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这是一条物联网新闻 | 长江“水”暖船先知!

2020-04-19 17:16:46

来源:新华社

  16日,吴淞口货船流量1533艘,超过去年同日的1379艘。三峡大坝船闸货船流量157艘,超过去年同日的104艘。

  物联网货运船舶定位数据监测发现,全国主要航道船舶流通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船运日渐呈现繁忙景象。

  这是水运逐步回暖的一个信号。来自12万多艘货运船舶的航行、载货大数据显示,至一季度末,水路货运已超去年同期的八成。

  货船“驶入”互联网

  “货船当前在什么位置、航速多少、目的地在哪里、载重情况和历史航行数据,我们都精准掌握。”江苏物润船联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光辉介绍,在全国沿海、长江、大运河等航线,每隔20至30公里,岸边都安装有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基站,实时接收货船发出的各类数据。

  “通过网络把船舶串联起来”,船上的各类数据通过传感器实时动态采集,汇聚到云端的大数据中心,形成了“船联网”。

  “8年前我们开始启动这项工作,目前已经链接了全国12万多艘货船,也存储了8年来的航行数据。”朱光辉说。

  在物润船联总部大楼的控制室,船联网大数据平台“船来了”正通过一块巨大的电子地图,实时跟踪显示各类货运船舶的船期、货盘、船东等关键信息。卫星地图和实时数据相结合,航道、船闸、锚地等水域的船舶通航、拥堵情况一目了然。

  通过将船舶运行数据与三峡调度、码头进出港等多维度数据相结合,进而实现对全国物流水运的大数据分析研判。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就是通过船联网来了解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情况,动态分析经济活跃度的变化。

  航运大数据解读“经济晴雨表”

  船舶开航率是经济活跃度的重要参考,航运业被称为“经济晴雨表”。疫情对经济影响多大,复工复产进度如何?船联网从物流水运角度给出了参考意见。

  船联网大数据显示,疫情期间,全国物流水运开航率、货运量、断面流量均较去年同期下降。至一季度末,恢复情况较好,各省市经济活跃度逐步回升。

  至3月31日,全国水运船舶开航率已实现大幅度恢复,但较去年同期水平仍下降约13%。其中,海南、山东、广东三省高于去年同期,恢复最快。湖北受疫情影响,仅恢复至去年同期的42%。

  交通运输部最新数据显示,2月的水路货运量较去年同期下降15%。3月稳步增长,同比降幅缩小到6.5%。

  从断面船舶日均流量看,船舶流量逐渐恢复正常。至3月31日,重庆、南京和上海三地的断面船舶日均流量平均水平已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表明长江流域经济活动恢复较快,但综合开航率和货运量显示,水运订单有所减少。

  大数据分析表明,随着疫情好转,码头陆续恢复作业。沿海(2万吨以上)、长江(重庆至长三角)、内河港口装卸周期等已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水路运费3月中下旬逐渐回落到去年同期水平,3月底,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国际贸易订单下滑,国内航运市场出现货少船多现象,运费再次下滑。

  科技赋能孕育产业希望

  水运虽然短期受疫情影响较大,但在科技赋能的支撑下,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呈现长期向好态势。

  3月28日,长沙源进水上运输有限公司约2000吨钢板需紧急从湖南湘潭发往江苏扬中。时间紧张,为尽快调到合适货船,源进公司找到了船联网。通过大数据进行船货匹配,第一时间从平台调运货船,及时完成了任务。

  信息不对称、空载率高、运载效率低等问题困扰物流行业多年,船联网的“智能找船”有效提升了物流效率,依托实时数据,船舶上一航次完成前,即可对船舶空船港、空船时间及下一航次目的港进行预测,帮助用户提前找到所需船舶,告别传统“漫天撒网”式找船。

  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的难题。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降成本成为交通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针对物流行业供需对接难、交易效率低下、成本过高等痛点,船联网通过对运输时间和空间进行分析计算,让运力供需对接更加精准、高效。

  依托船联网平台,不仅可让货主与船主直接议价,去除中间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还实现了货物运输轨迹全程可追溯和承运船舶运输场景可视化,更好保障交易真实性,还原真实的供应链图谱。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流通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周旭说,船联网的广泛应用是数字经济孕育出的新业态,不仅能创造新模式和新价值,还提供了高端就业,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方向。

  通过“互联网+”,物流水运正在逐步告别沿用千年的传统模式,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坚信,更多科技应用和模式创新,将推进水运物流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这将为中国经济输入更多活力,为治理创新提供新的工具,为全球供应链的优化作出贡献。”周旭说。(记者:陈刚 秦华江 )

  • 相关阅读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陈慧敏:精细排查 外防输入守国门

      目前,陆路口岸境外疫情防控压力很大,海关检疫人员正彻夜值守。今天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一位深圳海关的检疫人员——陈慧敏。   深圳湾口岸进出境旅客数量长期位居全国口岸前列,也是当前深圳...

    时间:04-20
  • 芦山地震为我们带来哪些经验与启示

      今年的4月20日是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七周年。2013年这一天的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受灾人口218.4万,受灾面积18682平方千米。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发生在四川的又一次严...

    时间:04-20
  • 让富裕走近群众——新疆克州、和田确保脱贫攻坚成效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阿克陶县巴仁乡库尔干村新鑫荣农牧专业合作社香菇大棚里,亚森·伊斯拉木正管理香菇。今年年初,他拿到了800元的分红。“有技术人员的指导,香菇长得非常...

    时间:04-20
  • 真相放大镜:中国到底有没有就新冠肺炎疫情预警世界?

      人们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有人却指责中国没有说实话。4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播出的《真相放大镜》节目中,主持人乔博士回顾了三个月以来的事实真相,戳穿了某些西方媒体...

    时间:04-20
  • 越来越多“黑科技”被用于生产 智慧农业显身手

      4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醪桥镇井冈柚稻产业综合体全自动智能工厂化育秧中心内,农技人员周晓毛正在纹络式育秧苗床查看井冈软粘秧苗生长情况。罗建荣(人民图片)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

    时间:04-20
  • 不见面审批、线上开庭 电子政务让中国且宅且复产

      不见面审批、线上开庭、指尖办理,电子政务让中国——  且宅且复产   疫情防控不松劲,复工复产不能停,既点刹车又踩油门,如何把握好二者的精微平衡,成为现如今摆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最大考题。而...

    时间:04-20
  • 纪录片《见证》上线一天热播破千万 !网友热评看哭了!

    纪录片《见证》 这是抗击疫情中国力量的见证 这是载入史册的国家影像档案 42000多名 驰援湖北的白衣天使 都将个人逆行与中国战“役” 定格为永恒的瞬间 42000多张照片 彰显了人间大爱 民族精神和中...

    时间:04-20
  • “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推动各国开展有效合作,才是抗击疫情的良方。”近日,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法赫米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当前...

    时间:04-20
  • 新飞船+新火箭 中国航天迈向“四月突破”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光不负赶路人。在充满无限希望的明媚春天里,一路风雨兼程的中国航天人正奋力实现新的突破。根据计划,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4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发射升空,而执行...

    时间:04-20
  • 31省份新增确诊病例12例 其中4例为本土病例

      中新网4月20日电 据国家卫健委网站消息,4月19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例,其中8例为境外输入病例,4例为本土病例(黑龙江3例,内蒙古1例);无新增死亡病...

    时间:04-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