府、...

    时间:12-07
  • “龙鳞系统”问世 中国核电站有了自己的“中枢神经”

      首套军民融合安全级DCS平台问世  我国核电站有了自己的“中枢神经”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行进  本报记者 陈 瑜  控制核电站一两百个系统、近万个设备运行和各类工况的DCS(...

    时间:12-07
  • 追忆张首晟:那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风险投资人

      追忆张首晟:那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风险投资人  今日视点  北京时间12月6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张首晟家人发出声明,确认了张首晟已经于12月1日意外离世。声明中指出,他曾与抑郁症顽强对抗。  张首晟任教...

    时间:12-07
  •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挺“锰” 有望取代锂电池

      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挺“锰” 有望取代锂电池  科技日报南京12月6日电 (通讯员 崔玉萌 记者张晔)锂离子电池应用越来越贴近百姓生活,但地球上锂资源十分有限,且开采成本高。开发一种替代电池成为各国科学家...

    时间:12-07
  • 五个一百:让正能量开枝散叶 激励国人向上向善

      中新网北京12月7日电 题:五个一百:让正能量开枝散叶 激励国人向上向善   作者:冷昊阳   近日,以“网聚正能量 唱响新时代”为主题,第三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评选活动结束,最终评选出了100...

    时间:12-07
  • 中国20天共查处酒驾醉驾7万余起

      我国20天共查处酒驾醉驾7万余起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6日发布,我国20天共查处酒驾醉驾7万余起。  据介绍,自11月14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部署全国公安交管部门严整严治酒驾醉驾违法犯罪行为...

    时间:12-06
  • 王毅会见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洪玛尼

      王毅会见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洪玛尼  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记者温馨)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6日在北京会见柬埔寨青年联合会主席洪玛尼。  王毅表示,中柬建交60年来,双方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相互...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