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硬措施推进大保护 转方式提升获得感

2019-01-06 18:08:20

来源:新华网

  硬措施推进大保护 转方式提升获得感——11省市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三年间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 题:硬措施推进大保护 转方式提升获得感——11省市落实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三年间

  新华社记者

  长江经济带横跨我国东中西部11省市,以20%左右国土面积承载着40%以上人口和40%以上GDP。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召开三年来,各地转变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修复并举、应急与谋远并重,动真格、出实招、求实效,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提升。

  动真碰硬守护一江清水

  寒冬时节,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福农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晏美军正忙着组织人员种植绿肥。46岁的他曾是有着23年养殖经验的资深“猪倌”。2017年,君山区全面落实生猪退养,晏美军主动拆除自家猪舍,带领村里的退养户成立合作社,向规模水稻种植转型,当年收益就接近30万元。

  晏美军说:“养猪对环境污染大,为了保护长江,必须痛下决心转型,2018年合作社规模扩大,产值达上千万元。现在大家看到了‘钱景’,纷纷加入合作社。”

  退捕还渔、退渔还湖、退耕还林还草、腾退长江岸线、清退污染企业,大力开展生态修复,加快转方式调结构……3年来,各地严格落实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求,做好加减法,求解长江大保护必答题。

  上游,云南大理市实行流域“两违”整治、村镇“两污”整治、截污治污工程提速等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贵州大力退耕还林还草,率先出台水土保持年度考核办法,水土流失面积预计将减至4.5万平方公里,比上世纪80年代减少41.3%。

  中游,“千湖之省”湖北122.2万亩围栏围网和网箱养殖被拆除,27.45万亩投肥(粪)养殖被取缔;打响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实施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大战略性举措。江西九江下大力气打造“最美岸线”、推动沿江小化工企业“关停并转”,并重点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绿色食品等五大新兴产业,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下游,安徽明确沿江1公里、5公里、15公里岸线分级管控措施,开展“禁新建、减存量、关污源、进园区、建新绿、纳统管、强机制”七大行动;江苏省江阴市在“无效供给、低端产能”上坚定做减法,在“高端产业、绿色产业”上持续做加法,每年因环保不达标否决的项目投资额都在百亿元左右,全面培育壮大新动能。

  在长江全线,非法码头、饮用水源地、入河排污口、化工污染、固体废物等专项整治行动扎实开展。近3年,长江干线的1254座非法码头被拆除,并全部复绿;沿江省市关停了一大批污染化工企业,仅江苏就关停落后化工企业数千家。

  “还江于民”效益逐渐显现

  成群结队的越冬候鸟飞抵上海崇明岛;十年未见的“稀客”江豚在武汉市青山区附近江面嬉戏逗留;西伯利亚红嘴鸥再次造访长江泸州段……

  3年来,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理念深入人心,还湖于民、还江于民,建立统一市场、加快转方式调结构,让广大群众和沿江企业的获得感逐渐提升。

  安徽省铜陵市滨江生态公园,江堤宽阔、草木繁茂,在岸线整治前,这里混杂着砂站、养殖场,环境污染严重。“没想到脏乱差变成风景线。”铜陵市市民章勇对沿江生态变化感触很深。

  环境改善了,绿色产业起来了。在湖北大冶,从事家具制造的刘合伍在家乡流转山地万余亩,由砍树人到植树人,带富了一方乡亲。曾经的煤老板黄东平将目光转向养花植树,樱花园、红枫园、蜡梅园、海棠园、农家美食园和水果采摘园达1800亩。近5年,大冶市旅游收入年均增长46.1%。

  在浙江丽水、在湖北崇阳、在江西抚州、在贵州赤水,绿水青山正在成为群众的脱贫金山。打出“全景赤水·全域旅游”招牌的贵州赤水市依靠发展生态旅游、中药材、竹产业等绿色产业,成功脱贫摘帽。“不能把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割裂开来,更不能对立起来,否则扶贫可能就没法干了。”赤水市长谭海说。

  长江大保护也让不少企业增强了获得感。“如果没有非法码头治理,就不会有航运业的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宜昌枝城港党委书记马爱东说,此前在非法码头疯狂挤压下,企业连年亏损,治理后经营环境明显变好,大家越干越有信心。

  “产销两旺的好形势,与长江大保护密不可分。”江西蓝星星火有机硅有限公司副首席运营官杜晓松说,公司累计投入3亿多元进行环保改造,创新生化综合运用处理技术防治污染,企业十年来首次扭亏为盈,2018年前10个月实现销售收入约50亿元,增长约94%。“通过提前布局、强身健体,正迎来发展的春天。”

