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嫦娥四号”知多少?八大看点带你了解此次“嫦娥奔月”

2018-12-09 10:50:33

来源:新华网

  “嫦娥四号”知多少?——八大看点带你了解此次“嫦娥奔月”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记者朱文哲)12月8日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关于此次“嫦娥奔月”,这八大看点你需要了解。

  看点一:将开展三大科学任务

  此次我国成功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科学任务主要是开展月球背面低频射电天文观测与研究;开展月球背面巡视区形貌、矿物组份及月表浅层结构探测与研究;试验性开展月球背面中子辐射剂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环境探测研究。

  看点二:开启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之旅

  嫦娥四号探测器从西昌出发,向遥远的月球飞去,世界瞩目、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探测的大幕正式拉开。“因为没有别的探测器到过月球背面,所以不论是探地形还是探月壤成分,应该都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一手数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项目执行总监张熇说。

  月球背面对于人类而言,更是“秘境中的秘境”,有许多未知等待着解答。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等,加上被地球潮汐锁定,地球强大的引力让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所以人类在地球上只能凭肉眼看见月球的正面,背面则看不见。月球背面到底是啥样,嫦娥四号探测器将第一次身临其境去感触。

  看点三:备份变首飞

  此次发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原本是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备份。在嫦娥三号圆满完成任务后,嫦娥四号被赋予了新的担当——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科研人员通过精心设计与研制,使嫦娥四号“脱胎换骨”,成为与嫦娥三号不同的全新航天器,备份变首飞。

  看点四:“零窗口”发射成功并进入到预定轨道

  随着嫦娥四号探测器“零窗口”发射成功并进入到预定轨道,至此,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所有探月卫星,均实现了“零窗口”发射。

  “零窗口”指的是在窗口前沿,在预先计算好的发射时间,分秒不差将火箭点火升空。据嫦娥四号任务01指挥员陈政介绍,在这个时刻发射,卫星不需要中途修正就能进入预定轨道,同时又能在变轨过程中节省燃料从而为后续工作留下更多动力。

  从2007年起,有中国“探月港”美誉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连续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等探测器,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看点五:“金牌火箭”助力“嫦娥奔月”

  此次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升空的,此次发射也是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的第95次发射,2018年的第13次发射,也是其第5次执行探月工程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已成功将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送入预定轨道,可以称得上是嫦娥奔月的“专属列车”。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由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乙、长征三号丙(长三甲、长三乙、长三丙)三种大型低温液体运载火箭组成,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高强度、高密度发射的主力,是我国目前高轨道上发射次数最多、成功率最高的火箭系列,也被授予了“金牌火箭”的荣誉。

  看点六:嫦娥四号具体会在哪里着陆登月?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四号探测器副总师吴学英介绍,嫦娥四号的主着陆区为月球背面靠近南极一个叫冯·卡门撞击坑的地方。

  当年嫦娥三号着陆区是月球正面的虹湾,那里布满了月海玄武岩,地势较为开阔、平坦,位于大型撞击坑、月海、高地(山脉)交汇地区,有利于科学勘察目标的选择。而嫦娥四号的主着陆区面积比虹湾地区小了许多,因为月球背面山峰林立,大坑套小坑,很难找出再大一些、平坦一些的地方,供嫦娥四号安身。嫦娥四号着陆器在凸凹不平的地方软着陆,需要具有比嫦娥三号更准确的着陆精度。

  看点七:如何实现“地月通信”?

  对于落在月球背面、没有任何通信信号的嫦娥四号来说,通信显得难上加难。它无法像嫦娥三号那样直接和地球上的“亲人们”取得联系,“飞鸽传书”的任务就落到“鹊桥”中继卫星的肩上。通过早先发射并成功架设在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中继卫星,实施与地面的通信信号“接力”,嫦娥四号才得以与地球保持联络。

  看点八:“嫦娥”为什么要去月球背面?

  月球背面干扰小,有利于科学探测。月球背面受到的电磁波干扰较小,能监听到地球上无法获取的微弱宇宙信号,利于进行宇宙辐射探测、宇宙起源探索等科学研究。

  研究月球背面的地质条件。月球背面的地质情况与正面有所不同,研究这里的地质条件,对探索月球土壤成分、小行星活动乃至月球的形成都有重要辅助意义。

  未来的星际探索中转基地。从月球背面出发对其他行星进行探测和开发,飞行器的发射将会比较省力。在未来,月球背面或许可以用来建立星际探索中转基地。(参与采写:李国利、王玉磊、胡喆、谢佼、荆淮侨、蔡金曼、薛晨、杨华、刘海、喻菲、姜哲)

  • 相关阅读
  • 董天知:抗日壮士 英气冲天

      新华社郑州12月9日电(记者王烁)在河南省荥阳市老城南街,一座青砖灰瓦的三进院落内,矗立着一尊董天知半身铜像。这是山西牺盟会杰出领袖之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山西新军的重要领导人之一董天知的出生...

    时间:12-10
  •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

      向世界展示中国反腐败决心(人民时评)   姜 洁   不管腐败分子逃到哪里,都要缉拿归案、绳之以法”。只要一人尚在逃,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就决不“鸣金收兵”   12月9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反腐败...

    时间:12-10
  • “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改革开放40年·同心圆) “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中新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栾疯子”的科技创业故事:做“难事”不做“快事”   作者 邢利宇 王捷先   “在网上我的绰...

    时间:12-10
  • 20年退耕还林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演绎“绿色传奇”

      (改革开放40年·调研行)20年退耕还林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演绎“绿色传奇”   中新社西安12月10日电 题:20年退耕还林 陕西延安黄土高原演绎“绿色传奇”   中新社记者 田进 高庆国   “树多了,林密了...

    时间:12-10
  • 中国贫困发生率下降至3.1%

      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 (记者胡璐、于文静)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8日表示,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7亿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978年的97.5%下降到2017年底的3.1%,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中国奇迹。...

    时间:12-10
  •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里叙今昔

      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里叙今昔   “把厂迁到外地重建,以后靠什么生活?”迁厂的消息让宝山村炸开了锅。   那是汶川地震发生后不久,四川省彭州市宝山村农房塌了95%,17座电站毁了14座,建材厂、金属加工...

    时间:12-10
  •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农垦 勇蹚改革深水区   海南省儋州市兰洋镇,3公里长的兰洋大道,蓝洋农场职工期盼多年。   “不改‘居’,修不起这路。”海垦旅游集团董事会秘书王小民表示。这样的变化,只是66岁的海南农垦二次创...

    时间:12-10
  • 习近平和广西的约定

      习近平和广西的约定   “我对广西是心向往之。”2010年3月10日,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广西代表团全体会议,发言中,他回忆起少年时期在广西漓江游览的难忘经历,并和代表们...

    时间:12-10
  • 贵州一村主任为迎接检查 让贫困户搬进8天“速成房”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中坪镇顺河村主任杜正国因在精准脱贫工作中‘创新速度’而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近日,贵州省毕节市纪委监委通报了一起扶贫领域典型的形式主义、...

    时间:12-10
  • 假义诊真套路 为套取医保资金竟捏造五保户病例

      因医院经费困难,干部职工抱怨工资福利低,刚上任的卫生院院长指使医生骗取敬老院五保户信息,制作虚假疾病诊断书、出院记录、用药清单等资料,套取基本医疗补偿金。近日,湖南省茶陵县纪委监委查处了一起以五...

    时间:12-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