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青年科技工作者沈苑:立足管理岗位 “护航”北斗导航卫星

2018-12-12 15:08: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12月12日电 题:青年科技工作者沈苑:立足管理岗位 “护航”北斗导航卫星

  作者 郑莹莹

  从2011年迈入中国科学院的大门,这已是沈苑与北斗导航卫星结缘的第7个年头了。她是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导航卫星研究所副所长,也是北斗导航卫星的“大管家”。

  接受采访的这天,一头干练短发的沈苑同往常一样,热火朝天地工作着。彼时,她前脚刚从一组即将待命发射的卫星出厂评审会迈出,后脚又将赶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这些年,适逢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发展高速期。“北斗三号工程从2016年启动,到今年完成19颗卫星的研制发射,这在中国航天史上几乎没有先例。”沈苑说。

  沈苑在硕士阶段学的是信号与信息处理,也曾以为自己会是一个具体从事某项技术工作的科研人员,但机缘巧合之下,她却成了一名“航天大管家”。她说,每个人际遇不一样,来到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是一件幸运的事,更幸运的是,还能参与北斗工程这样一个重大的项目。

  还记得2011年,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立项,31岁的沈苑从企业“转战”中国科学院,加入一个30人左右的初创团队,工作是航天型号管理,简而言之,就是通过各项管理工作,为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研制工作“护航”。

资料图,沈苑在发射塔架前 中科院 供图 资料图,沈苑在发射塔架前 中科院 供图

  首发星一般意味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有很多不确定的东西。“这样一个‘一张白纸’的团队,要去做中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首发星,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看一步。”沈苑说。

  沈苑解释,航天型号研制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技术,另一条便是管理。她主要从事的便是航天型号研制的管理工作。在她看来,管理岗位虽平凡,却很重要,“我们常说,管理工作像人体的心脏,心脏不停跳动,把血液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地方,管理人员也要不停运转,让每一项工作可以齐头并进、互相匹配衔接。”

  现场,她习惯性地拿起笔,在本子上画起表格,向记者分析航天领域的管理之道:“以前好几年研制一颗星,是扁平化管理,适应单一任务;现在一年研制8颗星,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做调整,我们建立了矩阵式管理,来适应高密度研制生产任务。”

  她一边画着表格,一边念叨着:天天都在琢磨这事,不琢磨,整个组织100多个人和30多个单位,短时间内干这么多事,根本玩不转。

  沈苑说,与扁平式管理不同,所谓的矩阵式管理,是根据卫星专业门类,将副总设计师、项目办主任、总体主任设计师等“几驾马车”聚集在一起,形成小核心、紧耦合的“管理层”,提高工作效率,遇到非常重要的事情,才上升一级,提交总设计师“拍板”。

  “有些时候工作看似重复,比如协调产品进度、组织日常会议等,但实际上当你经历过之后,跳出来看,每天看似重复的工作,实际上固化下来成为一个流程,推动工作目标的达成,甚至提前将一些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那时候就会有成就感。”她说。

  从2011年到现在,累计7个年头,沈苑所在的初创团队逐步成长为一个颇强的北斗导航卫星项目管理团队,队伍从当初的30人左右,发展到现在的120人,沈苑也从普通的项目主管,成长为北斗卫星系统的副总指挥。

  她是在2016年成为北斗卫星系统的副总指挥,当时已在岗位上做了5年。“这5年我感觉嗖地一下就过去了,太忙了。”沈苑说。

  她时常觉得时间不够用,在她看来,做航天管理,如果对项目没有足够的了解,是管不好的,“需要我们不停去学习,学习每一个分系统是干什么的,星上的每一个产品的功能、性能是什么,它和其他产品有什么样的关系?”

