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人收入增加、畜住进“豪宅” 内蒙古禁牧区牧民感谢国家好政策

2019-08-03 20:52:35

来源:中国网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人收入增加、畜住进“豪宅” 内蒙古禁牧区牧民感谢国家好政策

  小扎格斯台封禁保护区治理前后对比图(上图为治理前)。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供图

  中国网7月31日讯(记者 董小迪)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位于内蒙古中部,全旗总面积10182平方公里,其中82%的土地为可利用天然草场,草原四季风光如画。

  正蓝旗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北部地处浑善达克沙地腹地,是全盟浑善达克沙地覆盖面积最大的旗县,生态建设与保护始终被列为正蓝旗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生态建设红利显现 禁牧区户年均收入翻一番

  巴德拉是正蓝旗桑根达来镇巴音苏日格嘎查的党支部书记,他所在的嘎查处于正蓝旗草原生态补奖小扎格斯台禁牧区内,嘎查十三万亩草场中,有四万亩实施了禁牧。

  巴德拉告诉记者,禁牧以来,牧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提高,户年均收入从此前的两、三万块钱变为如今的六万到八万。除了每亩地每年65元的补贴,禁牧区的生态效益也为牧民增收打下了基础。

  今年是禁牧政策推行的第四年,巴音苏日格嘎查草场的沙窝地已重新被青草覆盖,且长势喜人,产出的草料几乎能满足牧民一年的需求,大大减轻了牧民负担。

  巴音苏日格嘎查的牧民布和毕力格告诉记者,实施禁牧后,受场地大小的限制,牧民饲养的牲畜数量势必会减少,反而让牲畜的质量得到了提高,牧民收入得到增长。

  “禁牧前我养了60头牛,产犊率只有20%,现在我只养了30多头牛,但产犊率能达到90%以上。”布和毕力格表示,禁牧前,因草地沙化,草料不足,牲畜掉膘严重,产犊率低。

  虽然禁牧后布和毕力格饲养的牲畜数量下降了,但家庭年收入反而从每年十万元左右增至每年二十多万元。

巴音苏日格嘎查的牧民布和毕力格家新盖的牛羊圈。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牛羊住进砖瓦圈 零下30度也能安心过冬

  “生态建设不仅仅是种树种草,生态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问题,如果人安置不好,生态建设就不可持续。”正蓝旗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朱景新告诉记者,近年来,正蓝旗的生态建设更加注重基础性工作,考虑产业发展和牧民增收,着眼于提高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牛羊质量。

  为增加牧民收益,正蓝旗开始通过改良与引进相结合的方式,推广优质良种肉牛养殖。2013年以来,正蓝旗从国外引进优质良种肉牛5300头,从国内引进调剂2430头,累计改良黄牛60.19万头,肉牛良改率达96%。

  巴德拉告诉记者,与原来养的牛相比,良种牛个头大、出肉率高,市场价也高。

  与此同时,正蓝旗的牛羊棚圈改建也提上了日程。2013年,随着国家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落地,正蓝旗开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牧民建起了标准化、规模化的牛羊棚圈。

  冬天的巴音苏日格嘎查气温低至零下30度,传统的柳条圈几乎是敞开的,只能挡挡风,严寒天气过后,在圈里过冬的牛瘦得可以看见骨头。

  如今有了国家补贴,牧民只要掏30%的钱,就能建起砖瓦的牛羊棚,冬季牲畜的保暖问题得到了解决。

巴音苏日格嘎查的牧民布和毕力格。中国网记者 董小迪 摄

  住房、道路皆改善 牧民感谢国家好政策

  正蓝旗同时推行的,还有危房改造政策和“一事一议”政策,不仅符合条件的牧民可以享受补贴,对自家房屋进行改建,嘎查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得以推进。

  此前,布和毕力格一家4口人挤在不到50平方米的土坯房里,在拿到国家补助改建新房后,他带着一家人搬进了近100平方米的砖房,房内还装有卫生间、暖气,条件比以前好多了。

