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学习故事丨胡绳:打开烟幕,一头撞进哲学神殿里去

2019-10-18 10:48:18

来源:红网

  【编者按】

  希腊神话说,普罗米修斯盗天火照亮尘世。

  马克思说,我就是普罗米修斯!

  在20世纪上叶的中国,也有这样一群普罗米修斯: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光亮带到黑暗不知方向的东方古国,用理论照亮新中国的前路;

  他们将信仰的星星之火,燃成锐利的理论武器,燎原旧世界,催生新中国。

  我们称呼他们为:追光者。

  他们追逐的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穿过了旧中国的阴霾,正在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呵护下,飞向时代前沿,点亮新时代的光荣梦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的,“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回望来路,我们同样不能忘记一路用理论守护中国稳健生长的他们。

????.jpg

  今天介绍的追光者,是“撞进了古怪奥妙的哲学神殿里”的胡绳。

  一、敢想敢做,抛弃学校的刻板说教

  还记得语文课本里的《想和做》吗?

  “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有认真做过一件事。”

  “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

  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胡绳。

  正如他笔下所写,没有空想,没有死做,这个叛逆的青年甫一接触社会,就把敢想敢做的闯劲发挥到了极致。

  那是1932年的1月28日,上海正下着大雪,四处冰冻。

  跪在雪地里坚决抗敌的上海十九路军,没有等来他们的后援。即便他们缺少物资,穿着单衣短裤,可相比于天气,更冷的是人心。

QQ??20191016093951.jpg

  他们阻止了日军海军陆战队占领淞沪铁路防线,却没能阻止后方“停止进攻”的命令。

  将士们懊恼地放下了手中的步枪,热血的百姓们放下了赶着做出来的土制手榴弹。国民党政府这道“忍辱求全”的急电,远胜日军的枪炮,终于击溃了中国人自己的防线。

  一位将士忍受不了这样的屈辱,抱着步枪冲向日军阵地,随着对面的几声枪响,倒地不起。他的血染在皑皑的雪地上。

  听闻这一切的胡绳,感觉自己的心被刺痛了。

  那一年,他14岁。

  可早慧的他早已看穿社会大势——这一切的原因,仅仅在于国民党政府正集中兵力在江西“剿共”,所以对日继续执行不抵抗政策。

  比战败更让人无力与愤怒的,是本有机会,却不战而败。更何况,这一场战争本就是日方挑衅,杀害中国警员,还提出“道歉、惩凶、赔偿”等无理要求。

  屈辱与愤怒在胡绳的心中留下印记,他开始思考中国的前途与命运。

QQ??20191016094639.jpg

  “三民主义”救不了中国,散布谣言污蔑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的国民党,更赶不走侵华日军。

  抱着这样“叛逆”的思想,胡绳开始接触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共产主义ABC》等“禁书”吸引了他的目光。他从瞿秋白的书中了解到共产党正经历的斗争与创造的理论,也知道了苏联在世界被压迫人民斗争中的地位。

  一颗真切的向往之心被点燃了。

  想了就要去做,“北漂”青年的“叛逆”之旅,开始了。

  二、“北漂”“上漂”,撞进古怪奥妙的哲学神殿

  16岁,他来到北京,进入北大哲学系,成了“少年大学生”。

  他渴望在这里找到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找到救国救民的途径。

  然而大学里的哲学课堂,“教授夹着大皮包上来了,讲的呢,不外是什么最高的绝对的‘善’”,是一大串亚里士多德、休谟、康德、黑格尔的人名。

  “讲到玄妙得连教授自己也未必相信的时候,讲坛下十几只耳朵都张大了。”

  但张大的耳朵里,不包括胡绳。

  他可不是个死读书的学生。正如后来他在自己的著作《哲学漫谈》中所写,“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的历史把哲学这个东西遮上了一重重的烟幕,弄得它变成了一个古怪奥妙的神殿,我们要讨论哲学,就不得不打开这些烟幕,一直撞进这神殿里去。”

  要撞进哲学神殿,就不能跟着老教授慢吞吞的步伐,胡绳开始“拣可听的课听之,不爱听的,就跑到北海旁的图书馆找点书看看”。

  这段时期刻苦的读书自修,为他后来的哲学之旅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一年后,胡绳又来到风云际会、各色思想潮涌的上海,他想在“神殿”里探寻更多的宝藏,也想把“神殿”里的烟幕打开,让更多的人看看里面的奥妙。

QQ??20191016093918.jpg

  历史很快给了他机会。

  以写作为生的他,无意间偶遇著名的马列著作翻译家张仲实先生。先生邀他给“青年自学丛书”写一本书,并出了“新哲学的人生观”这个题目。

  这正是他想说的!

