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申纪兰留下的脱贫宝藏:造林造出“绿色银行”

2020-06-30 01:20: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长治6月30日电 题:申纪兰留下的脱贫宝藏:造林造出“绿色银行”

  作者 高雨晴

  “我要继续将造林事业做大做强,将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传承下去。”29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众新源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常永红说。

“我要继续将造林事业做大做强,将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传承下去。”29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众新源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常永红说。 韦亮 摄 “我要继续将造林事业做大做强,将她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传承下去。”29日,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西沟村众新源造林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常永红说。 韦亮 摄

  6月底的西沟村,被大片绿色紧紧包围。而就在前一天,这座村庄的脱贫致富领头人申纪兰,永远离开了这片为之奋斗了一辈子的土地。

  上世纪50年代,西沟村还是一个“没土光石头,谁干也发愁”的穷山沟。在申纪兰、李顺达等劳模的带领下,西沟村民上山栽树,下沟修地,经过几十年奋斗,将荒山荒沟打造成为“绿色银行”,这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听老人们说山上没有树,经过申主任的努力,现在满山都是树。”常永红回忆,当时栽树遭到很多人反对,说山上都是石头,长不出树来,但她就是不信邪。

  起初种了300亩,成活率很低,村民有些灰心。而申纪兰并未因此选择放弃,她鼓励村民说,“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申纪兰时常自己跑到田中,将她的种树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村民。

  改革开放前,申纪兰带领西沟村民完成荒山造林25000亩。如今,以常永红为代表的西沟人将造林的“老本行”打造成为脱贫的好产业。

  常永红所负责的众新源造林专业合作社于2016年成立,是西沟村四个造林合作社之一。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合作社担负起了新的责任。

  “我们的工人是周边三个村的村民,主要以西沟籍村民为主,年龄均在60岁左右。”常永红回忆,申纪兰时常嘱咐他,“要踏踏实实干”“多带动村民多挣钱”。

  怎样提高造林成活率、提高效益,如何带动村民挣钱、多用一个劳动力,是他和申纪兰每次见面时的主要聊天内容。

  常永红介绍,十几年前,一个劳动力的日收入约40元(人民币,下同),如今已达到120元至150元。

  除造林“老本行”以外,西沟村还将香菇大棚和光伏发电作为扶贫产业。

  2013年,在申纪兰的带领下,一排排香菇大棚建立起来,并在当年实现投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根考说,“建大棚的时候,申主任每天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劳动。”

2013年,在申纪兰的带领下,一排排香菇大棚建立起来,并在当年实现投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根考说,“建大棚的时候,申主任每天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劳动。” 韦亮 摄 2013年,在申纪兰的带领下,一排排香菇大棚建立起来,并在当年实现投产。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西沟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根考说,“建大棚的时候,申主任每天来这里和我们一起劳动。” 韦亮 摄

  目前,西沟村南北两处基地共有39个香菇大棚,每个大棚种植规模为17000棒至18000棒,每年可创造经济收益60余万元。此外,光伏发电年收益为70余万元,其中部分用于村民的务工工资和贫困户分红,以及村里的环境整治。

  “香菇大棚建起以来,每年能解决40名乡村妇女的就业问题。”王根考说,每名妇女一年能为家庭增加2万余元的收入。

  近年来,西沟村创办企业和引进企业不仅解决了该村2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一批批周边村民一起致富。据了解,2018年,村集体可支配收入为210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00元。

  如今,西沟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申主任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西沟村,她的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王根考说。(完)

  • 相关阅读
  • 甘肃:检察机关已立案4000多起生态环保公益诉讼案件

      新华社兰州6月30日电(记者胡伟杰)甘肃省人民检察院近日发布消息,2017年7月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全面开展以来,甘肃省共立案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4318件,对其中304起件案件提起了公益诉讼。 ...

    时间:06-30
  •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中国共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

      白皮书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共实施退耕还林还草5.15亿亩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胡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30日发布的《中国退耕还林还草二十年(1999—2019)》白皮书显示,20年来我国实施退耕还林还草...

    时间:06-30
  • 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2020年1月8日) 习近平 同志们: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党中央对此高度重视,做了精心准备、...

    时间:06-30
  • 中国律师行业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我国律师行业基本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记者白阳)记者30日从中华全国律师协会获悉,自2017年全国律师行业党委成立以来,律师行业党建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国专职执业...

    时间:06-30
  • 沪浙检察机关探索“上海—浙江湾区”公益诉讼协作

      新华社上海6月30日电(记者兰天鸣)记者从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获悉,沪浙两地八家检察机关已就《关于建立上海—浙江湾区检察公益诉讼协作配合机制的意见》达成共识,明确八家检察机关公益诉讼部门在履行职责过...

    时间:06-30
  • 党员要冲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赛买提·艾买尔“战”贫记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30日电 题:党员要冲锋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赛买提·艾买尔“战”贫记  新华社记者杜刚  6月下旬以来,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有些闷热,50岁的赛买提·艾买尔迎来一年最忙碌的季节,砂...

    时间:06-30
  • 携手奋斗奔小康——2020,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题:携手奋斗奔小康——2020,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  开栏的话:“民亦劳止,汔可小康。”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为之奋斗的梦想终将成真。...

    时间:06-30
  • 人民网评:疫情袭来,中国共产党交出新答卷

      人民网评:疫情袭来,中国共产党交出新答卷  ——写在党的99岁生日之际(上)  总有一些年份,会在历史的年轮上烙下深深的印记。2020年注定是我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注定是世界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时间:06-30
  • 【地评线】飞天网评:用科技创新打造大国水电重器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日前对金沙江乌东德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乌东德水电站是实施“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希望同志们再接再厉,坚持新...

    时间:06-30
  • 【每日一习话】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

      习近平: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这段...

    时间:06-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