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本轮磋商遭“误读”,相向而行是关键

2019-10-15 11:23:52

来源:澎湃新闻

  有些情况既然有人提到了,那就需要讲讲清,讲讲透。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官方声明和主要官方媒体报道并未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的磋商结果称之为‘协议’。中国商务部只是说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意朝着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在声明中并未提到美方承诺周二不上调关税或者美方声称的中方将在两年内采购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报道称,新华社将最近的一轮磋商称为‘理性和务实’的进展,但并未提到协议或者任何具体步骤。”

  那么,中美之间是否就协议达成一致?澎湃新闻注意到,知名微信公号陶然笔记发文《为什么双方都愿意成交,但有的媒体误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给出判断:双方的表态实际上是一致的。

  特朗普总统是在和刘鹤副总理会晤的正式场合向媒体宣布这件事的。他使用了“协议”这样的措辞,谈到了文本准备,甚至提到了签署时机。

  如果中方对这些内容有异议,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为什么中方的措辞里,没有“协议”这样的字眼?因为双方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不同。

  熟悉中方情况的人会知道,中方向公众传递的官方措辞和文件,往往会经历十分严谨细致的过程之后才会发出。

  这遵循了中国人的习惯和传统——这些措辞和文件发出之后,是能代表官方立场,用作资料援引,甚至形成历史记录的内容。

  还要看到,中美经贸磋商是当前全世界的头等大事,此前也经历过几度波折,协议文本的准备也需要几周时间。

  考虑到这些因素,中方在这个问题的表态上慎而又慎,并不奇怪。

  从美方的关注点来说,引导资本市场预期是其最看重的内容。11日当天资本市场是什么反应,大家也都十分清楚。

  何况美方以“协议”的措辞来形容目前中美的进展状态,也能看出对中方信用程度的认同。

  因此不管外界的猜测如何,我们大致可以确认——一方面双方的对外表态实际上是一致的,正留待最后的文本和签署;另一方面对协议的表述,中美因为文化和表达习惯的原因,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环球时报15日发表社评文章《中美实现突破,应该高兴而非唱衰》。文章指出,一些美国和西方的舆论力量不愿意看到中美经贸磋商取得进展。欧媒中有乐于“坐山观虎斗”的情绪,美媒中则有不少人同当前的执政集团结了梁子。干扰中美缓和关系,让两国达不成经贸协议,成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方向。

  文章对美国和一些西方媒体在寻找中美双方通报的“温度差”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驳。

  文章说,中美对双方经贸磋商结果的通报从来就没有在表述层面高度一致过。每一次都是美方说得多,披露一些很具体的内容。中方则言简意赅,只说很原则的话。比如中美关于双方促进贸易平衡的具体数字信息,中方迄今从未对外通报过。中国对谈判结果的通报程序与美方有很大不同,总的来说双方对此都已经习惯了。

  中美这一次谈判显然实现了突破,双方都对进展感到满意,并且形成了达成最终交易的强烈意愿。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双方的积极态度形成了相向而行的新局面,有了结束贸易战更明显的政治决心。我们希望这一好的形势能够持续下去,顺利达到双方成交的结果。

  西媒有些怀疑中美实现突破的真实性,至少部分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贸易战打得太久了,双方之前在接近达成协议时出现过反复。而且就在上周新的谈判之前,美方刚又宣布制裁28家中国实体,进一步冲击了舆论对双方取得积极成果的预期。上周华盛顿谈判的成果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其中一些人的质疑可以说是情不自禁的,更何况挑刺是很多西媒的条件反射。

  文章最后提醒说,中美若达成最终协议,将对中国、美国以及全世界都有利。美国和西方媒体有必要在这个重要时刻不被自己的小利益绑架,给中美通向达成协议的路上埋地雷,而应为中美结束贸易战做出他们各自的积极贡献。贸易战是双输游戏,谁都不应为了自己的那点利益眷恋这一游戏和与它所相关的各种惯性。

