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关于继承,民法典的这些新规你需要了解

2020-06-08 14:04:40

来源:新华网

  关于继承,民法典的这些新规你需要了解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题:关于继承,民法典的这些新规你需要了解

  新华社记者孙少龙、白阳、黄安琪

  继承,关系着自然人死亡后财产的传承,事关千家万户。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施行后,从1985年起施行的继承法将被替代。从妥善管理遗产,到减少遗产纠纷,民法典在继承编中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录像、打印等遗嘱形式被认可

  【案例】张某父母育有三名子女,2013年父亲去世,未立遗嘱,2015年母亲去世前,在两位好友的见证下,以录像方式立下遗嘱,表示在自己生病期间张某一直尽心照料,决定把一套房产留给张某,存款12万元则留给张某的两个姐姐。

  张某的两个姐姐认为录像形式的遗嘱并非有效遗嘱,父母遗产应该按法定继承方式分割。

  【说法】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条规定,以录音录像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遗嘱人和见证人应当在录音录像中记录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现行继承法并未明确录像、打印等形式遗嘱的订立形式和要求,实践中存在诸多争议,民法典对录像、打印等形式遗嘱的订立形式和要求作出了规范,明确了其法律效力。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民法典研究中心主任孟强表示,现行继承法施行年代较早,录像、打印等技术手段在当时尚未普及,此次作出修改和补充,充分体现了民法典对时代发展的回应。

  公证遗嘱效力不再优先

  【案例】李大爷老两口膝下有两子两女,老两口曾公证了一份遗嘱,财产由4个子女平均分配。但老两口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一直住在小儿子家,小儿子对父母悉心照料,尽到了赡养义务。于是老两口临终前又立了一份自书遗嘱,将一半财产分给小儿子,这份遗嘱有效吗?

  【说法】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个人立有多份遗嘱的情况,虽然现行继承法规定以最后一份为准,但如有公证遗嘱,则以公证遗嘱为准。民法典对此作出修改,删除了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删除公证遗嘱效力优先的规定,体现了对遗嘱人真实意愿的尊重。”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黄绮表示,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遗嘱人需要改变公证遗嘱内容的情况,但客观条件可能使遗嘱人无法到公证处订立新的公证遗嘱,导致无法按照其心愿变更遗嘱。

  引入遗产管理人制度

  【案例】经营海鲜生意的王先生突遭车祸身亡,其遗产包括存放在仓库里的数吨高档海鲜。在处理王先生后事期间,其父母和妻子就遗产划分产生分歧,仓库内的海鲜无人管理,腐烂大半,损失惨重。

  【说法】民法典引入了遗产管理人制度,对各种情形下遗产管理人的选任作出明确规定,同时明确了遗产管理人的职责及所需要承担的责任。遗产管理人的协调可以有效减少各方争执,满足多元化遗产分配需求,利于社会稳定。

  “随着人民群众日益富起来,其去世后留下的遗产类型、数量都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王轶说,通过遗产管理人制度可以引入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从而让遗产继承更加顺畅地进行,同时有效解决以往在继承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和争端。

  增加继承“宽恕制度”

  【案例】小张不孝顺父母,没有尽到赡养父母的义务,因此父母在立遗嘱时并未将小张列为继承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张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悔过自新,尽心照顾父母,父母决定原谅小张,那么小张能否重新被列为继承人呢?

  【说法】此次民法典继承编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设立了对继承人的“宽恕制度”。在列举了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五种行为的同时,民法典规定:“继承人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行为,确有悔改表现,被继承人表示宽恕或者事后在遗嘱中将其列为继承人的,该继承人不丧失继承权。”

  “‘宽恕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和谐的家庭关系。”王轶认为,“宽恕制度”在此前的司法解释中已得到认可,在司法实践中效果也很好,这一制度实际上是给了继承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同时也体现了尊重被继承人意愿的规则设计。

  为“老有所依”提供更多选择

  【案例】老张是一名孤寡老人,膝下无儿无女,也没有可以托付晚年的亲戚朋友。在此情况下,老张决定同某养老院签订协议,由养老院负责照料自己的晚年生活,自己去世后财产全部留给养老院,这种做法是否可行呢?

  【说法】民法典在现行继承法基础上扩大了扶养人的范围,明确自然人可以与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该组织或者个人承担该自然人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王轶介绍,遗赠扶养协议制度是现行继承法认可的一项法律制度。民法典扩大扶养人范围,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社会组织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老年人自身意愿的尊重,以及法律对实现“老有所养”目标的积极助力。

  • 相关阅读
  • 南方暴雨,北方炙烤,网友:急需“南水北调”!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郎朗)最近的天气让南北方的小伙伴们都不太好过。   南方上空的“水龙头”进入6月份以来就没关上过,暴雨不断;北方则骄阳似火,最高气温不断刷新历史记录。   网友形容:“你...

    时间:06-09
  • 北京将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 完善监测站

      本市将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  完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 赋予城市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监测职责   受全国人大常委会委托,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就本市实施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全...

    时间:06-09
  • 维护自由贸易的中国样本

      维护自由贸易的中国样本   今日社评   本报评论员 金雨红   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就是要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海南学习借鉴国际上知名自由贸易港的先进经验,对...

    时间:06-09
  • 武汉市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培养结果全为阴性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市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培养结果全为阴性   中新社武汉6月8日电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8日晚发布通报称,该市对5月14日—6月1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提取...

    时间:06-08
  • 武汉市300名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毒培养结果全为阴性

      中新网6月8日电 据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消息,武汉市对5月14日—6月1日集中核酸检测排查发现的300名无症状感染者,提取其痰液和咽拭子样本,经中科院武汉病毒所病毒分离培养,300人份样本均未培...

    时间:06-08
  • 黑龙江牡丹江市核酸检测大排查发现19名无症状感染者

      黑龙江牡丹江市核酸检测大排查发现19名无症状感染者   新华社哈尔滨6月8日电(记者杨思琪)记者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政府新闻办公室8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6月1日至7日,牡丹江市开展市区居民新冠...

    时间:06-08
  • 华春莹:抗疫叙事不能被谎言误导玷污

      (抗击新冠肺炎)华春莹:抗疫叙事不能被谎言误导玷污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黄钰钦)针对有媒体称中国发表有关抗疫白皮书是为自身行动辩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发表白...

    时间:06-08
  • 1至4月中国下达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2.8万余份 罚款19.2亿元

      中新社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生态环境部8日通报环境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情况显示,2020年1至4月,全国共下达处罚决定书28369份,罚款金额为19.2亿元(人民币,下同)。   数据显示,2019年,生态...

    时间:06-08
  • 6月9日起武汉至北京客运航班复航 每天一个往返航班

      中新网6月8日电 据武汉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官方微信消息,经国家民用航空局批准,9日起,武汉天河机场至北京客运航线航班复航,由南方航空公司将执飞武汉天河机场至北京大兴机场的一个往返航班。 具体航...

    时间:06-08
  • 中欧将举行第十轮高级别战略对话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8日宣布:根据双方商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将于9日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举行第十轮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就中欧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问题深入交...

    时间:06-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