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中央企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超100万个

2020-06-19 03:43:54

来源:法制日报

  中央企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超100万个

  云上招聘不打烊多点发力稳就业

  国资委将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三类重点人群,组织中央企业集中开展大型网络招聘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等工作,在稳就业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 本报记者 侯建斌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受疫情影响,今年的稳就业任务十分艰巨。中央企业正在稳就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西电集团不仅把招聘现场搬到了网上,还摆到了生产现场,让我们从第一视角感受大国重器和央企的魅力,而且宣讲过程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史、产业布局、科技创新、招聘需求等情况,深深地吸引了我……”来自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益门镇上村的川大毕业生向华云说。向华云在看完中国西电集团在“国聘行动”云宣讲专场直播后,随即提交求职简历,通过视频面试后,最终成功拿到offer。

  向华云顺利就业,是国资委通过开展“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资央企在行动”大型网络招聘活动稳就业的一个注脚。

  “截至目前,中央企业累计提供招聘岗位数已超过100万个。”国资委有关负责人透露,国资委将稳就业放在“六稳”之首,聚焦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贫困地区劳动力三类重点人群,组织中央企业集中开展大型网络招聘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脱贫攻坚等工作,在稳就业方面发挥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端招聘帮助应届生就业

  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规模创历史新高。受疫情影响,许多现场招聘会开不了,劳动力市场需求减少,给高校毕业生求职带来困难。

  “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让我们秒变主播。”中国西电集团人力资源部招聘主管杨文冬如是感叹。

  疫情防控期间,中国西电集团推出线上“云”招聘,实现招聘不打烊。与国内各大高校联系,累计参加各大高校举办的线上双选会72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复杂的就业形势,中央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空中”搞宣讲、测评上“云端”、面试连视频、签约无接触……在对应届生的就业支持中各尽其能、各显神通。

  航空工业集团所属航空工业太航打破薪酬束缚,提高院校对口、专业对口生源待遇,扩大招聘规模。通过线上初步筛选,线下电话联系,多次开展网络面试视频会,实现岗位发布、应聘、面试、用工备案等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

  中国电科在北京大学启动高校招聘网络宣讲活动,这是北大历史上的首场“空中宣讲会”,也是中国电科参与规模最大的一次宣讲会,更是疫情发生以来国内高校与央企总部的首次“强强联合”。

  据了解,中国电科携旗下近40家成员单位面向80余个专业类别,提供了700余个就业岗位,吸引6.7万人在线观看,获得1.7万人次点赞。

  中国石油2020校园招聘总数达到8000人,比去年增加3000人,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按照信息发布、简历收集、资格审查、测试面试、签约公示等程序进行线上招聘;中国三峡集团2020年高校毕业生计划招聘1748人,相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200人。其中“优先推荐录用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子女”“部分岗位重点面向湖北地区高校毕业生招聘”两条新政策让今年的招聘格外暖心。

  以点对点方式吸纳农民工

  农民工就业受疫情冲击影响最直接,也是当前“稳就业”的重中之重。农民工就业一头连着村民脱贫致富,一头连着企业复工复产。国资委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中央企业通过“点对点”方式,在建和新建项目大力吸纳农民工就业。

  为实现疫情期间农民工“无接触”式上岗,中国电建河北工程公司专门研发应对疫情防控的培训软件,利用网上学堂对农民工进行“云培训”。对新入厂的农民工采用手机培训平台形式,进行入厂教育、安规培训、视频指导,让那些“放下锄头、拿起扳手”的农民工快速、便捷地掌握工作要求。

  中国华电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稳就业,就地就近吸纳劳动力参与生产建设。中国华电金上川藏段梯级电站项目重点部位和关键线路全面复工后,现场施工人员达4000余人;宁夏银川“东热西送”工程采取就地招工、就地吸纳方式,吸纳当地群众和农民工参与建设达1300余人。

  南方电网贵州电网公司按照“贫困户优先、本地优先”的原则,出台帮助因疫情影响滞留农民工就业措施,在招工过程中优先录用当地农民工,主动为农民工提供基本技能培训、安全知识培训,并在其通过安规考试、疫情排查等措施后安排进场施工作业。同时,吸纳从事物资搬运、坑洞开挖、电杆组立、地面基础作业等辅助工种,最大限度保障和增加农民工收入。

  中国石化在疫情发生后出台稳定农民工岗位和使用数量等针对性措施,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召集农民工返岗复工,稳定农民工就业7万余人。

