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国际述评:身体力行 积极践诺——国际战“疫”合作中的中国行动无可挑剔

2020-06-09 17:2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6月9日电 题:身体力行 积极践诺——国际战“疫”合作中的中国行动无可挑剔

  中新社记者 吴旭

  在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的严峻时刻,中国政府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全面系统阐述中国战“疫”的理念、主张和行动。

资料图: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7日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这被称为“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资料图: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7日发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这被称为“真实记录中国抗疫艰辛历程的重要文献”。 中新社记者 张宇 摄

  白皮书用大量篇幅,分享了中国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的有效做法,介绍中国人民历经疫情磨难的感受和体会,不仅传递出团结合作、打赢全球疫情防控战的信心和力量,也让人们更深刻理解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率先受到疫情冲击的中国,在举全国之力战“疫”的同时,也积累下有效的防治经验、临床手段,以及战胜疫情的勇气和决心。虽然国内抗击疫情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但中国不会“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更不会“自扫门前雪”。

  如白皮书所言,中国感谢国际社会给予的宝贵理解和支持,始终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提供支持,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经过这场疫情,中国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改善。”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在发布会上指出,“我们的朋友更‘铁’了,我们的朋友圈更大了。”

  无论是阻击病毒的传播蔓延,还是抵御不断恶化的全球经济衰退,都需要国际社会团结合作,都需要坚持多边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因此,白皮书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理念,并传达出这样一个坚定的声音:团结合作绝不应该是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的权宜之策,而是需要用一以贯之的态度开展务实行动。

  与世卫组织联合举办“新冠肺炎防治中国经验国际通报会”;积极参与并落实二十国集团“暂缓最贫困国家债务偿付倡议”;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指导长期派驻在56个国家的援外医疗队协助驻在国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汇编诊疗和防控方案,翻译成3个语种,分享给全球180多个国家、10多个国际和地区组织参照使用……

  可以说,在疫情面前,中国“言必信,行必果”,以对生命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对国际社会负责的态度,为全球战“疫”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迫切期待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发问题上,习近平主席此前在世卫大会上郑重宣布,“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这一体现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中国行动,深得人心,广受赞誉。

  国际合作是加速新冠病毒疫苗研发的利器,更加公开、透明地强化国际合作正是“破题”的关键。此次,白皮书公布了在中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五种疫苗,并号召全球科学界在疫苗研发这个战胜疫情的关键环节上加强合作。从这个意义上看,白皮书堪称一部为国际社会未来战“疫”斗争带来福音与启发的“启示录”。

  新冠肺炎疫情深刻影响人类发展进程,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没有改变。面对严重危机,是坚持科学理性还是制造政治分歧?是加强团结合作还是寻求脱钩孤立?是推进多边协调还是奉行单边主义?中国正用实际行动书写答案。

  这个答案,既振聋发聩,也无可挑剔。(完)

  • 相关阅读
  • 胡春华强调 以钉钉子精神抓紧抓好农业生产

      新华社合肥6月11日电 部分省农业生产工作座谈会11日在安徽蚌埠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部署...

    时间:06-11
  • 既要搬得出也要稳得住,更要能致富

      既要搬得出也要稳得住,更要能致富  百年大计,千年伟业。悠悠民生,滋滋情怀。  全国“两会”闭幕后,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宁夏考察,深入农村、社区、防洪工程、农业产业园区等,就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

    时间:06-11
  • 大力发展产业 激活脱贫攻坚“源头活水”

      大力发展产业 激活脱贫攻坚“源头活水”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脱贫致富关键在产业,产业选择关键在精准,产...

    时间:06-11
  • 成功发射!我国建成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

      成功发射!我国建成首个海洋民用业务卫星星座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记者胡喆)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6月11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海洋一号D星。该星将与海洋一号C星...

    时间:06-11
  • 中方回应美发布“国际宗教自由报告”:停止利用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黄钰钦 李京泽)针对美方日前发布报告指责中国宗教政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1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敦促美方尊重事实,摒弃偏见,停止利用宗教问题干涉中国内政。她指出,美...

    时间:06-11
  • 暴雨来袭,防汛刻不容缓

      暴雨来袭,防汛刻不容缓  暴雨突袭南方,防汛刻不容缓!6月以来,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南方地区发生入汛以来最强降雨过程。受其影响,广西、广东等8省(区)110条河流发生超警戒水位...

    时间:06-11
  • 中俄两大界江禁渔期首日 695艘渔船停航

      中新网佳木斯6月11日电(王妮娜)6月11日是中俄两大界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进入禁渔期的第一天,佳木斯边境管理支队发布消息,从11日起,在占“两大界江”60%生产作业总量的同江、抚远市等“三花五...

    时间:06-11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举行 黄坤明出席并讲话

      中新社北京6月11日电 中宣部11日举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决胜全面小康 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黄坤明出席并讲话,强调小...

    时间:06-11
  • 洪涝灾害致广西超百万人受灾

      洪涝灾害致广西超百万人受灾   新华社南宁6月9日电(记者林凡诗)记者9日从广西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截至6月8日19时,近日持续强降雨造成广西共109.1万人受灾,因灾死亡6人,因灾失踪1人,已紧急转移...

    时间:06-10
  • 垃圾分类“朋友圈”再添6地,年内还有10城在路上

      中新经纬客户端6月10日电(张猛)“垃圾也有家,分类靠大家”“垃圾变成宝,分类少不了”。自从北京5月1日开始实施垃圾分类以来,大街小巷均可看到类似这样的宣传标语。截至目前,已有北京等6地加入到垃圾...

    时间:06-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