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常态化”防控局面下 民众如何参与抗疫“持久战”?

2020-04-19 19:08: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抗击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局面下  民众如何参与抗疫“持久战”?

  中新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常态化”防控局面下 民众如何参与抗疫“持久战”?

  中新社记者 王祖敏

  “常态化防控”成为中国官方近期对疫情防控要求和部署的关键词。这也意味着中国疫情防控的阻击战正在转为“持久战”。

  在本土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中国何以要求防控“常态化”?作为普通民众,如何参与这场抗疫“持久战”?

  疫情现状如何?

  湖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18日发布更新市县疫情风险等级评估,武汉市城区整体降为低风险,湖北全省无中、高风险市县。作为中国的重点疫区,包括武汉市在内的湖北全省整体降为低风险,意味着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的重大胜利。

  国家卫健委19日通报,18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6例,截至18日24时,现有确诊病例1041例,其中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200例以下(194例),本土重症病例降至38例。这些数据也进一步诠释着中国本土疫情稳定向好的局面。

  但另几个值得关注的数据是,境外输入成为中国内地近期疫情增长的主体。截至18日24时,31个省份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575例,其中现有确诊病例847例,占所有现有确诊病例的81%以上;无症状感染者持续增长,截至4月14日,累计报告无症状感染者6764例,累计转归为确诊病例1297例。

  更让人担忧的是,聚集性病例呈“抬头”之势。近期各地报告的本土确诊病例,绝大多数与聚集性疫情关联,其中黑龙江省的1个确诊病例导致数十人感染。

  因此,中国目前虽然本土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仍然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双重压力。

  为何要防控常态化?

  “外因”“内因”以及对新冠病毒认知的加深,决定了“常态化防控”成为中国战疫的必要之举。

  ——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中国难以独善其身。

  世卫组织通报,截至欧洲中部时间18日10时(北京时间18日16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85678例,达到2160207例;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19日6时40分,全球确诊病例超过232万例。疫情已经波及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控制的情况下,境外输入的风险就将始终处于高压态势。而各国采取的疫情防疫措施力度不一,也给此次疫情何时能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控制带来不确定性。

  ——新冠病毒难以在短期内消失。

  国内外多位专家表示,新冠病毒毒性大、传染性强。虽然气温升高可能对病毒有抑制作用,但在北半球温度升高时,南半球温度降低,新冠病毒有可能如流感一样与人类共存。且目前尚未发现特效药,真正能应对疫情的只有疫苗,但疫苗从研发到投入使用需要相当长的一个过程。

  ——中国“国情”使得疫情存在反弹隐患。

  目前,中国各地逐步复工复产复学,湖北其它地市和武汉市相继“解封”,人口流动性增大,加上随着本土疫情形势持续向好,公众在几个月的封闭状态后外出的欲望更加强烈,这些因素都为聚集性病例复苏和疫情反弹埋下隐患。

  “持久战”如何打?

  根据中国官方和多位专家的说法,公众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局面下,当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是心态放松,行动不松。虽然中国目前面临“外防”“内控”的双重压力,但多位专家表示,在全方位、立体化的联防联控机制下,疫情不会在中国形成二次暴发。因此,公众不必过于恐慌和焦虑,在防控行动不松懈的前提下,以积极、平和的心态应对疫情。

  其次是保持警惕,注重预防。归国人员、有旅行史或“四类人员”的接触者,要及时申报,配合当地的防控措施进行医学观察或居家隔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掐断病毒的传染链。

  第三是减少聚集,做好防护。暂停或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活动,外出保持与人群的距离,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

  第四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常通风,个人常处的场所和常用的物品坚持消毒等防疫卫生常识依然要保持。

  目前,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但在举国一盘棋的防疫措施下,中国已成为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是14亿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如今,疫情警报尚未解除,公众还需保持耐心和信心,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逐步回归正常生活。(完)

  • 相关阅读
  • 一线抗疫群英谱丨陈慧敏:精细排查 外防输入守国门

      目前,陆路口岸境外疫情防控压力很大,海关检疫人员正彻夜值守。今天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我们来认识一位深圳海关的检疫人员——陈慧敏。   深圳湾口岸进出境旅客数量长期位居全国口岸前列,也是当前深圳...

    时间:04-20
  • 芦山地震为我们带来哪些经验与启示

      今年的4月20日是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七周年。2013年这一天的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受灾人口218.4万,受灾面积18682平方千米。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发生在四川的又一次严...

    时间:04-20
  • 让富裕走近群众——新疆克州、和田确保脱贫攻坚成效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春天来得格外早。阿克陶县巴仁乡库尔干村新鑫荣农牧专业合作社香菇大棚里,亚森·伊斯拉木正管理香菇。今年年初,他拿到了800元的分红。“有技术人员的指导,香菇长得非常...

    时间:04-20
  • 真相放大镜:中国到底有没有就新冠肺炎疫情预警世界?

      人们正在与新冠肺炎疫情作斗争,有人却指责中国没有说实话。4月1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播出的《真相放大镜》节目中,主持人乔博士回顾了三个月以来的事实真相,戳穿了某些西方媒体...

    时间:04-20
  • 越来越多“黑科技”被用于生产 智慧农业显身手

      4月12日,江西省吉安市吉水县醪桥镇井冈柚稻产业综合体全自动智能工厂化育秧中心内,农技人员周晓毛正在纹络式育秧苗床查看井冈软粘秧苗生长情况。罗建荣(人民图片)  北斗导航、无人驾驶、5G、云计算…...

    时间:04-20
  • 不见面审批、线上开庭 电子政务让中国且宅且复产

      不见面审批、线上开庭、指尖办理,电子政务让中国——  且宅且复产   疫情防控不松劲,复工复产不能停,既点刹车又踩油门,如何把握好二者的精微平衡,成为现如今摆在城市治理者面前的最大考题。而...

    时间:04-20
  • 纪录片《见证》上线一天热播破千万 !网友热评看哭了!

    纪录片《见证》 这是抗击疫情中国力量的见证 这是载入史册的国家影像档案 42000多名 驰援湖北的白衣天使 都将个人逆行与中国战“役” 定格为永恒的瞬间 42000多张照片 彰显了人间大爱 民族精神和中...

    时间:04-20
  • “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贡献”  “推动各国开展有效合作,才是抗击疫情的良方。”近日,伊拉克共产党总书记拉伊德·法赫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法赫米说,新冠肺炎疫情是人类社会当前...

    时间:04-20
  • 中国驻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大使:“袖珍海洋大国”的真挚友谊

      “袖珍海洋大国”的真挚友谊(大使随笔)  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地处太平洋中部从亚洲通往美洲通道的十字路口,陆地面积仅约700平方公里,但海洋国土面积有近300万平方公里,有“袖珍海洋大国”之誉。中密...

    时间:04-20
  • 新飞船+新火箭 中国航天迈向“四月突破”

      最美人间四月天,春光不负赶路人。在充满无限希望的明媚春天里,一路风雨兼程的中国航天人正奋力实现新的突破。根据计划,中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将于4月下旬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择机发射升空,而执行...

    时间:04-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