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一元钱看病”助力“全面小康”

2020-06-18 15:38:32

来源:求是网

  花都区花山镇儒林村卫生站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北部一个环境优美的华侨村。当地的“一元钱看病”模式家喻户晓,为村民解决了看病难、治病贵的大问题。

  “以前看病要花好几百,现在只要一元钱。”年过七旬的村民钟玉英向记者“点赞”了这个家门口的卫生院,“从前生病要去镇上看,要走好远的路。自从有了这个卫生站,现在生病走两步就能看病开药,方便得很!如今我们一家九口人,足不出村就能治好病。”

  被当地百姓称为“一元钱看病”的做法,究竟是什么?

  据了解,2008年,花都区政府发布《关于批转花都区开展农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村卫生站免费为农民治病,每次只收一元钱挂号费,若需注射则另交一元钱注射费。

  2016年,“一元钱看病”模式实现了与城乡居民医保的衔接。按照“先医保制度报销+后财政补助”的标准,村民在村卫生站就诊先到医保门诊报销,自付部分由区财政予以二次补助,强化了医保与政府风险共担机制,改变了村民的“小病拖、大病扛”就医习惯和思维定势,树立了健康应从关注治小病开始的理念,有效遏制了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转眼十余年过去,从“试点阶段”的星星之火,到“全面推广”后的“燎原之势”,再到“深化健康服务一体化”,花都区通过“一元钱看病”模式撬动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民生效应正一步步放大。如今的“花都模式”已经成为基层医改的模范样本。随着一个又一个乡村卫生站的建立,一张紧密牢固的“农村健康保障网”徐徐张开。

  基本药物的使用,撬动了基层综合改革,改变了儒林村村民大病小病都往大医院跑的习惯。现在,村民在家门口看病,小病不拖延,及时就诊,降低了大病的发生几率,减少了看病的花销。随着“农村医疗健康服务网”越织越牢,花都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稳步提升。

  “我们村卫生站基本药物有几十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皮肤病、胃肠疾病等都有药可治。”儒林村卫生站医生邱华介绍,“目前,村卫生站有独立的药房,中成药和西药有一百余种,再加上中药颗粒,大概有二百余种药品,这些药品几乎覆盖了居民常见病所需药品。”

  “一元钱看病”能为村民省下多少钱?

  邱华为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我有一位糖尿病患者,在卫生站看病挂号只要1元钱,每月往返4次,每月合计只需要4元。”邱华说,“如果他去外面治疗,同样的药物至少花销200多元,对于这样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疾病,一年下来他要担负的医药费要达数千元。”

  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1月至2020年4月底,花都区村民享受诊疗服务1126.2万人次,为农民直接减负18845.2万元。“一元钱看病”政策改变了村民的就医习惯,大大降低了大病发生的几率,提高了村民的健康素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看病为什么不是“完全免费”?

  “‘一元钱’的意义可以理解为要有付出,防止医疗资源过度消耗造成浪费。”花都区花山镇卫生院院长凌济忠介绍,“如果村民有事没事就进去拿一些药,有时候放在家里也没吃,这样就造成了医疗资源的浪费。”

  “包括健康教育在内,花都区为‘一元钱看病’模式配套了多项举措,其中‘六化’是最关键的支撑,即硬件建设标准化、业务操作规范化、基药使用免费化、乡医配备本土化、镇村机构管理一体化和农民健康服务一体化。”花都区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扬表示,“完整闭合的基本医疗体系让花都区公共卫生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也让基层乡镇慢性病管理井然有序。”

  健康是立身之本,人民健康是立国之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就是要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生活需要和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只有进一步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才能真正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全面小康”目标。

  来源:求是网

  采写:张芯蕊 王兆斌

  • 相关阅读
  • 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地遏制疫情蔓延巩固防控成果

      纪检监察机关快速响应监督保障落实   督促遏制疫情蔓延巩固防控成果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陈昊   6月11日以来,北京连续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截至18日零时,新增确诊病例已达158例。受北...

    时间:06-19
  • 北京阳光“复工”气温升 双休日再现高温天气

      中国天气网讯 预计今天(19日),北京天气将逐渐转晴,最高气温在34℃左右。双休日,北京将再迎35℃及以上的高温天气,提醒市民外出时需注意防晒补水。   昨天白天,北京最高气温32.3℃,体感仍然十分...

    时间:06-19
  • 北京海淀法院:近五年超六成未成年性侵案为熟人作案

      北京海淀法院:近五年超六成未成年性侵案为熟人作案   本报北京6月1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韩飏)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海淀法院”)今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近5年来涉性侵害未成年...

    时间:06-19
  • 报告:中国将在2022年左右进入老龄社会 应科学应对

      “65岁+”5年后将破2亿,应对老龄化最重要窗口期开启   自2000年迈入老龄化社会之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持续加深。到2022年左右,中国65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4%,实现向老龄社会的转变。  ...

    时间:06-19
  • “2020年中俄社会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两国关系社会民意基础扎实稳固

      中新社莫斯科6月18日电 (记者 王修君)由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俄头条客户端以及北京益派数据有限公司联合发起的“2020年中俄社会民意调查”日前发布调查结果。结果显示,...

    时间:06-19
  • 中央企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超100万个

      中央企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超100万个  云上招聘不打烊多点发力稳就业  国资委将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三类重点人群,组织中央企业集中开展大型网络招聘活动...

    时间:06-19
  • 小龙虾、螺蛳粉成高校专业……专家:专业细分是趋势

      小龙虾、螺蛳粉……这些美食本是许多年轻人的“垂涎之物”,如今却走进校园,撑起了一门独立的专业。很多人也因此疑问:为何需要如此细分?专家表示——   高校专业细分是趋势 但“细中有综”才是本...

    时间:06-19
  • 华中师范大学成立全国首个AI教育学部

      为了让虚拟教师加盟真人教学 这所大学成立全国首个AI教育学部  近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的“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高端学术论坛上,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赵凌云说,后疫情时代,学校将面临...

    时间:06-19
  • 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图谱绘成

      “打包”遗传信息 加速育种改良  大豆图形结构泛基因组图谱绘成  基因组学研究迎来新突破!来自中国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在大豆基因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这项研究在植物中首...

    时间:06-19
  • 上海蛋白质设施开放 提供新冠病毒全部29种蛋白质的表达质粒

      上海蛋白质设施向全球开放  提供新冠病毒全部29种蛋白质的表达质粒  科技日报讯 (记者王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获悉,6月17日起,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的国家蛋白质科学研究(上海)设施面向...

    时间:06-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