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刘晓明在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在线座谈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2020-06-24 10:33:5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国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在线座谈会上 发表主旨演讲《在变局中坚守,在合作中共赢》

  中新网伦敦6月24日电 中国驻英国大使刘晓明23日在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在线座谈会上,发表题为《在变局中坚守,在合作中共赢》的主旨演讲。全文如下:

  很高兴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大家交流。上次出席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的活动,还是今年初在议会大厦举行的2020年新春招待会。过去5个月,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正在深刻改变世界,不仅改变我们的沟通和见面方式,也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这个大背景下,英国国内围绕如何看待和处理中英关系,正在展开一场大讨论、大辩论。有人认为,疫情过后,中英关系不会“回到以前”;有人呼吁“重审对华关系”,鼓吹“对华脱钩”,摆脱对华“战略依赖”;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对中国开启“新冷战”。当然,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是“全球化英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发展对华关系对英国至关重要。

  今天,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谈一谈如何认识和理解世界和中英关系的变与不变,以及如何处理好中英关系。

  首先,疫情加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世界带来“四大变化”。

  一是给人类健康带来严峻挑战。此次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全球性大流行病。当前,疫情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造成800多万人感染,40多万人丧生。疫情表明,重大传染性疾病仍是人类生命安全和健康的严峻挑战,这种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不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二是给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冲击。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生产和需求“双降”,各国人员流动、跨境商贸活动受阻,国际产业链供应链遭重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世界经济将萎缩3%,世贸组织预计今年国际贸易将缩水13%至32%,世界经济可能陷入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当前,各国复工复产正在逐步推进,但全球经济复苏前路漫漫。

  三是给全球治理带来严峻考验。“空前挑战”需要“空前团结”和“空前合作”。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应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但有的国家却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借疫情搞“经济脱钩”,对别国污名化,甚至鼓吹“新冷战”,严重影响国际抗疫合作,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治理体系和多边机制正经受严峻考验。

  四是国际社会更加深刻认识到人类是命运共同体。疫情使国际社会更加深切感到,世界各国命运紧密相连,人类是同舟共济的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加强国与国之间交流合作,在合作中凝聚共识、增强信心。越是面临猜忌疑虑,越要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从不同文明中汲取力量,促进各种文明共同发展。

  面对疫情这一人类重大挑战,选择开放还是封闭、选择合作还是对抗、选择互鉴还是隔阂、选择共赢还是零和,考验各国智慧、理性和担当。

  其次,面对世界大变局,中英关系的内涵和外延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但两国关系也有三个“不变”:

  一是两国的“全球性”和“战略性”没有改变。中英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是具有全球影响的大国,都肩负着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任。近年来,中英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投行等框架下开展良好合作,在倡导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体系等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在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进全球治理改革方面共识更加突出。中英还积极引领环境保护、气候变化等国际合作,就两国分别举办COP15和COP26保持沟通和相互支持。两国还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协调,推动伊朗核、朝核、叙利亚等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疫情发生以来,中英加强政策协调和经验交流,积极开展疫苗和药物研发、物资支持和国际抗疫合作。不久前,李克强总理应邀出席英国政府主办的全球疫苗峰会视频会议,并向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提供捐助。两国都支持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抗疫中发挥领导作用,都主张帮助发展中国家抗击疫情和恢复经济社会发展,都强调提升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抗疫合作为中英关系增添了新内涵,两国将共同为维护和促进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作出新贡献。

  二是两国关系的“互补性”和“互利性”没有改变。中英两国经济高度互补,利益深度融合,互利合作不断拓展。英国是中国在欧洲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是英国第三大出口市场,英国是中国在欧洲地区最大投资目的地国。即使在疫情期间,中英合作也没有停止脚步,展现出强大的坚韧性和生命力。今年3月,我与英国商业、能源和产业战略大臣夏尔马共同出席了中国河北敬业集团收购英国钢铁公司交割仪式。敬业集团不仅保留了当地3200个工作岗位,还承诺未来10年投资12亿英镑实现英钢转型升级。上周,在“沪伦通”启动一周年之际,中国太平洋保险全球存托凭证在伦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疫情下中英金融合作的新亮点。

