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更多改革 、更大赋权、更严监管——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读用地审批“放权”

2020-03-21 00:03:38

来源:新华网

  更多改革 、更大赋权、更严监管——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读用地审批“放权”

  新华社北京3月20日电 题:更多改革 、更大赋权、更严监管——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解读用地审批“放权”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用地审批权下放基于什么考量,将带来怎样的影响,对监管提出了哪些要求?就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授权和委托用地审批权的决定》,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司负责人20日接受了新华社记者专访。

  推进放管服 优化营商环境

  用地审批是我国土地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原土地管理法严格规定用地审批权限和程序,在新增建设用地从严从紧、严格保护耕地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客观上用地审批周期较长,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较大冲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革的动因。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积极推动用地审批制度改革,如根据行权能力更加科学地划分不同层级政府事权,合理设定审批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形式审查”、重复审查,提高用地审批水平和效率,并强化权责对等,取得一定效果。但因有关法律法规限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用地审批周期长等问题。

  “主要是审批层级高、环节多、事权错位,中央一级审批范围较大,也承担了部分应由地方人民政府承担的事权。例如征收土地补偿安置方案由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具体制定和实施,事权本应属于市、县级人民政府,但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时,方案却要经过层层形式上的审查后上报国务院。”该负责人说。

  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土地管理法,在解决“三块地”改革的法律依据问题时,一并推进用地审批制度“放管服”改革,核心是增加国务院“授权”或“委托”省级人民政府行使审批权。

  新土地管理法实施后,国务院依然保留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审批权,以及征收永久基本农田、三十五公顷以上耕地、七十公顷以上其他土地的审批权。

  考虑到全国80%以上耕地为永久基本农田,且重大项目多数需要占用耕地三十五公顷或总用地七十公顷以上,因此很多项目用地实质上仍需由国务院审批。国务院依照新土地管理法,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用地审批权授权各省级人民政府行使,同时经审慎研究,将国务院保留的用地审批权通过委托方式在全国部分省份开展试点,最终形成这一决定。

  赋地方更大自主权 提高要素保障效率

  此次下放的用地审批权主要有哪些呢?

  该负责人表示,首先,依照新土地管理法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授权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时,试点将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和国务院批准土地征收审批事项委托部分省区市人民政府批准。首批试点8个省份,试点期限1年。国务院将建立健全省级人民政府用地审批工作评价机制,根据各省区市的土地管理水平综合评估结果,对试点省份进行动态调整,对连续排名靠后或考核不合格的试点省份,国务院将收回委托。

  对应国务院授权和委托的用地审批权,自然资源部的用地预审事项同步下放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先行用地批准事项同时委托给试点省份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期限与国务院用地审批权委托试点时间相同。

  “依照法律规定将用地审批权授权和委托省级人民政府,更好地体现了权责对等、依法行政、规范管理的基本要求。实施上述改革,一方面赋予省级人民政府更大自主权,大幅提高用地审批效率,另一方面,中央部委在完成对非试点省份用地审批任务的同时,可以拿出更多精力对承接授权和委托的省级人民政府进行有效监管。”该负责人说。

  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改革效果令人期待,但对于放下去的用地审批权,如何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下放用地审批权绝不意味着放松用地审查和监管要求。耕地保护的核心手段是规划的管控和占补平衡制度的落实,部分用地审批权限下放后,通过实施严格的监管,不会对耕地保护的责任目标产生影响。”该负责人强调,不论是授权还是委托,主要是适应当前经济快速发展对用地效率的要求,只是审批事权的重新划分,审查遵循的规则、标准没有变。“下放用地审批权后,绝不意味着城市可以‘摊大饼’扩张了,城镇的开发建设,依然必须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规模、布局以及城镇开发边界的管控要求、符合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要求。”

  该负责人说,审批权限下放后,实际上压实了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的责任。过去由国务院审批的项目,一定程度存在着地方组件不认真、把关不严格的情况。现在权力给了地方,责任也给了地方,不按规则审查,将承担责任和后果。

  为确保“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自然资源部将在监管上下功夫,全面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一是进一步明确用地审批政策、规则、标准、要求,规范审批行为,切实提高审批质量和效率。

  二是运用航空航天遥感监测、三维地形展示、互联互通的审批监管平台等自然资源技术集成手段,采取“双随机、一公开”等方式,加大对用地审批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强对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监管。

  三是从用地审批、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秩序等方面综合评估各地土地管理水平,根据综合评估结果,及时提请国务院动态调整委托试点省份。

  • 相关阅读
  • 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复工率已达89.1%

      (抗击新冠肺炎)国家发改委:重点项目复工率已达89.1%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记者 李亚南)中国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21日在北京表示,截至3月20日,全国重点项目复工率已经达到89.1%。   中国...

    时间:03-21
  • 三峡集团武汉区域首批项目集中开工

      (抗击新冠肺炎)三峡集团武汉区域首批项目集中开工   中新网武汉3月21日电 (陈磊)三峡集团位于武汉市的3个长江大保护项目21日开工建设,总投资达到75.9亿元。项目建成后将实现辖区内的生活污水全收集...

    时间:03-21
  • 【地评线】金羊网评:战“疫”最后关头要念好“三字经”

      目前,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发生积极向好变化,取得阶段性成果。疫情防控工作脱离了“危险期”、战胜了“关键期”,进入到决战决胜的“冲刺期”。在战“疫”的最后关头,我们要下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民生...

    时间:03-21
  • 【地评线】秦平:复工复产要做好“三结合”

      疫情防控不能松懈,复工复产也不能迟缓。在全国上下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努力下,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时间:03-21
  • 退役军人付明贵:战斗有我,为英雄的城市打造“生命方舟”

    付明贵(右一)在雷神山医院建设现场指挥调度。 作者供图  归零!  3月10日15时30分,最后一批患者走出武汉市武昌方舱医院。至此,运行30余天、累计收治1.2万余人的武汉16家方舱医院全部休舱。  看到自己...

    时间:03-21
  • 国家发改委:农民工返岗专列已达300多列次

      中新网客户端3月21日电(袁秀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介绍,国家发改委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供需衔接、健康互认和运输组织,指导防护监控,以包车、专列...

    时间:03-21
  • 54天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读懂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

      时政特稿丨54天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读懂中国疫情防控阻击战   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大年初一以来他主持召开的第7次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54天...

    时间:03-21
  • 全国重大铁路项目都已复工:累计参建人员达50万人

      中新网客户端3月21日电(宋宇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副司长郑剑表示,截至目前,由国家发改委调度的533个重大交通项目开复工率已经达到97.8%,以铁路为例,全国重...

    时间:03-21
  • 浙大团队研制出“通用熊猫血”

      新华社杭州3月21日电(记者朱涵)浙江大学团队通过细胞膜锚定分子在红细胞表面构建三维凝胶网络,实现了“通用熊猫血”的人工构建和安全输血。这项研究21日发表在《科学进展》杂志上。   据介绍,人的...

    时间:03-21
  • 国家发改委:湖北外重点项目复工率达89.1%

      中新网客户端3月21日电(袁秀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2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欧鸿介绍,目前重大项目复工率已逐步回升。除湖北外,据对各省约1.1万个重点项目统计,截至3月20日,重点...

    时间:03-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