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海洋地质九号”船满周岁 驰骋2.5万余海里获硕果

2018-12-09 11:43:54

来源:新华网

  “海洋地质九号”船满“周岁” 驰骋2.5万余海里获丰硕成果

  新华社青岛12月9日电(记者张旭东)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属的“海洋地质九号”调查船,近日完成入列首年以来的所有调查任务,返回青岛。一年来,“海洋地质九号”安全航行258天、累计航程2.5万余海里,圆满完成多个航次调查任务。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所长吴能友介绍,自2017年12月入列以来,“海洋地质九号”分别赴我国东海、南海、黄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完成了西太平洋深海地质调查科考、南黄海地震调查、东海宽线双缆地震测量等调查任务。

  过去一年,“海洋地质九号”安全航行258天、累计航程2.5万余海里,完成多波束、浅地层剖面、海洋重力磁力测线各13290公里,二维多道地震测量942公里,宽线双缆多道地震测量2759公里。

  吴能友表示,“海洋地质九号”在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海域油气资源勘查、深海探测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其中,南黄海海洋基础地质调查揭示了南黄海深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过程,为解决南黄海构造演化、油气资源调查和地质灾害环境等重大基础地质问题提供了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西太平洋综合科学考察查明了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底质类型、浅部地层结构等基础地质要素,并在资源环境与沉积过程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采获了锰结核样品,发现了深部稀土资源富集特征和规律,为研究东亚季风、青藏高原隆升、全球气候变化等环境演化科学问题提供了宝贵实物样品。

  同时,“海洋地质九号”在东海两个区段获取了高品质宽线双缆地震测量资料,建立了一套宽线地震资料采集、处理、解释技术方法体系,为海洋油气资源勘探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服务。

  “海洋地质九号”集地球物理测量、水文环境测量和地质取样等功能于一体,总吨位5178吨,最大航速15节,设计自持力60天,续航力为1万海里。

  • 相关阅读
  • 董天知:抗日壮士 英气冲天

      新华社郑州12月9日电(记者王烁)在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矗立着一尊董天知半身铜像。这是山西牺盟会杰出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董天知的出生...

    时间:12-10
  •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人民时评)   姜 洁   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只要一人尚在逃,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就决不“鸣金收兵”   12月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

    时间:12-10
  • “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改革开放40年·同心圆) “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作者 邢利宇 王捷先   “在网上我的绰...

    时间:12-10
  • 中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胡璐、于文静)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8日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时间:12-10
  •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里叙今昔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里叙今昔   “把厂迁到外地重建,以后靠什么生活?”迁厂的消息让宝山村炸开了锅。   那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农房塌了95%,17座电站毁了14座,建材厂、金属加工...

    时间:12-10
  •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3公里长的兰洋大道,蓝洋农场职工期盼多年。   “不改‘居’,修不起这路。”海垦旅游集团董事会秘书王小民表示。这样的变化,只是66岁的海南农垦二次创...

    时间:12-10
  • 贵州一村主任为迎接检查 让贫困户搬进8天“速成房”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

    时间:12-10
  • 假义诊真套路 为套取医保资金竟捏造五保户病例

      因医院经费困难,干部职工抱怨工资福利低,刚上任的卫生院院长指使医生骗取敬老院五保户信息,制作虚假疾病诊断书、出院记录、用药清单等资料,套取基本医疗补偿金。近日,湖南省茶陵县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以五...

    时间:12-10
  • “嫦娥”再奔月 缘何向“背面”

      “嫦娥”再奔月 缘何向“背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   备受期待的年终“航天大戏”终于来了。   12月8日2时23分,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向遥远的月球飞去,人类首次...

    时间:12-10
  • “深海一号”入水 为“蛟龙号”探洋添翼

      我国首艘载人潜水器支持母船为深海科考增利器   “深海一号”入水   “蛟龙”探洋添翼   本报记者 刘诗瑶   8日,武汉市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人声鼎沸。人们聚集于此,见证我国首艘载...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