  很快,《新哲学的人生观》出炉。在书中,他打破了常规哲学教材的叙述脉络,从哲学角度的“人是什么”谈起,继而讲到哲学怎样处理人生观的问题。

  然而,只是鼓励青年们树立积极的人生观还不够,胡绳渴望将自己在神殿中找到的宝藏倾馕而出。

  于是,《哲学漫谈》问世了。他以通信的方式,把哲学从教授的讲坛中解放了出来,到达了社会大众,并深刻改变着他们的认识。

  例如,书中提到“哲学尽管讨论的是最高的概念和一般的法则,却并不能因此就证明哲学是空洞玄妙的。”

  为了讲解这个“最高的概念”,胡绳化抽象为具体,“这是张三、那是李四,这是赵德胜、那是黄阿虎,每个人都有他的特殊的形状神气,……但是一说到‘人’,我们就把他们各自的特点除外了,构成了一个‘人’的概念。”

  许多哲学家认为,哲学上的概念和法则,因为是最高的、最一般的,所以是用“肉眼”观察不到的,我们只有靠“纯理性”才能把握到它们。

  对于这样把哲学复杂化、神秘化的观念,胡绳也在书中用通俗的语言给予了批判,“倘然这样说是对的,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并不是因为先有了张三、李四、赵德胜、黄阿虎才产生‘人’的概念,‘人’的概念是在哲学家的头脑里空洞地构成的。——这真是什么话啊!基督教的圣经说上帝创造了人,难道这些哲学家是‘上帝’吗?”

  寥寥数语,便解释清楚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这样大众化的语言,让更多的普通人得以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哲学,继而运用哲学。

QQ??20191016093833.jpg

  过去,太多的人把哲学讲成了深奥不可捉摸的东西,他渴望打开这些笼罩在哲学之上的烟幕,让人们看看它的真容,让进步青年们借助这实用的理论,看清而今的形势,找到人生的方向。

  从想到做,这个“叛逆”青年把神殿里的烟幕打开,循循善诱地抱出了马克思主义,也为今后的青年们,抱出了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

  (文/雁丘 朗读:田萌 音频制作:曾慧 视频制作:张瑜)

  • 相关阅读
  • 中老昆万铁路橄榄坝澜沧江大桥合龙

      中新社西双版纳10月18日电 (张伟明 黄再云)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的中老昆(明)万(象)铁路橄榄坝澜沧江大桥18日顺利合龙,为铁路按期建成开通奠定基础。   中老昆万铁路北起中国昆明,南抵老挝首都万象...

    时间:10-18
  •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中国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功

      央视网消息: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马文森近日在接受央视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减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功,为世界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马文森表示,作为目前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消除贫困也是联...

    时间:10-18
  • 喜报!中国成功发射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

      央视网消息:10月17日23时2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四号主要用于开展多频...

    时间:10-18
  • “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中国的航向在群星璀璨处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题:“人民科学家”叶培建:中国的航向在群星璀璨处   作者 郭超凯   由于此前眼睛曾做过手术,为了保护视力,叶培建养成了“听电视”的习惯。9月17日,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

    时间:10-18
  • 中国首艘自主建造大型邮轮开工建造

      央视网消息:今天(18日)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大型邮轮,在上海开工建造。这艘大型邮轮由中船集团负责设计和建造,它的开工标志着我国大型邮轮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   此次开工建造的大型邮轮,总吨位约13....

    时间:10-18
  • 中国立密码法会否限制外资服务?官方:内外一视同仁

      中国立密码法会否限制外资服务?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内外一视同仁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 (记者 梁晓辉)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发言人臧铁伟18日在北京说,密码法草案不会歧视外资企业以及外资企...

    时间:10-18
  • “新时代中国研究”丛书:立体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图景

      “新时代中国研究”丛书:立体全面展现新时代中国图景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张漫子)“新时代中国研究”丛书研讨会18日在京召开。与会专家认为,这套丛书为广大读者阐释了读得懂、用得上的新时代理论...

    时间:10-18
  • 教育部: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新局面

      努力开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新局面   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五周年座谈会举行   10月17日,教育部在延安举行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五周年座谈会。会...

    时间:10-18
  • 民政部:中国粮食行业助力脱贫成果丰硕

      民政部:我国粮食行业助力脱贫成果丰硕  新华社合肥10月18日电(记者鲍晓菁、吴慧珺)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18日在首届全国性粮农类社会组织产业扶贫对接活动上指出,全国各级粮农类社会组织及会员企业在脱贫攻...

    时间:10-18
  • 中国代表:呼吁也门各方加强对话为解决分歧创造条件

      中国代表:呼吁也门各方加强对话为解决分歧创造条件  新华社联合国10月17日电(记者王建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张军17日呼吁也门各方加强对话,增进互信,为解决分歧创造条件,强调应继续推进也门问题全面政...

    时间:10-1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