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乌蒙山“脱贫”大迁徙:八万人搬出大山何以住得稳过得甜?

2020-04-26 12:35:2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曲靖4月26日电 题:乌蒙山“脱贫”大迁徙:八万人搬出大山何以住得稳过得甜?

  作者 缪超

  鸟瞰乌蒙山,万壑千岩、壁立千仞。生活在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土里刨食、交通不便、求学不易、就医困难。

  中国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会泽实施规模宏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逾8万深居乌蒙山的贫困民众与随迁户一举搬迁至县城。近日,记者到访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探究贫困户搬出大山后,何以脱贫住得稳?

  山上的日子

  一年前,50岁的张必聪住在老鹰岩,习惯走路放低重心。土地“挂”在悬崖陡坡上,曾有人踩空,丧命崖下。

  老鹰岩是乌蒙山一块突出的三角岩壁,背靠大山,两侧是悬崖,因老鹰在此筑巢繁衍而得名。“村里老鹰多,小孩衣服、小鸡经常被叼走。”张必聪生活在老鹰岩上,被称为“人占鹰巢”。

  岩上土地“薄”,仅能种出玉米和土豆。“村里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张必聪说,“他们过年回家仅在岩上待一天,我儿子宁愿在县城借住几天,也不愿回家住。”

  与老鹰岩隔着两座山梁,65岁的高天寿住在松山村,西边就是悬崖,“崖边的土地每年在垮塌流失,村庄离悬崖越来越近。”

  高天寿前半生搬过三次家:1978年结婚分家,搬入废弃破屋;1981年自建石板房,终于住进自己的房屋;1996年村庄西边悬崖大面积塌方,导致一名村民死亡,他又和村庄一道向上搬至一个斜坡上。

  村子处在泥石流滑坡点上,被灾难追着跑,花甲之年的高天寿无心再搬,“要钱没钱,要力没力”。

  下山的日子

  2015年,中国打响脱贫攻坚战,承诺不让一个贫困民众掉队。如老鹰岩和松山村这样,受环境制约、灾害威胁、“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的地方,政府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计划。

  深处乌蒙山腹地,会泽县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投资约150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人均住房20平方米标准,在县城建起安置房281栋,搬迁安置贫困户与随迁户19872户81085人。

  去年5月,张必聪一家三口搬入县城,儿子住回他身边,天天吃的都是团圆饭。搬下来不久,他儿子就找到了媳妇,“儿子29岁了,我和老伴为他办完婚事,操着多年的心算是放下了”。

  去年底,高天寿一家从松山村搬至县城,地里红薯还没挖完,他和儿子又回了一趟老家,“松山村靠天吃饭,雨水多的年份,红薯长得好,可也会发生滑坡”。

  父子俩卖完红薯回到县城新家,高天寿转到阳台上往下看,顿时心生安全感。

  城里的日子

  离开土地,住进县城,张必聪与高天寿有着同样的担忧,“什么东西都得花钱买,没工作就没收入”。

  为了确保搬迁贫困户稳定下来,会泽全力组织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积极引进企业开设扶贫车间,确保有劳动能力的搬迁户户均1人以上就业。

  当地还运用扶贫资金,设立会泽县道成扶贫开发有限公司,打造一个6000亩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扶贫基地,依靠科技种植黄瓜、番茄、生菜、草莓等果蔬,基地里的产业工人,70%来自县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至于扶贫基地实现的盈利,绝大部分用于支撑安置点近千个公益岗位工资发放,公益岗位包括保安、环卫、消防、绿化等,主要满足中老年人就近务工需求。

  如今,张必聪找到一份保安工作,妻子在小区内做保洁员,两人月收入共4000元,儿子在外地做装修工,月收入也有4000元。

  高天寿年迈,政府安排他在安置点的扶贫车间内剥核桃,每天有80元收入,他儿子去了产业扶贫基地,每天收入100元。

  据统计,目前在会泽县城安置搬迁贫困人口62768人,其中有劳动力33377人,已转移就业24737人,户均转移就业1.7人。

  两个月前,张必聪家喜添新丁,儿媳诞下一个白净男婴。张必聪指着安置点内新建的学校说,孙子今后能在家门口上幼儿园、小学、中学,“望他好好学习,我们要供他上大学,这样才能在城里住得稳”。(完)

  • 相关阅读
  • 中国拟修订人民武装警察法

      我国拟修订人民武装警察法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熊丰)人民武装警察法修订草案26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司令员王宁26日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作修...

    时间:04-26
  • 穗外籍人士理解医学观察安排 解除后迅即回归正常状态

      (抗击新冠肺炎)穗外籍人士理解医学观察安排 解除后迅即回归正常状态   中新社广州4月26日电 题:穗外籍人士理解医学观察安排 解除后迅即回归正常状态   作者 许青青 钟燚   为了让自己记住这次...

    时间:04-26
  • 2019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发布 涉华为两件

      中新社广州4月26日电 (记者 许青青)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局)26日发布“2019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十大事件”,其中,华为在美国起诉威瑞森无线通讯公司侵犯其12项专利权,以及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时间:04-26
  • 清华大学109周年云校庆办“云展览”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记者 马海燕)一场名为“窗口2020—疫情时期图像档案展”26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这场“云展览”也拉开了清华大学109周年云校庆系列活动的序幕。   为了让校庆前后无法“...

    时间:04-26
  • 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相关法律实施拟暂作调整

      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记者安蓓、杨维汉)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6日审议相关决定草案,拟授权国务院在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暂时调整实施土地管理法、种子法、海商法的有关规定。  受国务...

    时间:04-26
  • 杭州:2019年共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5件

      中新网杭州4月26日电(王逸飞 应欣睿)2019年,杭州共启动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1033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5件。   26日开幕的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杭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陈海鹰介...

    时间:04-26
  • 300余名学者线上畅谈新冠肺炎疫情下“一带一路”机遇与挑战

      中新网昆明4月26日电 (陈静)连日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带一路”合作受到阻力。为此,中国100多个高校300余名学者通过线上高峰论坛,畅聊疫情下“一带一路”合作的“危”与“机”。   ...

    时间:04-26
  •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二审 进一步规范细化政务处分程序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草案26日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第二次审议。草案二审稿对政务处分的程序进一步规范、细化,完善了听取被调查人陈述和申辩制度,增加了政务处分的办案期限,同时...

    时间:04-26
  • 从数据变化看疫情: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全球死亡病例破20万

      (抗击新冠肺炎)从数据变化看疫情:武汉在院新冠肺炎患者清零 全球死亡病例破20万   中新社北京4月26日电 (郭超凯)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数据显示,4月25日,中国内地新增确诊病例11例,新增无...

    时间:04-26
  • 人民论坛网评:生态红线是“高压线”,更是“生命线”

      人民论坛网评︱生态红线是“高压线”,更是“生命线”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秦岭违建是一个大教训。从今往后,在陕西当干部,首先要了解这个教训,切勿重蹈覆辙,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

    时间:04-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