  对贫困地区开展就业帮扶

  “我原来在石家庄修铁路,受疫情影响,已经3个月没有打工了,真没想到能在这个特殊时期顺利找到工作,生活更有盼头了。”来自宝鸡市麟游县的农民工李继红就是本次“稳就业”行动的受益者。

  今年4月,中国西电集团赴定点扶贫县——宝鸡市麟游县开展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当了解到麟游县农民工李继红的就业困难后,立即联系了集团所属西电宝鸡电气,帮他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根据国资委关于聚焦三类人群稳就业的工作部署,中央企业在积极推进吸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的同时,坚持开展就业扶贫,多举措主动吸纳或帮助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四川秦巴特困山区当地劳动力滞留,就业及扶贫压力加大。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投资建设的巴中至万源高速公路项目在保证自身工作安全有序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协调安排当地贫困人口务工就业,截至目前录用达州、巴中两市劳动力合计1400余人,增加居民收入,助力脱贫工作。

  中交集团为精准对接贫困地区就业需求,在调动扶贫干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深入怒江兰坪县乡镇、村组讲解政策,协调人社部门及用工单位,及时提供适合农民工的用工岗位;中交二航局、中交四公局等子公司主动联系怒江州就业局、兰坪县人社局等部门,了解当地就业需求,积极提供就业岗位;中交三公局多次举办怒江劳动力引进会,并在怒江各县区发布招工信息,吸纳当地劳动力参与工程建设。

  特设就业岗,专招贫困户。国家电网新疆电力加大精准就业扶贫力度,根据工作业务需要,面向策勒县贫困户提供保安、保洁等就业岗位700个,针对该县贫困家庭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300个,进一步带动深度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按时上班、按月领薪、收入稳定的工作生活,点燃了许多贫困家庭的希望。

  稳就业既实打实提供就业岗位,又心贴心提供就业服务。今年以来,中国海油已拨付超过5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对口帮扶县市开展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和贫困人口就业技能的培训力度。在深度贫困地区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国海油与当地企业共同出资1000万元,在临潭县建成生产工服、工鞋等劳保用品的扶贫车间。

  国资委有关负责人强调,稳就业是一项长期任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央企业将持续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局稳定贡献力量。

  • 相关阅读
  • 国家卫健委:现有重症病例数连续5天增加

      中新网客户端6月19日电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月18日,2省市连续5天以上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现有重症病例数连续5天增加,尚在医...

    时间:06-19
  • 四川首个医院智能化集中预约平台上线

      中新网成都6月19日电 (记者 何浠)检查预约登记时间长又复杂,多个检查无法在同一天完成,X光、CT、磁共振“傻傻分不清楚”,这些长期困扰患者的难题如今有了新的解决方案。6月19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

    时间:06-19
  • 内蒙古实施稳岗扩岗专项计划

      中新网呼和浩特6月19日电 (记者 张林虎)19日,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内蒙古通过实施稳岗返还、以工代训支持企业稳定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就业,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   记者了...

    时间:06-19
  • 贯彻实施民法典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民法典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它的颁布实施必将以法典的体系化效应对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产生广泛而深远影响,为国家治理体...

    时间:06-19
  • 聆听法治进步的铿锵足音

      聆听法治进步的铿锵足音(思想纵横)  小区里电梯广告、外墙广告等共有部分产生的收益属于业主共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人可以自主决定依法向他人流转土地经营权,同样条件下房屋的承租人有优先承租权……人...

    时间:06-19
  • 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人民要论)  核心阅读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是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成果。民法典立足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时间:06-19
  • 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强调,“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

    时间:06-19
  • 拉卜楞寺文物修缮“转危为安” 管护者不再为风吹雨打而揪心

      中新社甘肃夏河6月19日电 题:拉卜楞寺文物修缮“转危为安” 管护者不再为风吹雨打而揪心   中新社记者 冯志军 杨艳敏   持续数天断断续续的雨水,使得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阴晴不定”。过...

    时间:06-19
  • 学者分析新疆反恐纪录片:从受害者视角审视暴恐创伤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 (李晗雪)新疆反恐纪实英文纪录片最新一集《巍巍天山——中国新疆反恐记忆》19日在中国播出。数位新疆问题研究学者受访时均谈到,对本部影片的“平民化视角”印象深刻。该片聚焦受害...

    时间:06-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