  因为乐在其中,也因为实在太忙,这些年,沈苑基本上都是夜深人静才回家。今年9月初的一天,她难得能准时下班,走出办公楼时,忽然发觉已经很久没看到过傍晚的天色了。

  这么忙碌,她却依旧乐此不疲。沈苑说,每份工作不可能全是理想的,往往所处的环境都会有这样那样棘手的问题,而任何外面给予的动力都不是持久的动力,都是会消逝的,“什么力量才能让你持续前进?内生动力才是最持久的,而内生动力源于你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她说。

  从企业到科研系统,沈苑也并非没有过职场迷茫期,但她身上有股“乐观劲”,她说能保持住初心,坚持去做很难的事情,是因为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还有对自己想做什么的坚持和能做什么事的自信,“成年人的路是自己选的,既然如此,所有遇到的困难都要把它克服掉,战胜它,而不是被它打倒。”

  “北斗工程是造福国家、造福人类的重大空间工程,是我们国家拳头是不是硬了的一个重要评价标准,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来做这个事情。”沈苑说。在她看来,自己赶上了中国航天的大发展,从2011年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中国的北斗要赶超GPS系统二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这就是“中国速度”,“早几年中国国力没有特别强大的时候,这些工程不可想象。如今我们身处这么好的一个时代,每个人的成长都是加速度的,有这么好的机遇,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眼下,沈苑说,团队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助力中国2020年正式建成北斗全球系统,“到那时候,打开导航软件,就可以听到北斗系统为我们导航。”(完)

  • 相关阅读
  • 四岁的南水北调,她带来了什么?

      “原来家里的水壶会有厚厚的一层水垢,隔两天就要清理一次,现在都没有了。水的口感比以前好了,不硬。”在河北滹沱河边,沿线居民杜晓娜向国是直通车讲述家中饮用水的变化。   杜晓娜日常饮用的,就是南水...

    时间:12-12
  • 习近平同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举行会谈:欢迎厄方分享中国发展机遇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人民大会堂同厄瓜多尔总统莫雷诺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2016年,我对厄瓜多尔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翻开了中厄关系发展...

    时间:12-12
  • 多国专家学者上海共同聚焦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

      中新网上海12月12日电 (记者 陈静)第三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国际研讨会12日在上海举行。   由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中心办公室、杨浦区学习办等主办的本次研讨会聚焦“科创时代的教育使命——网络...

    时间:12-12
  • 同心共铸中国心公益活动十年救助1500余名先心病儿童

      中新网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杜燕)由中央统战部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十年来为1500余名先心病儿童进行了免费手...

    时间:12-12
  • 新华微评:别让“炸街族”搅了城市安宁

      夜深人静,你是否因刺耳的引擎轰鸣声而难以入睡?深夜飙车的“炸街族”,不仅严重扰民,也给交通安全带来不小隐患,但因查处和取证难度较大,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难点。日前,上海加强机动车噪声污染治理,首位“...

    时间:12-12
  • 访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赵振华:珍惜和平生活

    赵振华   人民网南京12月12日电 (王艳)“3、2、1,走起来……”在南京市南苑小区的老年活动中心,一支20多人的模特队正在热闹地排练着。伴随着舒缓的音乐,一位老人满头银丝微卷,身着鲜亮的毛衫,白色贝雷帽...

    时间:12-12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电 (记者 张子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出席“2018从都国际论坛”外方嘉宾。   习近平着重介绍了中国40年改革开放成就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要举措,深入阐述中国同...

    时间:12-12
  • 第四届中国创客领袖大会开幕 发布《2018双创白皮书》

      中新网郑州12月12日电(记者 刘鹏)12月12日,双12创客日暨第四届中国创客领袖大会在郑州启幕,现场1800余位创客与会,带来思维碰撞、共同分享创业经验与心得。当日大会上,《2018双创白皮书》正式发布。   ...

    时间:12-12
  • 民政部: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正式上线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记者余俊杰)记者12日从民政部获悉,民政部与中国残联联合开发的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已通过试点运行和检验,即日起正式在全国上线运行。   据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介绍,该系...

    时间:12-12
  • “西藏粮仓”日喀则多项发展指标40年来实现超百倍增长

      中新社拉萨12月12日电 (张伟)记者12月12日从西藏官方获悉,改革开放40年来,西藏第二大城市日喀则经济社会取得快速发展,多项发展指标实现超百倍甚至超千倍增长。   日喀则,藏语意为“最好的庄园”,位于...

    时间:12-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