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就业扶贫不放松 今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已超去年

2020-06-17 06:42:1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已超去年

  稳就业 助脱贫 促增收(经济新方位)

  本报记者 李心萍

  《人民日报》(2020年06月17日02版)

  企业复工复产和各类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实行点对点有效对接

  对不裁贫困劳动力的企业,优先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困难企业培训补贴政策,助企业渡过难关

  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湖北省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抓紧就业扶贫不放松

  截至5月31日,今年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人数已超过去年,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车间基本复工复产。52个挂牌督战县已外出务工273.42万人,相当于去年外出务工人数的107.45%。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龙头企业已复工27960个,复工率98%,吸纳贫困人口就业81.31万人。中西部22个省份扶贫车间已复工28660个,复工率98.6%,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7.16万人……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从鼓励吸纳到帮助外出,再到兜底保障,在一系列政策扶持下,全国就业扶贫工作进展顺利,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基础。

  外出优先

  东部地区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务工总数要不少于去年

  “我去过很多城市打工,但这种组织有序、政策到位、服务全流程的劳务协作,还是第一次见。”35岁的刘维罡来自贵州贞丰县,如今在浙江宁波海曙广博塑胶工作。

  岗位送到家门口,包车载到厂门口,提供住宿、发放补贴、免费培训,细数自己享受的每一项政策,刘维罡感到踏实。念过中专、学过机电,刘维罡在公司成长很快,迅速被提拔为文具车间组长。

  “这样的务工人员,既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也是脱贫致富的范例,可以带动更多他们家乡的贫困户参与劳务协作。”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说。

  “做好就业扶贫工作,我们始终坚持外出优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表示。数据显示,去年全国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在外务工的,家庭2/3左右收入来自外出务工。

  坚持外出优先,输出地保姆式服务助力“出得去”。昆明东川区,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是云南省最大单点项目。为帮助搬迁群众走出大山能发展、致富,区人社局将就业扶贫基地开到了昆明主城区。

  “针对大龄就业困难人员,我们实行3—6个月过渡期集中管理。不仅教授职业技能,还有服务专员与务工人员同吃同住,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岗位、融入城市生活。”东川区人社局局长徐昌凤说。

  坚持外出优先,输入地主动对接搭平台、供岗位。“今年,东部地区吸纳中西部地区贫困劳动力务工的总数要不少于去年。”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企业复工复产和各类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继续实行点对点有效对接。

  发放以工代训职业培训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规模较大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连串举措正在东部地区加速落地,为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稳字当头

  发挥稳岗补贴、爱心岗位等政策优势

  “有新工作啦!”听到好消息,杨万胜心里松了一口气。一样来自贵州,一样到宁波务工,杨万胜的务工之旅却不如刘维罡顺利。

  2月,杨万胜和9名同乡一起乘专车来到宁波余姚市一家灯具厂工作。没想到,上岗不到1个月,受疫情影响,企业订单减少,杨万胜面临没活干的困境。

  “都做好返乡准备了,没想到市里和家乡的工作人员纷纷替我想办法,很快就介绍了新工作。”更令杨万胜开心的是,换企调岗工龄不断,只要工作满3个月,每月就能额外再领1600元补贴。

  发挥政策合力,多地多部门全力以赴把贫困劳动力稳在企业、稳在当地。

  ——稳岗补贴激励。“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确实需要裁员的企业,将提前介入指导,鼓励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留用贫困劳动力。对不裁贫困劳动力的企业,将优先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困难企业培训补贴政策,助企业渡过难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有关负责人说。

  ——爱心岗位托底。纳入当地就业困难人员范围、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发放临时生活补贴、加强就业帮扶……今年起,贫困劳动力将被全面纳入就业地就业服务范畴。

  宁波市就业管理中心副主任孙奇峰表示:“我们大力引导企业开发爱心岗位,确保因原务工企业减少用工或人岗不适等原因需要调换岗位的贫困劳动力能实现稳定就业,保障每人每月务工收入不低于5000元。”

  此外,如何了解外出务工贫困劳动力的就业状况?怎样做到精准服务?