  中国是最早控制疫情的国家之一,在复工复产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不久前闭幕的中国“两会”再次强调,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中国都将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中国政府正进一步落实《外商投资法》,大幅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继续推进自贸试验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积极营造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此次疫情也为中国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带来机遇,“宅经济”、“云办公”、数字经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等领域呈现出巨大发展活力和潜力。中国有望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中国经济稳健复苏将给中英经贸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也将有助于英国踏上复苏发展的轨道,积极布局“后脱欧时代”的发展蓝图。

  三是两国关系的“交融性”和“互鉴性”没有改变。中英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但都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近年来,中英在教育、文化、科技、青年、体育、旅游等“大人文”领域交流合作热度空前,不断促进理念沟通、文化融通、民心相通,推动中英友谊薪火相传。双方完全可以更宽广的胸襟、更宏大的视野,超越文化差异的鸿沟,打破意识形态的藩篱,增进对彼此文明和发展道路的了解和理解,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深化各领域交流与合作,树立不同背景国家开放包容、交流互鉴的样板。

  第三,在“后疫情时代”,中英关系能否实现更大发展?我认为,把握好以下三条原则至关重要:

  一是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70年前,英国在西方大国中率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来,双方之间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共同利益始终大于分歧,双方没有因分歧越走越远,而是因共同利益越走越近。回首中英关系的发展历程,只要我们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英关系就向前发展、实现飞跃,反之则会遭遇挫折甚至倒退。

  当前,中英关系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涉港问题。香港已经回归中国23年了,但英国仍有一些人沉浸在“殖民时代”,还不时对香港事务指手画脚,干涉中国内政。今年“两会”期间,中国全国人大审议通过了香港国家安全立法的决定,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相关法案草案。一些人又频频恶言相向、说三道四,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为什么要审议通过香港国安立法?香港回归中国23年来,“一国两制”取得巨大成功,但香港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一直处于“不设防”状态,基本法第23条立法至今无法完成,而且被严重污名化、妖魔化,使香港成为国家安全的“风险”和“漏洞”。特别是2019年“修例风波”以来,反中乱港势力鼓吹“港独”、“自决”,从事破坏国家统一、分裂国家的活动,持续制造各种打砸抢烧暴力恐怖事件,严重危害香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和公共安全,严重突破“一国两制”底线,严重危害中国国家安全,使香港面临回归以来最严峻的局面。

  维护国家安全是中央政府的首要责任,在任何国家都属于中央事权。在英国,中央政府和英国议会负责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威尔士地区的国家安全事务。英国如此,中国同样如此。中国全国人大依照宪法和基本法有关规定,以立法方式堵塞住香港国家安全的风险漏洞,合理合法,势在必行。此次立法针对的是极少数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和活动,不影响香港的高度自治,不改变香港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有利于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有利于保障香港居民合法权利和自由,有利于保障外国投资者在港正当权益,有利于维护香港法治和营商环境,也有利于巩固各方对“一国两制”和香港发展前景的信心。此次立法得到香港绝大多数民众的拥护,得到汇丰、渣打、太古、怡和等英国企业的支持,也得到世界上很多主持公道正义国家的赞赏和声援。英国在香港有30多万公民、700多家企业,香港保持繁荣稳定不仅符合中国的利益,也符合英国的利益。

  我相信,凡是希望香港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人、凡是希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的人,都会理解和支持香港国安立法。我希望,各位议员认清大局和大势,客观、公正、理性地看待香港国安立法。

  二是始终视彼此为机遇和伙伴,而非威胁和对手。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将证明,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中国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致力与包括英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平相处、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中国愿意成为“全球化英国”的战略伙伴。

  近来,英国国内围绕华为问题有各种声音。有人鼓噪英国政府改变允许华为参与英5G建设的决定,限制中国对英投资,很多在英中资企业对这一动向表示担忧。华为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中国民营企业参加英国5G建设问题,而是英国如何看待中国的问题,是把中国看作伙伴,还是对手,甚至威胁。华为落户英国19年来,对英经济社会和电信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成为中英合作共赢的典范。从2012年至2017年,华为在英采购和投资20亿英镑,支撑本地就业2.6万个。2018年初,华为承诺其后5年在英追加投入30亿英镑,迄已落实10亿英镑以上。目前,华为正积极配合英国网络安全中心(NCSC)改进其产品和技术的薄弱环节,以更好协助英国实现2025年前5G网络全覆盖的目标。华为问题还关系到英国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合作的国际形象、关系到中资企业及其他外资企业对英国的信心的问题。我希望,英国政府从本国根本利益和中英关系大局出发,坚持独立判断和自主决策,继续为包括华为在内的在英中资企业提供开放、公平、透明、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三是始终以平等对话管控分歧、不搞“麦克风式外交”。中英之间存在分歧,这很正常,关键要妥善处理。例如人权问题,一些政客总把人权问题政治化,搞“双重标准”。就人权保障事业而言,中国实现了史上最快的人权进步。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8.5亿人实现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人均预期寿命为77.3岁,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今年,中国有信心、有能力克服疫情等各种困难,实现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当然,任何国家的人权状况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需要不断努力改进。但搞“麦克风式外交”,无助于解决矛盾和分歧。中国愿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基础上,以开放、坦诚、包容、合作的态度与各方进行建设性对话,但坚决反对充满傲慢与偏见的抹黑和指责。中英之间有人权对话机制,双方应用好这些渠道,就共同关心的议题开展建设性对话。

