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第一观察|这条大河,习近平总书记一年内考察四次

2020-06-09 10:16:03

来源:新华社

  8日下午,正在宁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吴忠市城区段,调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情况。

  这是总书记一年内第4次考察黄河——

  去年8月21日,黄河上游,甘肃。在兰州黄河治理兰铁泵站项目点,登上观景平台,俯瞰堤坝加固防洪工程,了解黄河治理和生态保护情况;

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在兰州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去年9月17日,黄河下游,河南。走进黄河博物馆,了解几千年治黄历史;来到黄河国家地质公园临河广场,眺望黄河郑州段;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在郑州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今年5月12日,山西。前往汾河太原城区晋阳桥段,察看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保护治理情况。

2020年5月12日,习近平在山西考察。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黄河流经9个省区。去年在内蒙古、甘肃、河南考察,今年在陕西、山西、宁夏考察,一年内,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已经走遍了黄河流域的6个省区。

  这样的节奏,足见这条大河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的分量。

  释放一个信号

  为何一年内,总书记数次考察黄河?

  不得不提及2019年9月18日,在河南郑州召开的那次重要会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那次会议,规格很高。沿黄9省区负责同志、十几位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的千秋大计。”

  由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同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列为重大国家战略。

  去年8月在甘肃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表示,党中央将就黄河流域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进行专题研究。一个月后的同年9月,在河南,总书记主持召开了这次座谈会对这一国家战略进行系统谋划。

  一南一北,长江黄河,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战略格局中,其保护、发展、利用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路径逐渐明晰。

  随后,从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相关信息中可以了解到,有关方面正在抓紧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工作。

  2020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专题研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那次会议也透露要“编好规划、加强落实”。

  今年全国两会,“编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最近3次国内考察,4月份去陕西,5月份去山西,6月份到宁夏,这3个省份都属于黄河流域,在陕西、山西,总书记都对黄河治理保护提出明确要求。

  上面这些大动作,释放出一个明确信号: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国家战略,不仅蓝图正逐步清晰,其具体落实也在实质性推进。

  贯穿一条红线

  黄河治理,有水的泛滥和断流问题,有沙的水土流失问题,还有水质污染的问题。

  此次,总书记考察的黄河宁夏段标准化堤防二期工程吴忠城区段,是为了治理黄河宁夏段洪水频发、凌汛灾害突出、河道摆动塌岸剧烈等问题而修建的。同时,这一工程还将堤防建设、河道整理,同环境治理、生态绿化结合起来,显著改善了黄河沿岸的自然生态。

2020年6月8日,习近平在宁夏考察调研。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定下的重大原则。在这一国家战略中,“生态保护”在“发展”之前,是根本前提,也是重要保障。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黄河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黄河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充分考虑上中下游的差异”,“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

  在甘肃,强调甘肃是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要首先担负起黄河上游生态修复、水土保持和污染防治的重任;

  对河南,要求把沿黄生态保护好,提升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对陕西,要求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质量;

  在山西,现场察看汾河保护治理情况,强调“让一泓清水入黄河”;强调推动山西沿黄地区在保护中开发、开发中保护。

  ……

  这次总书记来黄河宁夏段考察,是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这条红线的再强调,也是对此前一系列要求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

  布局一盘大棋

  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的红线,不是说不要发展。

  黄河流域,既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经济地带,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区域。

  数据显示,黄河流域省份2018年底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目前,沿黄省份不少地方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对滞后。

  “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发展指明方向。

  也就是说,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大棋局中,不同的主体功能区一定要有不同的发展侧重。生态功能区就要创造更多生态产品,粮食主产区就要把农产品质量提上去,贫困地区要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宁夏,被誉为“塞上江南”。千里黄河,在此奔流北上,黄河在宁夏境内全长397公里,自古以来一直滋养着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沿黄地带,是宁夏的主要灌区,分布着主要城市,同其他沿黄省份相比,黄河对宁夏发展的意义更显突出。

  接下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这盘大棋,一定会更有看头。

  策划:霍小光

  监制:车玉明 张晓松

  鞠 鹏 邱红杰

  主笔:朱基钗

  视觉|编辑:张惠慧

  • 相关阅读
  • 宁夏向哥伦比亚卡萨纳雷省捐赠防疫物资

      中新网银川6月9日电 (李佩珊 石羽佳)6月9日,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向哥伦比亚卡萨纳雷省捐赠的500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1000只医用颗粒物防护口罩、15000只一次性医用口罩等防疫物资从银川启运,助力当地新冠...

    时间:06-09
  •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180件代表建议统一交办 数量创历史新高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交办会9日在北京召开。今年大会期间代表们共提出建议9180件,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代表们提出的建议比去年增加1020件,增长12.5%...

    时间:06-09
  • 高校疫情防控研讨会在京召开 已有近7000名毕业生返校

      中新网北京6月9日电 (陈杭)今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共约24万人。6月6日起,具备校园疫情防控条件的在京高校安排毕业年级学生自愿返校,截至6月8日,已有30所高校的6888名毕业生返校。   记者9日从“常态...

    时间:06-09
  • 南方的雨还要下10天!这大水中的一幕幕画面让人揪心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6月9日电 (郎朗) 最近几天,南方暴雨如注,由此引发的灾情也牵动人心。   据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消息,灾害已造成江西、湖南、广西等8省(自治区)45市(自治州)200个县(市、区)176.3万...

    时间:06-09
  • 中方高度赞赏菲外长多次表态支持涉港国家安全立法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9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高度赞赏菲律宾外长洛钦多次表态支持涉港国家安全立法。   有记者提问,据报道,洛钦6月8日就中菲建...

    时间:06-09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 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新增财政资金直接惠企利民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帮扶外贸企业渡难关。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

    时间:06-09
  • 中国七举措力推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发展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部办公厅9日通过官网专门发布通知提出,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的试验田,是促进科技...

    时间:06-09
  • 天津新增2例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 全程实施闭环管理

      中新网6月9日电 据天津市卫健委官方微信消息,6月9日6时至14时30分,天津市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例(均为中国籍),累计21例(境外输入20例),其中解除医学观察9例、尚在医学观察10例、转为确诊病例2...

    时间:06-09
  • 切实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生产力”

      切实把政策“含金量”变成发展“生产力”  实现“最大政策效应”,才能做到“心里有数,脚下有路”。疫情发生以来,一系列利好政策正在投向群众和企业,这是“留得青山,赢得未来”。  作者:腾扬阳...

    时间:06-09
  • 民航局: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

      中国民航局: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记者 周音)记者9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民航局印发了《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开放第七航权实施方案》。民航局表示,按照积极稳妥、有...

    时间:06-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