  在宁波,大数据帮了大忙。当前,在宁波务工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超12.3万人,一人一档案。“我们对全市近7000家规上企业进行返岗日监测,聚焦贫困劳动力就业情况,及时发现苗头性问题,跟进开展稳岗工作。” 孙奇峰说。

  平台就业

  克服疫情影响,实现外出居家两相宜

  日前,人社部、国务院扶贫办启动“数字平台经济促就业助脱贫行动”,阿里巴巴、58到家、滴滴出行、美团等平台企业,拿出一批外卖骑手、物流收派、仓库管理、理货打包、家政服务等岗位,定向投放贫困地区。

  其中,接地气的生活服务业岗位,是不少贫困地区青年人进城的新选择。

  当过保安,做过汽配检修员,因家中盖房子欠下债务,常包红2018年来到北京,成为一名美团外卖骑手。勤奋的他,去年成为站点接单高手,月收入超1万元。疫情防控期间,常包红单量不减。“靠着送外卖,不仅养活了父母妻儿,还能还上老家的欠款。”

  《2019年外卖骑手就业扶贫报告》显示,美团外卖骑手中有25.7万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其中25.3万人实现脱贫。

  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岗位,也成为贫困劳动力“原地就业”新选择。

  “没想到我还能干上人工智能的工作,既有收入,又能陪伴孩子。”27岁的张金红是贵州铜仁思南县人。以前,要想有份好收入,就得外出务工。张金红和老公曾经去过江苏、福建等地的电子厂、服装厂打过工。

  张金红坦言,在外打工最大的苦,不是工作累,而是对孩子不放心。有什么工作可以一边工作,一边陪伴孩子?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联合支付宝发起“AI豆计划”,为贫困地区女性提供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这给了张金红新机遇。她现在成为一名人工智能标注师。“我在电脑上标记自动驾驶场景的人和车来训练机器模型,提高算法准确性。”

  “下一步将继续聚焦52个未摘帽贫困县、湖北省和‘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抓紧就业扶贫不放松。”李忠说,尤其是推进东部6个省份加湖北的劳务协作行动、易地扶贫搬迁就业帮扶专项行动,支持深贫地区、深贫人口。将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力争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实现就业。

  • 相关阅读
  • 一箭三星 中国成功发射高分九号03星等3颗卫星

      中新网北京6月17日电(郭超凯 朱霄雄)2020年6月17日15时19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高分九号03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还搭载发射了皮星三号A星、和...

    时间:06-17
  • 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题: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专访国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司长孙国吉  新华社记者胡璐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今年我国确定主题为“携手防沙止漠 共护绿水青山...

    时间:06-17
  • 广西强化野生动物保护 野生陆栖脊椎动物总数居全国第三

      中新网南宁6月17日电(张振球 张庆志 张雷)广西林业局17日介绍,广西通过打击野生动物犯罪、建立普法宣教体系等途径,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前广西野生陆栖脊椎动物1151种,数量居全...

    时间:06-17
  • 大江时评:讲好“中国故事”,绘就奔小康的最大“同心圆”

      【地评线】大江时评:讲好“中国故事”,绘就奔小康的最大“同心圆”  近日,中宣部举行“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报道活动启动仪式,全面启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重大主题宣传。  ...

    时间:06-17
  • 一部真实记录中国疫情阻击战的重要文献

      2020年6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该白皮书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历程,与国际社会分享了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阐明了全球抗疫的中国理念、中国...

    时间:06-17
  • 越是压力大越要精准调控

      【光明论坛】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冲击已无可避免,采取更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来避免经济增长的下滑,已经成为各界共识。然而,越是增长压力巨大,越是需要更大力度的宏观调控政策,就越...

    时间:06-17
  • 北京:治沙20载 逾854万亩林海拒风沙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记者魏梦佳)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获悉,20年来,通过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北京已累计造林营林超过854万亩,筑起一道山区绿色生态屏障,...

    时间:06-17
  • 王定国同志逝世

      新华社北京6月17日电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六届、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服务司原正局长级干部王定国同志,于2020年6月9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108岁。  王定国同志病...

    时间:06-17
  • 新型城镇化 发展新空间

      新型城镇化 发展新空间  督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以下城市全面取消落户限制,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3.9万个,6个试点城市未来将通过政策性租赁住房解决上百万新市民安居问题……今年,作为“两新一重”...

    时间:06-17
  • 重庆两江新区着力增强发展动能

      重庆两江新区着力增强发展动能  重庆两江新区,因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而得名,因开放的产业、环境、平台集汇而闻名。  十年精耕,昔日的一片片农田荒坡,如今工厂、楼宇、小区、公园、湖泊星罗棋布...

    时间:06-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