  14日晚的新闻联播播发了当日出版的人民日报钟声文章《推动中美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

  透过10月10日至1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新一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能够感触当前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之脉。积极向好的信息说明,中美双方共识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意愿更突出。

  文章指出,处理好中美经贸关系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繁荣。中方提出“三个有利于”主张,美方欣然赞同。世界在看,中美双方能否为实现“三个有利于”而共同不懈努力。现在,中美双方同意相向而行,一步一步往前走,这是求同存异,以务实理性态度采取建设性行动的体现。

  一诺千金,中美双方理当坚持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解决彼此的关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断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福祉。

  澎湃新闻记者 方晓

  • 相关阅读
  • 语言扶贫论坛举行 提高语言能力助力脱贫攻坚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马海燕)在第27个国际减贫日和第6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中国语言扶贫与人类减贫事业论坛15日在北京举行。如何在推广通用语言的同时发展多样化语言、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助力脱...

    时间:10-15
  • 中国2020年度“国考”开始报名 计划招录2.4万人

      中新社北京10月15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0年度公务员招考报名15日开启。这是中国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实施后第一次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计划招录2.4万人,涉及中央和国家机关86个...

    时间:10-15
  • 航天国乐“探访”嫦娥四号中继星 12首乐曲飘扬在月球深空

      中新网北京10月15日电 (郭超凯)记者15日从中国国防科工局获悉,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航天国乐为“一带一路”倡议起点而创作的《2013阿斯塔纳》等12首乐曲“探访”嫦娥四号“鹊桥”中继星,音乐余韵在40多...

    时间:10-15
  • 农业农村部公布26个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农业农村部网站消息,农业农村部近日公布26个家庭农场典型案例,提供给各有关单位、家庭农场经营者学习借鉴共性经验。 资料图:江西新余一家有机蔬菜种植园。 赵春亮 摄   农业农...

    时间:10-15
  • 教育部:75所直属高校已全部投入扶贫工作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今日发布文件称,目前,75所直属高校尽锐出战,已全部投入扶贫工作。各省属高校也在各省区市党委、政府统筹领导下,积极参与扶贫工作。 教育部。(资料...

    时间:10-15
  • 上海“天网2019”行动追逃对象王文会主动投案

      中新网10月15日电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消息,2019年10月10日,在中央追逃办的有力指导下,经过上海市、浦东新区两级追逃办的不懈努力,在逃17年之久的上海“天网2019”行动追逃对象王文会主动投案,这也是...

    时间:10-15
  • 天文学家算出金牛座“行星胎盘”质量

      天文学家算出金牛座“行星胎盘”质量  新华社南京10月15日电(记者王珏玢)记者从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该台行星科学团队与美国学者合作,基于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天线阵(ALMA)观测数据,精确测...

    时间:10-15
  • 贵州第一大河乌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贵州第一大河乌江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新华社贵阳10月15日电(记者李黔渝、崔晓强)记者从15日贵州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乌江环保巡查活动情况通报会了解到,通过重点推进流域磷污染等突出问题治理工作,乌江...

    时间:10-15
  • 从这里读懂西藏巨变密码——“农奴大学”今昔记

      从这里读懂西藏巨变密码——“农奴大学”今昔记  新华社拉萨10月15日电 题:从这里读懂西藏巨变密码——“农奴大学”今昔记  新华社记者段芝璞、张京品、李键  1300多年前,吐蕃一批贵族子弟千里迢迢来到...

    时间:10-15
  • 最后一次升旗,他们挥泪告别……

      最后一次升旗,他们挥泪告别……  近日  255名参加过国庆70周年阅兵活动的  解放军仪仗大队队员  退伍了他们完成自己最后一次升旗任务后  戴上“光荣退伍”的红花  向熟悉的军营、日夜守护的国旗 ...

    时间:10-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