  共抓长江大保护依然在路上

  近年来各地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的环境问题,但环境保护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一些干部和专家认为,当前长江经济带发展面临三对矛盾和难题:污染历史欠账大、治理见效慢,但人财物投入有限,保护修复任重道远;水污染防治高度专业,但研究力量和专业队伍匮乏,不少地方治理污染“概念热、落地难”;长江大保护涉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统筹协调问题依然突出,跨境污染风险不减。

  如何破解这些顽瘴痼疾,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各地也在努力寻找答案。

  针对环保力量不足、监测手段较弱,湖北省石首市去年5月创立“电哨长”环保监督机制,对沿江企业用电情况,电力部门实时监控,为执法部门提供执法线索和监管证据。江苏沿江八市人民检察院建立并启动长江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检察协作平台。

  针对统筹不足协调不力,马鞍山市与南京、芜湖等地联合开展跨市界水污染联防联控;重庆市全面落实河长制,建立了市、区县、街镇三级“双总河长”架构,全市5300余条河流、3000余座水库“一河一长”全覆盖。

  针对“两山”转化难。湖北省鄂州市探索实施生态价值工程,云贵川3省共同出资2亿元设立赤水河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基金,新安江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进入“2.0”时代。

  沿江干部和相关专家认为,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处理好人与水、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是一道必答题。共抓长江大保护,三年大变样,依然在路上。(记者王贤 余贤红 张紫赟 谢佼 林碧锋 秦华江 周楠 潘德鑫 黄筱)

  • 相关阅读
  • 外交部回应美国军舰进入西沙群岛海域:中方坚决反对

      1月7日,美国海军“麦克坎贝尔”号军舰未经中方允许,擅自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领海。中方随即派出军舰军机依法对美舰实施查证识别,予以警告驱离并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美舰有关行为违反中国法律和相关...

    时间:01-07
  • 河北成中国首个实现环保所全覆盖的省份

      中新网石家庄1月7日电 (黄歆尧)河北省生态环境厅7日透露,2018年,河北在全省2293个乡(镇)、街道全部设立环保所,配备人员1.1万余名,成为中国首个实现环保所全覆盖的省份。 资料图:河北邯郸出现大雾天气...

    时间:01-07
  • 生态环境部通报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优良比例同比提高

      中新网1月7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态环境部今日通报2018年12月和1-12月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1-12月,1940个国家地表水评价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1.0%,同比提高3.1个百分...

    时间:01-07
  • 陆军青藏兵站部狠抓军事训练 立起练兵备战鲜明导向

      中新网格尔木1月7日电 (何勇民)野战输油管线抢修、野战通信枢纽开设、轻武器精确射击训练……新年伊始,刚刚下过雪的青藏高原白雪皑皑、寒风凛冽。随着陆军青藏兵站部开训动员一声令下,该部驻守在青藏、康藏...

    时间:01-07
  • 谱写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篇章 ——习主席2018年完美出访的四大解读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年内4次出访,足迹遍及非洲、西亚、欧洲、拉美和太平洋地区的13个国家,参加3场重大多边外交活动——在7月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10次会晤;在11月出席...

    时间:01-07
  • 王香平: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飞跃

      伟大革命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飞跃   王香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时间:01-07
  • 警方披露:普陀“1994.5.29”故意杀人案侦破过程

      警方向记者披露:普陀“1994.5.29”故意杀人案侦破过程   新民晚报讯 (记者 江跃中 通讯员 宋严)2018年9月5日,普陀警方在海南警方的大力支持下,于海南陵水黎族自治县英州镇内成功抓获潜逃24年的命案逃犯...

    时间:01-07
  • 于漪:站上讲台就是生命在歌唱

      新华社上海1月7日电(记者吴振东)“既然我选择了做教师,我就选择了高尚。要为祖国培养有用之才,教师自己就要成为一个堂堂正正、通体透亮的人。”尽管已经90岁高龄,于漪的话语依然充满力量。   于漪是新中...

    时间:01-07
  • 抗日名将包森:纵马冀东 剑吼长城

      新华社西安1月6日电(记者李浩)“从小就听长辈讲三爷爷抗日的故事,他在烽火连天的岁月,义无反顾投身到革命事业中,转战长城内外,跃马燕赵大地,点燃抗战烽烟,痛击日寇伪顽,为民族解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时间:01-07
  • “敦煌女儿”樊锦诗:一生守望 青春无悔

      中新网兰州1月7日电 (记者 南如卓玛)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来到敦煌。55年后的2019年1月6日下午,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改革先锋进校园”宣讲时回忆,初到敦煌,...

    时间:0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