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

2019-10-18 16:48:0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 应妮)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18日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参会嘉宾合影。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参会嘉宾合影。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调查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内政外交受好评。2018年,海外受访者对中国的整体印象为6.2分(10分制),延续了近年来小幅稳定上升的趋势。海外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印象仍然好于发达国家,且今年提升0.2分,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中国对全球治理的贡献和国内治理的表现得分分别为6.4分和6.3分,其中国内治理表现得分相比去年提升0.1分,认可度略有上升。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的全球治理贡献度、国内治理表现的评价高于总体水平。海外受访者年龄越小,对中国全球治理和国内治理表现的评价越高。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报告中文版(右)及英文版。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报告中文版(右)及英文版。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在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领域中,科技(63%)、经济(60%)、文化(53%)是海外受访者最为认可的三个领域,认可度均超过五成。与2017年调查相比,海外受访者对中国未来参与全球治理各领域的期待均有所提升,约五成海外受访者希望未来中国在全球治理的科技、经济领域发挥更大作用。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最期待中国在全球治理发挥更大作用的领域是经济(61%)和科技(59%),发达国家受访者最为期待的领域是科技(42%)和文化(39%)。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同时,海外受访者普遍看好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接近半数的受访民众认为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引领新一轮全球化,为全球治理作出更多贡献。65%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全球影响力将会持续增强。但海外受访者也关注中国面临的贫富分化、环境污染等问题与挑战。

  历史悠久、充满魅力的东方大国和全球发展的贡献者仍是中国最突出的国家形象,中餐、中医药、武术仍是海外受访者认为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元素。此外,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中国形象的评价更为正面,特别是选择中国是全球发展贡献者的比例达60%,比上次数据上升了12%。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10月18日,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在北京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中英文版)显示,中国整体形象保持稳定,在科技、经济和文化领域的全球治理表现认可度高。图为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的积极意义获关注,总体来看,六成左右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个人、国家、全球治理具有积极意义;“一带一路”的海外认知度不断提升,排名前五的国家分别为印度(50%)、日本(43%)、意大利(40%)、俄罗斯(30%)和韩国(30%),海外发展中国家受访者对于“一带一路”倡议对个人、国家、地区和全球经济的积极意义更认可。

  由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等机构共同打造的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平台,自2012年起连续开展了中国国家形象调查工作,是中国国内首个定期、持续发布大型中国国家形象调研报告的自主调研平台,受到政府部门和海内外业界、学界、媒体界的广泛关注。(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中亚妇女论坛在广西南宁举行

      中新网南宁10月18日电 (陈冠言)10月18日,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女联合会承办的“凝聚女性力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亚...

    时间:10-19
  • 准确的历史定位

      新华社北京10月19日电 题:准确的历史定位   1987年召开的中共十三大,准确定位了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有力地推动了党的...

    时间:10-19
  • 青海龙羊峡小镇迎“新生”

      中新网西宁10月19日电 题:青海龙羊峡小镇迎“新生”   作者鲁丹阳肖玉珍   龙羊峡的出生历经了30余年,其中包括上世纪50年代的地质勘探、枢纽设计;70年代开始的电站主体工程建设和机电安装;80年代第...

    时间:10-19
  • 中国第19批援乌干达医疗队圆满完成任务回国

      中新网昆明10月19日电 (叶利民 李歆垚)中国第19批援乌干达医疗队圆满完成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于10月18日晚回国。   据悉,此次援乌干达医疗队是云南省首次以州(市)为基础,整建制组建的援外医疗队。医...

    时间:10-19
  • 华北黄淮等地有雾霾天气 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

    10月15日,山西太原民众穿厚衣出行。中新社记者 武俊杰 摄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19日,华北中南部、黄淮北部等地有轻至中度霾,京津冀沿山一带局地有重度霾;19日至20日,受冷空气影响...

    时间:10-19
  • 周末华北等地能见度将逐渐转好 气温偏高宜出行

      中国天气网讯 今天(19日),全国降水范围进一步减小,天气趋于静稳,华北中南部地区还将出现大雾天气,能见度较差,出行注意安全。预计明天开始,冷空气“抵达”中东部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华北以及东北等地出...

    时间:10-19
  • 到2020年 中国全面实现贫困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

      健康扶贫论坛举办   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医疗能力   本报记者 吴佳佳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瞿宏伦 摄   近日,以“聚焦打赢健康扶贫攻坚战”为主题的健康扶贫论坛在北京举办。记者从论坛上了解到,到...

    时间:10-19
  • 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侧记

      “让我们国家繁荣的梦想得以延续”   ——肯尼亚内马铁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侧记 在内马铁路麦马修站站台,列车乘务员正在等待乘客上车。   本报记者 吕 强摄 正在驶入内马铁路苏苏瓦站的火车头。...

    时间:10-19
  • 目前中国现行有效法律274件 制定行政法规600多件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第二次记者会透露   目前我国现行有效法律二百七十四件   ( 2019-10-19 ) 稿件来源: 法制日报综合   本报北京10月18日讯 记者朱宁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今天...

    时间:10-19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在武汉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新华社武汉10月18日电(记者李学勇、李宣良、李劲峰)创军人荣耀,筑世界和平。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18日晚在湖北省武汉市隆重开幕...

    时间:10-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