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医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作出重要贡献

2020-04-19 21:01:55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助力“四早”、减少“转重”、帮助康复——中医药为新冠肺炎防治作出重要贡献

  新华社记者田晓航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医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疫情暴发初期,中医药如何阻止了疫情蔓延?在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中,中医药起到什么作用?在恢复期,中医药有哪些帮助患者康复的干预方法?在近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和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曾在武汉一线指导和参与救治的专家回顾总结救治经验,给出了答案。

  早期介入、大面积发放中药有效阻止疫情蔓延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院士说,武汉疫情出现社区传播之后,中央指导组果断决策,将中医药治疗和干预纳入“四早”内容。结合社区拉网排查,第一时间为集中隔离点的发热、疑似、已确诊轻型和普通型患者以及一些密切接触者发放药物。

  “我们跟(武汉市)武昌区政府、湖北省中医院和后方的刘保延团队一块儿,创建了一个‘武昌模式’。”仝小林说,通过社区短期内大面积发放药物,用通治方治疗,产生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患者通过在药袋表面扫码进入一个App平台,中国中医科学院刘保延教授组织了数百人的医师队伍,通过该平台在后方为患者一一解答用药相关问题并进行心理疏导。

  据仝小林介绍,自2月3日开始大面积发药,在武汉及其周边地区,通治方“寒湿疫方”的药发放了72.3万服,覆盖5万多人,使很多病人在早期就得到控制,不向重症发展。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带队接管的江夏方舱医院,通过中医药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564名患者均没有转为重症。

  “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阻止了疫情的蔓延,是我们取胜的基础。”张伯礼说,在向其他方舱医院推广经验后,1万多名患者普遍使用中药,各个方舱医院的转重率基本在2%至5%左右。

  中西医结合治疗减缓、阻止重症转危,降低病亡率

  不少专家表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减缓、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

  “就我们在武汉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救治经验来说,一般的病人都有发热、咳嗽、气喘、乏力的症状,还有氧饱和度降低的表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介绍,采取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后,这些病人症状都有明显好转,发热、乏力、咳喘缓解率都在90%以上,体现了综合救治能够有效阻止重症向危重症转化。

  “我们经治的7例危重症患者都在ICU,其中有两例经过中医药治疗以后,很快顺利拔管脱机。”叶永安说,这两例患者分别在第3天和第7天拔管脱机,此后给普通吸氧,呼吸就很顺畅。

  在张伯礼看来,重症救治的经验是“中药注射剂要大胆使用、早点使用。”他举例说,生脉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对稳定病人的血氧饱和度、提高氧合水平具有作用;痰热清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和抗生素具有协同作用;血必净注射液对抑制炎症风暴控制病情进展有一定的效果。

  “对于重症患者,我们还是强调西医为主,中医配合,中西医结合。但是中医配合有的时候是四两拨千斤。”张伯礼说。

  恢复期中医药康复干预经验和手段丰富

  治愈出院的患者中,有一部分虽然核酸检测已呈阴性,但身体还未完全康复,需要持续的医学干预和心理康复。在这方面,中医药有着丰富的经验积累和干预的技术手段。

  有时乏力、咳嗽或精神不太好,肺部炎症没有完全吸收,免疫功能没有完全修复……“这种情况下,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办法,做一些呼吸锻炼,同时配合中医药针灸、按摩等综合疗法,可以改善症状,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对脏器损伤的保护、对免疫功能的修复都有积极作用。”张伯礼说。

  针刺、艾灸、八段锦、穴位贴敷、拔罐……中医药有许多非药物疗法,已在这次新冠肺炎防治过程中得到应用。

  “我们统计了600多例的病人情况,恢复期的病人主要存在着14个主要症状,比如说咳嗽、胸闷气短、乏力、失眠、纳差、出汗、心慌等,这些症状,中医药用非药物疗法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仝小林说。

  “临床研究显示,运用中医药的综合干预,较没有运用中医药综合干预的临床疗效有显著的差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仝小林院士团队正在针对恢复期康复的中医药干预开展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临床中得到推广和使用。

  • 相关阅读
  • 10名“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先进事迹发布 彰显中国妇女在社区防控一线勇于担当

      (抗击新冠肺炎)10名“城乡社区抗疫巾帼先锋”先进事迹发布 彰显中国妇女在社区防控一线勇于担当   中新社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余湛奕)记者20日从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了解到,全国妇联宣传部、民政部基...

    时间:04-20
  • 黑龙江:科学精准施策 全力做好外防输出工作

      王文涛主持召开省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指挥部专题例会   主动扛起防止境外疫情国内扩散使命担当科学精准施策全力做好我省外防输出工作   本报19日讯(记者王坤薛立伟李美时)19日上午,省委副书记、...

    时间:04-20
  • 收益咋分、本金归谁……脱贫攻坚收官后扶贫资产三问

      收益咋分?本金归谁?资产谁管? 脱贫攻坚收官后,扶贫资产三问   导读   为了建立稳定长效的增产增收机制,一些贫困地区探索和实践各类产业项目。有的带动贫困户入股地方企业或成立种养合作社,...

    时间:04-20
  • 浙江省设区市“两会”将于4月下旬陆续召开

      浙江省设区市“两会”将陆续召开   本报讯 据悉,舟山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政协第七届舟山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将分别于4月20日上午、21日上午召开,19日下午市政协委员已陆续前往“两会”...

    时间:04-20
  • 北京:体温正常且健康宝“未见异常”,方可进餐厅就餐

      新京报快讯(记者 陈琳)全面推行公筷公勺,体温正常且“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方可进入就餐,停止承办酒席宴会等群体性聚餐活动,内部食堂应采用分时段错峰就餐等服务方式……4月20日,由北京...

    时间:04-20
  • 2019年全国报告法定传染病超1024万例 死亡2.5万余人

      中新网4月20日电 国家卫健委网站20日发布《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19年(2019年1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全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下同)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024...

    时间:04-20
  • “放管服”改革 催生复工加速度

      浙江创新举措推动生产秩序全面恢复  “放管服”改革 催生复工加速度(经济聚焦)  核心阅读  浙江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政府部门积极作为,灵活解决企业困难;“减材料、减环节”,做到监管不...

    时间:04-20
  • 先富帮后富 白茶传佳话

      浙江安吉黄杜村捐赠茶苗,带动湘川黔5839名贫困人口脱贫增收  先富帮后富 白茶传佳话  新修的柏油路蛇形爬升,一直通向山的最高处。  站在海拔700米左右的山巅俯瞰,三四十厘米高的茶树排列成行,...

    时间:04-20
  • 怒江有批背包工作队

      为动员老乡易地扶贫搬迁,他们背上被褥,进山驻村——  怒江有批背包工作队(脱贫故事)祝培荣(右)劝说和坡益(中)搬迁。  本报记者 叶传增摄  背包队队员的地铺。  本报记者 叶传增摄  核...

    时间:04-20
  • 新基建助推产业互联网提速

      5G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发挥头雁效应  新基建助推产业互联网提速(专家观点)  围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在医疗服务、科研攻关、协同办公、在线教育、物资调配等各条“战线”,...

    时间:04-2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