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教育部:2018年高校生均教育经费达3.27万元

2020-06-28 09:43:5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6月28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为全面总结2018年全国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状况,教育部教育督导局委托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研制完成《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2018年度)》(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2018年,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21%,较2017年增长1.5个百分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全日制学生)达到3.27万元。

  《报告》基于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和全国1000余所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紧扣“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等新时代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政策要求,以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采用海量数据挖掘、多维案例分析、大规模问卷调查等方法,呈现高校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举措、新经验、新成效,为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参考,引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巩固本科人才培养中心地位。

  《报告》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阶段,本科教育全面振兴。2018年,教育部通过全面布局“四新”建设、推出“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部署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颁布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等一系列重要举措,在本科教育关键领域“谋突破、上水平”,打响新一轮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攻坚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报告》认为,高校扎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三全育人”工作有序开展。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动高校加强思政课程建设、深化思政工作改革,建立完善立德树人育人机制,构建“三全育人”大格局。2018年,全国培育“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125家,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200项、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项目20个。

  《报告》表明,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取得成效。按照《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高校在教师聘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等工作中,坚持师德第一标准,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2018年,高校博士学位教师占比38.21%,较2017年增长1.5个百分点;行业背景教师占比17.68%,较2017年增长5.8个百分点;辅导员队伍规模从2017年的58750人增加到2018年的65571人。

  《报告》显示,高校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持续推进。2018年,高校打破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的壁垒,将社会课堂、虚拟课堂引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高校累计开设专业实验课达到144.17万门,累计建设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210个、校外实践实习基地22.6万个,实践育人体系不断完善。高校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持续深化科教融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截至2018年底,452所高校增加创新创业学分,参与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生达30.49万人次。

  《报告》强调,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得到明显改善,“大学质量文化建设”呈现新风貌。各级财政加大高等教育投入,高校生均教育经费(全日制学生)达到3.27万元。线上课程资源建设得到强化,教育部认定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291门,上线慕课数量达到8100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逐步健全,政府完善质量标准,强化外部教育教学评估;高校内修教学督导、专项评估、常态监测,质量文化得到培育和养成,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成为主旋律。

  《报告》反映,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不断提升,大部分学生对自身成长与收获满意。2016—2018年,学生对课程教学和学习风气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64.48、66.25、67.62和60.75、61.64、63.83,呈现持续上升趋势。2018年,74%的学生认为自己在确立明晰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有极大或较大提高,75.9%的学生认为大学期间自己的合作能力有较大或极大提高,74.1%的学生对自己在大学期间的成长与收获满意。

  与此同时,《报告》还指出,部分高校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未完全落实。部分高校对人才培养中心地位的落实保障度不够,制度保障教学、全员服务教学等落实不到位,高校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仅为77.11%。二是教学模式创新性不足。部分高校慕课、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应用不足,高校专业课小班化课堂(30人及以下)平均开设率仅为29.11%。三是学习过程管理总体不严格。部分高校课程学习难度、挑战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2016—2018年,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四是师德师风建设未形成长效机制。部分高校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统筹领导力度不够,个别教师不能认真履职尽责,学术不端行为仍有发生,师德考核在教师考核评价中被弱化。

  此外,《报告》还进一步指出,我国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待继续健全完善。评估制度设计需着力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立德树人评估指标尚不够具体,高校分类评估有待进一步完善。高校在职称评聘、职务考核、激励奖励、资源分配等方面依然强调“帽子、课题、成果、经费、奖项”等指标,人才培养成效的评价标准尚未得到充分体现。

  目前,《报告》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 相关阅读
  • 美再将中国媒体列“外国使团” 中国记协:强烈不满

      中新网6月29日电 据中国记协官方微信消息,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就美国国务院22日宣布将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和环球时报的驻美机构作为“外国使团”列管发布声明,这是对中国媒体和新...

    时间:06-29
  • 全国仅有约4000名 中国放射科物理师人才“奇缺”

      万象   放射科物理师人才奇缺   这是一个异常关键却少有人知的重要岗位。每一名癌症患者在接受放疗前,医生都会在患者的CT影像上勾画出需要治疗的肿瘤病灶,随后由放射科的物理师设计具体的治疗计...

    时间:06-29
  • 十部门加强控辍保学:坚决防止因疫情造成新的辍学

      中新网6月29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近日,教育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工作 健全义务教育有保障长效机制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意见》强调,要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

    时间:06-29
  • 在大战大考中磨砺统筹兼顾之谋

      在大战大考中磨砺统筹兼顾之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核心阅读  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科学方法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尤须做好统筹兼顾这篇大文章。坚持统筹...

    时间:06-29
  • 新发地封闭小区成立“战时”临时党委

      本报讯(记者 孙颖)在丰台区新发地周边封闭小区银地家园门口,一面鲜艳的党旗挂在最显眼的地方。为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队作用,丰台区在新发地周边封闭小区成立“战时”临时党委,让党旗在...

    时间:06-29
  • 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发放保教费、落实陪产假等

      多地出台政策鼓励生育发放保教费落实陪产假   对症下药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 近期,多地陆续出台鼓励生育政策,如北京调整生育医疗费用待遇、山西省鼓励用人单位发放婴幼儿保教费、广东落实陪...

    时间:06-29
  • 未保法修订草案二审 多处修改回应社会关注

      未保法修订草案二审 多处修改回应社会关注  本报北京6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亦君)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今天在北京举行,会议听取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201...

    时间:06-29
  • 海南离岛免税额度涨至十万影响几何? 有望媲美香港

      疫情下中国人的海外消费回流,离岛免税扩容,恰逢其时。   张嘉佳是广州人,在国企上班,因为疫情等原因最近去香港地区和日韩不方便。前段时间,她在海南买了一堆进口化妆品,总价8000元,比在广州天...

    时间:06-29
  • 全国人大代表杨林花回忆申纪兰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两会

      中新网太原6月29日电 题:全国人大代表杨林花回忆申纪兰最后一次参加全国两会   作者 范丽芳 陆祁国   “今天一天我忍住没哭,但是不能说申老(申纪兰),一说我就忍不住了。”6月28日下午,全国人...

    时间:06-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