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

2020-04-24 11:54:1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航天局24日公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Tianwen)系列”,首次火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一号”,后续行星任务依次编号。

  记者了解到,该名称源于屈原长诗《天问》,表达了中华民族对真理追求的坚韧与执着,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象征“揽星九天”的任务标识,展示了独特字母“C”的形象,汇聚了中国行星探测(China)、国际合作精神(Cooperation)、深空探测进入太空的能力(C3)等多重含义,展现出中国航天开放合作的理念。

  由于地球的公转,火星与地球每隔26个月左右会有一次最近距离,被称为“火星冲日”,这段时间也是探测火星的最佳时期,人类可以使用较低的成本将探测器送往火星。2020年是火星探测活动的窗口期。按照计划,今年中国将使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发射火星探测器,一次性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三步走”,开展火星全球性和综合性探测,并对火星表面重点地区精细巡视勘查。

  据了解,中国火星探测器分为环绕器与着陆器两部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抓总研制。火箭将探测器发射至地火转移轨道,随后在地面测控系统的支持下,通过多次轨道机动和中途修正,在近火点实施制动,进入环火椭圆轨道,运行到选定的进入窗口,探测器将进行降轨控制,释放着陆巡视器。

  着陆巡视器进入火星大气后,通过气动外形、降落伞、发动机、多级减速和着陆反冲软着陆。火星车(即巡视器)和着陆平台分离后,将开展区域巡视探测和相关的一些工程实践活动。环绕器将为火星车提供中继通信链路,并开展环绕科学探测。

  2020年将飞向火星的除了中国“天问一号”以外,还有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和阿联酋的“希望”火星探测器。原定于今年“探火”的欧洲与俄罗斯合作的ExoMars火星漫游车已宣布推迟到2022年发射。(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三国军队提供抗疫物资援助

      中国人民解放军向三国军队提供抗疫物资援助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李龙伊)应巴基斯坦、缅甸、老挝等国军队请求,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国人民解放军于24日派空军飞机向上述三国军队紧急援助核酸检测...

    时间:04-25
  • 海关邮政运输企业三方合作开辟国际邮件运输新通道

      海关邮政运输企业三方合作开辟国际邮件运输新通道   本报上海4月24日电 (记者沈文敏)为保证国际邮件正常发运,我国海关、邮政和运输企业三方合作,携手开辟国际邮件铁路和海运服务新通道。   4月...

    时间:04-25
  •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习近平总书记陕西考察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民生实事”“要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策,做好剩余贫...

    时间:04-25
  •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命名为“天问一号”   本报北京4月24日电 (记者冯华)今天是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名称、任务标识在2020年“中国航天日”启动仪式上公布:中国行星探测任务...

    时间:04-25
  • 武汉发放约3.7亿元保障金 患新冠肺炎困难群众获增发补贴

      新华社武汉4月24日电(记者梁建强、黎昌政)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24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武汉市脱贫攻坚和困难群体帮扶情况。发布会中的相关通报显示:1至4月,武汉市已发...

    时间:04-25
  • 新华社评论员:当好生态卫士,推进绿色发展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当好生态卫士,推进绿色发展   新华社评论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陕西考察时,专门察看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强调陕西要深刻吸取秦岭违建别墅问题的教训,要求党员干...

    时间:04-25
  • 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新华社记者   “坚持新发展理念,扎实做好稳就业、稳金融、...

    时间:04-25
  • 外交部驻港公署驳斥欧洲议员公开信:通篇谬论、满纸荒唐

      新华社香港4月24日电 针对欧洲议会一些议员借致信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干预香港法治、插手香港事务,外交部驻港公署发言人24日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发言人指出,所谓公开信通篇谬论、满纸荒唐,是非不分...

    时间:04-25
  • 北京立法治理随地吐痰等不文明行为

      新华社北京4月24日电(记者邰思聪)不在地铁、轻轨等城市轨道交通的列车内进食;停放车辆不占用无障碍停车位、盲道等无障碍设施;适量点餐、践行“光盘行动”……24日,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

    时间:04-25
  • 从“东方红”到“天问” 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电 题:从“东方红”到“天问”中国航天迈向深空新“长征”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2020年4月24日,第五个中国航天日,也是中国开启太空时代的标志——中国首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时间:04-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