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北京利用大数据精准“吹哨” 聚焦民生需求

2018-12-10 19:35: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新时代新篇章新作为)北京利用大数据精准“吹哨” 聚焦民生需求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记者 杜燕)2018年,北京市全面启动“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工作机制,解决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北京市多个区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发现基层治理问题和群众需求,并利用大数据应用,将治理手段和资源进行有效衔接,精准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切实实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 杜燕 摄 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 杜燕 摄

  精准发现基层治理问题

  “在车辆距离十字路口150米左右,智能信号控制系统就可以根据道路上车辆的多少来控制信号灯,决定让哪条路上的车辆先行通过,从而避免交通拥堵。”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街道办事处主任桑硼飞指出大屏幕对一众记者介绍。

  西长安街地处首都政治核心区和功能核心区,以“绣花”功夫推动精细化治理,不断探索运用大数据手段,精准发现和解决基层治理问题。

  据介绍,街道大数据中心自主研发“轨迹跟踪系统”,在重大政务服务保障中,街道统一布置70个网格的网格员220名、街巷长94名,在规定时间统一打开APP,在街道大屏上可实时看到各社会面点位力量到位情况。如遇突发事件,通过指挥中心呼叫调度系统,一键直连街巷网格力量,调度及时赶赴现场,及时视频反馈现场情况。同时,事件通过部门互联网信息传导机制,各职能部门能够在第一时间接收事件信息,及时与街道配合协同防卫。如此既能“排兵布阵”、又能“调兵遣将”,既能“定点攻坚”、又能跨部门“协同作战”,让“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得以借助新思维新技术,提升这一特殊区域安全系数和保障水平。

  推动城市智能化治理

  街道还将新技术应用于服务群众诉求反馈“第一现场”,推动“部门报到”解决问题“马上就办”,体现处置解决效果“比武擂台”,形成干部考核评价“数据说话”。

  为破解环境秩序等“大城市病”难题,结合民众普遍关心的背街小巷整治顽疾,街道协调相关专业部门共同开发了“背街小巷治理”小程序。

  据介绍,社区党委和97名街巷长定期到街巷巡查,都可以利用这一小程序,第一时间上报发现的环境问题,地区城管队、工商所、保洁队、平房区准物业公司等第一时间响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加以解决,街巷长再对问题的处理情况进行检查,拍照上报,形成工作闭环机制。

  “之前可能好几天都能处理的大件垃圾,如今半小时就能搬运走。”西城区和平门社区服务站站长何峰表示,如今民众看到“瞬间整改”对基层工作的满意度极大提高。

  据悉,自今年8月份,小程序上线以来,街巷长共发现环境问题670余件,主要涉及建筑立面破损、暴露垃圾、违法建设、共享单车乱停放等问题,并且通过技术支撑和解决机制创新,各类问题解决率达80%以上,民众看到“瞬间整改”后满意度极大提高。

  快速回应民生诉求

  大数据思维和技术也能更精准及时地将群众诉求和建议收集整理、分析研判。桑硼飞表示,街道工委通过发挥各级党组织深入群众了解普遍关心生活共性和难点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找准了老旧平房区“停车难”这一痛点,运用大数据中心早已打通地区资源库这一先天优势,并将哨声直接吹向了7个地区因拆迁或弃用的闲置地块所属市区5家国企。

  在吹哨报机制下,彻底破解了原来不是一个系统、没有互相隶属等一系列问题,在这几家企业全力支持大力配合下,“寸土寸金”的西长安街地区有了免费借用给街道改造成的便民停车场。他称,此举总共增加地区673个车位,极大缓解了困扰地区群众多年的老城区停车压力。

  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通条块衔接的“最后一百米”。桑硼飞透露,目前,街道正着力打造大数据中心2.0版升级建设的“三区战略”,即居民智慧宜居体验区、政府数据决策先行区、新技术应用孵化试验区,全面破解超大型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和民生改善痛点,现已在民众最关心的社区安全、智慧交通、禁毒宣传、火灾预警、大气治理、智慧养老、井盖管理、古树监测等八个重点领域进行布局。

  推动治理能力现代化

  除了西城区,记者了解到,北京市东城区开发“市民随手拍”APP并于今年5月底上线试运行,作为发现问题的新增来源,共受理案件3986件,问题涉及20多个部门,结案率达到95.3%。

  北京市丰台区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用好“两图(城市管理热点图和重点事件示意图)一刊(综合指挥中心周刊)”,对受理举报最多且问题严重的网格进行分析,对涉及边界线的治理难题进行有效处置。同时,针对拆后规划等内容,通过“我帮您”热线等大数据平台了解百姓诉求,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通过指导社区召开征求意见会、属地街乡协同研讨等多种形式,“有事儿多跟群众商量着办”,切实解决好“居民家门口的事儿”。

  据悉,目前,北京市已有169个街道乡镇进行试点,占总数的50.1%。今后,“街乡吹哨,部门报道”将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开”拓展,推动首都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破解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难题,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完)

  • 相关阅读
  • 浙江推出“十大专项活动” 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法律服务携手民营企业避风雨迎彩虹  浙江推出“十大专项活动”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编者按   浙江是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也是...

    时间:12-11
  • 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发布

      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发布  本报北京12月10日讯 记者张晨 万静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今天在京召开发布会,发布全国法院司法公开第三方评估报告。这是最高人民法院首次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司法公...

    时间:12-11
  • 赚钱类App是掉馅饼还是挖陷阱?用户:信息泄露提现难

      赚钱类App是掉馅饼还是挖陷阱  一些应用程序号称有手机就能赚钱用户吐槽个人信息泄露提现难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张睿青  如今,手机已然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低头族的...

    时间:12-11
  • 刘鹤应约与姆努钦、莱特希泽通电话

      中新网12月11日电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12月11日上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磋商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贸易代表莱特希泽通电话。双方就落实两国元首会晤共识、推进下一步经贸...

    时间:12-11
  • “我是普通人,赶上了好时代”

      “我是普通人,赶上了好时代”  编者按   改革开放40年,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也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从消费内容到出行方式,从外出旅游到“候鸟”式养老,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

    时间:12-11
  • 向我们共同的四十年致敬

      人民观点:向我们共同的四十年致敬   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   1978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

    时间:12-11
  • 8天建成扶贫“速成房” 形式主义比危房更危险

      8天建成扶贫“速成房” 你敢住吗     在缺乏公开、公正、公平体制机制的环境中,往往容易形成监管缺位,促使一些人注重对形式的追求。   “8天,从选址,到修建,到完工,帮困难群众新修住房……黔西县...

    时间:12-11
  • 习近平的八桂情缘

      原创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的八桂情缘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考察时说:“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要坚持把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作为基本方针,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目标,使八桂大地青...

    时间:12-11
  • 青年调查显示90后更有幸福感 一线城市幸福感最低

      “改革开放40年”大型青年调查显示——   80后更多获得感 90后更有幸福感   城镇或县城受访者幸福感最高,一线城市幸福感最低   对于我们当代中国人来说,过去的40年是一段值得特别纪念、值得向后人...

    时间:12-1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