  布和毕力格的新家门前,停着几辆小轿车,巴德拉告诉记者,这在没修路前是不存在的事。

  “以前嘎查里没有路,小汽车过不来。牧民拉草料多用马车,一马车草料只够吃几天。”巴德拉回忆,现在,一辆大车能拉回4、5吨草料,够吃上一个冬天,牧民家家户户也都有了小汽车。

  巴德拉告诉记者,因为习惯了游牧生活,禁牧政策推行之初,不少牧民不理解,甚至有反对,但现在,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牧民收入都得到了很大改善,牧民们看到草场植被恢复也都很高兴。

  布和毕力格告诉记者,自己已经越来越适应这种新生活了。比起以前的生活,巴德拉觉得还是现在好。“我们收入提高、生活改善,这得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巴德拉说。

  • 相关阅读
  • 行业趋冷? 教育机器人亟待创新

      行业趋冷? 教育机器人亟待创新   产业界   “在过去一年中,儿童智能产品经历了从强势崛起到疯狂厮杀的转变,大量低端、同质化产品的涌入让市场的价格及利润体系受到了巨大冲击,市场亟待创新。”云知声副...

    时间:08-05
  • 流动的时光 行进的中国

      流动的时光 行进的中国   2019时光博物馆亮相北京。该馆以“流动的时光,行进的中国”为主题,将民众70年生活记忆“装”进两辆时光大篷车之中,通过奇妙时空屋、记忆供销社、年代照相馆、光阴教室……等主题...

    时间:08-05
  • 人造细胞能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

      人造细胞能模仿天然细胞感知环境  可用于追踪癌细胞、检测有毒物质  科技日报北京8月4日电 (记者张梦然)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官网近日消息,该校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造细胞,能够模仿天然细胞...

    时间:08-05
  •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间有了“通信系统”

      植物与根际微生物间有了“通信系统”  或将减少小麦和玉米等非豆类作物化肥用量  科技日报伦敦8月3日电 (记者田学科)英国牛津大学宣称,该校与剑桥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设计出了植物与...

    时间:08-05
  • 用物联网技术赋能城市智慧管理

      用物联网技术赋能城市智慧管理   天坛医院廊桥,时代凌宇物联网技术使顶光根据天光自动开闭   物联网在科技圈几经沉浮,其“火”也好,“冷”也罢,在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时代凌宇)物...

    时间:08-05
  •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二十载铸大国重器

      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二十载铸大国重器  本报记者 陈 瑜   最美科技工作者   开栏的话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作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我国数千万科技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历史大潮中攻坚...

    时间:08-05
  • 中国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

      我国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  诚信建设万里行  科技日报讯 (记者矫阳)记者从交通运输部获悉,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累计限制购买动车高铁票596万人次,限制购买飞机票2682万人次,累计公布了9批共...

    时间:08-05
  • 世园会:氢能源摆渡车免费乘坐

      世园会:氢能源摆渡车免费乘坐  科技日报讯 (记者华凌)记者8月3日从北京世园局了解到,北京世园局和北京市延庆区推出四大便民参观游览世园会的交通服务措施:氢能源摆渡车免费乘坐;出租车可直达园区门口;...

    时间:08-05
  • 上海:大数据提升科学仪器共享率

      上海:大数据提升科学仪器共享率  如今,工作在上海的科学家如果需要检测远在苏州太湖的水质变化,只要委托相关机构从太湖取样,检测设备与上海实验室及时连接,通过数据传输就可以帮助科学家提高科学研究效...

    时间:08-05
  • 首批企业入驻浙江省农创园 5年内总产值将突破10亿

      首批企业入驻浙江省农创园 5年内总产值将突破10亿  地方动态   “其实我们到这儿来,就是为了‘交朋友’。”日前,在浙江省农业科创园战略合作协议暨首批入园企业签约仪式上,入园企业代表、浙江大央泱牧业...

    时间:08-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