  各位议员,女士们、先生们,

  英国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成立23年来,积极推进两国议会对话交流,促进两国各领域合作,为增进中英了解与互信作出了贡献。习近平主席曾说,“封闭的空间只会四处碰壁,开放的道路才会越走越宽”。我衷心希望,议会跨党派中国小组继续做增进对华认知的先行者、中英关系的推动者、中英合作的促进者和中英友好的贡献者。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英关系在“后疫情时代”将更加强劲,双方合作将更加广阔,两国人民友谊将更加深厚!(完)

  • 相关阅读
  • 日学者披露“731部队”在华细菌战政府公文 中方:恶行铁证如山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日本学者披露的日本官方资料再次表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细菌战的恶行铁证如山,不容否认和抵赖。   有...

    时间:06-24
  • 广州上半年缴获各类毒品逾五百公斤 堵截“金三角”毒品渗透

      中新社广州6月24日电 (王华 刘向明)广州市公安局6月24日通报,今年上半年,共侦破毒品案件599宗(其中重特大毒品案件36宗)、逮捕588人、缴获各类毒品544公斤。其中,摧毁多个跨境贩毒团伙,堵截“金三角...

    时间:06-24
  • 甘肃新增3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中新网6月24日电 据甘肃省卫健委网站消息,6月23日20时至6月24日20时,甘肃新增3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6月23日20时至6月24日20时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如下:   本地疫情:   今日...

    时间:06-24
  • 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恢复开放后迎来“双喜临门”

      中新网拉萨6月24日电 (记者 贡桑拉姆)24日下午,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第六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国家4A级旅游景区揭牌仪式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举行,西藏自治区副主席孟晓林,西藏自治区民族事务...

    时间:06-24
  • 赵立坚再谈美打压中国媒体:若一意孤行,中方将不得不作出正当、必要的反应

      中新社北京6月24日电 (记者 梁晓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24日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对中国媒体的政治打压和无理限制,立即改弦更张、纠正错误。“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将...

    时间:06-24
  • 胡春华主持召开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组委会第三次全体会议24日在京召开。国务院副总理、组委会主任胡春华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国两会部署,以高...

    时间:06-24
  • 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协作体论坛举行 “云端”相聚共谋发展

      中新网西安6月24日电 (记者 田进)24日,2020丝路城市广播电视协作体论坛以视频会议的形式,在主会场西安广播电视台拉开帷幕。来自广州、成都、武汉、南京、海口、兰州、厦门及马来西亚等地的多家“丝路...

    时间:06-24
  • 中印尼经贸合作在疫情防控中取得“难能可贵”成绩

      (抗击新冠肺炎)中印尼经贸合作在疫情防控中取得“难能可贵”成绩   中新社雅加达6月24日电 (记者 林永传)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经济商务公参王立平24日披露,今年一季度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13亿美元,同比...

    时间:06-24
  • 王毅同荷兰外交大臣布洛克通电话

      2020年6月24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荷兰外交大臣布洛克通电话。   王毅表示,面对疫情,中荷相互支持、相互帮助,生动诠释团结合作是抗击疫情最有力武器。两国领导人通过各种方式保持沟通,体...

    时间:06-24
  • 《半月谈》刊文:这个县生猪产业何以大规模发展?

      《半月谈》刊文:这个县生猪产业何以大规模发展?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 6月25日出版的第12期《半月谈》刊发记者汪军、吴思采写的文章《这个县生猪产业何以“逆风飞扬”》,摘要如下:   地处武陵山...

    时间:06-2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