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工匠馆”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传承

2019-10-15 20:15:35

来源:金羊网

  近日,集中展示上海150余位大国工匠、上海工匠,全国第一个5G信号覆盖的现代展馆——坐落于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一层的“上海工匠馆”正式对外开放。约1750平方米的“上海工匠馆”,讲述了海派工匠的发展历史,展现了百余年来海派工匠的智慧与精湛技艺。馆内开设工匠学堂,邀请了上海工匠走进展馆现场展示技艺、传授技能、弘扬精神,让观展者在兼具可看性、实操性和仪式感的临展区中,亲身体验到“明日工匠”的快乐和自豪,让更多青年职工在这里接受匠心传承的“第一课”。

  厚植工匠精神,才能创造美好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在无数技能工人的努力下,产品品质得到了很大提升,也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而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核电等,成为一张张让国人引以为傲的“中国名片”,毫无疑问,在这个栉风沐雨的过程中,一大批大国工匠、劳动模范以及他们身上的工匠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匠精神是制造业的灵魂,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更是新时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必由途径。正式开放的“上海工匠馆”,集中展示上海150余位大国工匠、上海工匠,讲述了海派工匠的发展历史,让观展者亲身体验到“明日工匠”的快乐和自豪,让更多青年职工在这里接受匠心传承的“第一课”等,这对于将工匠精神植根于更多的青年职工心中,让他们对工匠精神产生深度的认同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

  制造业的竞争就是技能工人的竞争,而工匠精神需要更充足、优质的从业者。此前很长时间,由于受到传统的价值观所左右,职业教育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的尴尬成了不争的事实。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和国家对产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的健全,这几年一大批的“能工巧匠”脱颖而出,他们非凡的劳动成果得到了全社会广泛的赞誉和高度的认可,吸引了许多高素质人才加盟到产业技能人才大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制造业提升发展、产业升级和经济跨越发展。

  目前,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生活品质,因此提供更加丰富更能满足群众期待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也成为时代的需要,让更多的高素质的青年主动承担起时代的重任,主动从老一辈中接过“大国工匠”的接力棒。

  我国正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需要大批高技能人才,这要求各地政府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深化职业教育改革,通过政策杠杆提高广大产业工人的待遇,给他们一个看得到的未来,为技能人才、产业工人打通社会上升通道,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提升自己的技艺水平,用执着专注追求完美和极致,催生出更多的“大国工匠”“世界工匠”。在一个公正有序的社会,永远需要不同的社会分工,但不同职业都是平等的,只要适合人才的培养成长和技能才干的发挥,就是最好的选择。我们要摒弃以往的传统的观念,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消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主动融入制造业大军中来。

  “工匠馆”是对工匠精神的弘扬和传承。用匠心丈量世界,用勤劳的双手和精益求精的追求为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提供自己的力量,这也许是我们这个火热的时代最需要的品质。(金羊网文/樊树林)

  • 相关阅读
  • 辛识平: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感悟70年,追梦新时代”之六  辛识平  世界粮食日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翻阅白皮书,一系列数据传递着一个鲜明信...

    时间:10-16
  • 东北三省一区共建统一信用体系优化营商环境

      新华社沈阳10月16日电(记者王炳坤、李宇佳)共建信用机制、共享信用信息、共创信用品牌、共育信用人才……15日在沈阳市举行的“金融助振兴——辽宁行动”主旨会议上,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

    时间:10-16
  • 外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准入门槛及业务限制进一步放宽

      央视网消息:《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的决定》昨天(15日)发布。国新办昨天就这两部条例的修改举行政策吹风会。   司法部、中国银...

    时间:10-16
  • 辛识平: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感悟70年,追梦新时代”之六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题: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感悟70年,追梦新时代”之六   辛识平   世界粮食日前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翻阅白皮书,一系列数据传递着一个鲜...

    时间:10-16
  • 习近平的2019·九月:忆往昔、看今朝、望未来

      新华网记者 张敏彦   【学习进行时】在河南考察调研、视察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主持中央政治局会议、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主持召开中央深改委会议、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招待会上发表重要讲...

    时间:10-16
  • “中国发展是世界的重要机遇”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持续引发国际社会热烈反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纷纷表示,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发展历程,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时间:10-16
  • 习近平向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致贺信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16日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   习近平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进,科技同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深入协同发展,对人类...

    时间:10-16
  • 习近平:共同书写中尼关系新的未来

      声漫|习近平:共同书写中尼关系新的未来   应尼泊尔总统比迪亚·德维·班达里邀请,10月12日至13日,习近平主席对尼泊尔进行国事访问。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建立中尼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

    时间:10-16
  • 中方回应美通过所谓涉港法案: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中新网10月16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就美国国会众议院全会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答记者问时表示,中方对美国国会众议院执意通过所谓“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表示强烈愤慨和坚决反对。...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