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全球四分之一新绿来自中国

2020-07-08 03:32:3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全球四分之一新绿来自中国(生态治理的中国奇迹(16))

  “看见亲手栽下的林子起来了,就如同看见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76岁的陈彦娴是河北省塞罕坝林场第一批建设者中的一员,退休后,她的一大乐趣就是回林场到处转转,“今年七八月份还得上去一次”。

  林子苍翠连绵望不到边,松树列队挺立咬定青山……从北京驱车向北400多公里,置身塞罕坝林场的茫茫林海,游客们往往难以置信:半个多世纪前,这里还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凉之地?

  “建场初期,林场条件太艰苦了。”陈彦娴对记者说,“冬天最冷的时候达到零下40摄氏度左右,嗷嗷叫的白毛风一刮,对面看不见人,让人喘不过气来。上山劳动时,渴了就捧一捧雪吃,饿了就吃几口冻干粮,这让我的牙不太好,现在都掉光了。好在其他零件都没问题。”

  1962年建场以来,一代代塞罕坝人艰苦奋斗,播绿坝上。久久为功,塞罕坝人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一片112万亩的人工林,护卫着京津等地。这道绿色生态屏障如果按1米的株距排开,可以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

  塞罕坝,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之一。在神州大地上,还有许多这样创造奇迹的生态卫士、治沙英雄——

  “无论多苦多累,每家必须出一个后人,把八步沙治下去。”甘肃古浪,在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的八步沙林场,上世纪80年代初,当地6位老汉在承包合同书上按下手印,誓用白发换绿洲,林场几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0多万亩。

  “一定要把毛乌素沙地侵吞的土地夺回来。”宁夏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原局长王有德和职工们,营造防风固沙林60万亩,控制流沙近百万亩。

  “治不了沙,我就死在沙里!”陕西靖边,“全国劳动模范”牛玉琴带领家人和工人种草种树,让当地11万亩荒沙披上绿装,不毛之地变成绿洲。

  还有山西右玉、内蒙古库布其、新疆柯柯牙……沙区的干部群众牢记使命,艰苦创业,持之以恒遏制“沙魔”。当初的苦累,化为今天生态优美、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甘甜。

  在全球2000年到2017年新增绿化面积中,约1/4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监测数据显示,从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荒漠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1.04万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2424平方公里;沙化土地面积由上世纪末年均扩展3436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在广袤沙区,我们看到,一群群牛羊进了棚圈,一个个草方格压住流沙,一片片草木生机盎然,一座座沙丘止步不前,肆虐的风沙不断收敛。在荒漠化和沙化面积“双缩减”的同时,我国荒漠化和沙化程度“双减轻”,实现了从以往“沙进人退”到如今“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保持定力,持续力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高度重视绿化祖国。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空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国土绿化的顶层设计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持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质量管理加强,工程成效提升。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生态优先,强化保护。2013年,我国启动实施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目前,封禁保护区达104个,封禁保护面积达174万公顷。记者在沙区很多地方看到,封禁保护区“人退、沙退、绿进”,自然恢复效果喜人。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尊重自然,科学治理。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在推进防沙治沙时,日益注重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选取30个县(旗、区),开展精准治沙试点,量水而行、以水定绿、林水平衡,更有效地恢复林草植被盖度。

  “绿进沙退”的嬗变,源自绿色发展,适度利用。我国注重治沙与治穷结合、增绿与增收双赢,科学开发利用沙区光、热、风等资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如今乡亲们争先恐后植树造林,发展生态产业!”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宗别立镇茫来嘎查(村)牧民吴维忠,放下牧羊鞭,成了护林人,还在自家梭梭树下接种中草药肉苁蓉,收入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7年12月,满头银发的陈彦娴,“60后”的时任塞罕坝林场场长刘海莹,“80后”副场长于士涛,代表三代林场建设者前往肯尼亚内罗毕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总部,领取了“地球卫士奖”的奖杯。“我们把荒山沙地变成了百万亩林海,当初吃的那些苦受的那些累,都是值得的!”颁奖典礼现场,泪光闪烁的陈彦娴对记者说。

  当前,中国还有大片荒漠化和沙化土地亟待治理,防沙治沙形势仍然严峻。咬紧牙关,爬坡过坎,坚定不移防治沙患、呵护自然,中国人还将创造一个又一个新的生态治理奇迹。若干年后再回首,对于今天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人们定会感叹道:“值得!”

刘 毅 寇江泽

刘 毅 寇江泽

  • 相关阅读
  • 傅聪:中美在《武器贸易条约》问题上立场迥异

      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就国际军控与裁军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   2020年7月8日,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就中国加入《武器贸易条约》、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美国发布“2020年军控遵约报告”等问题举行...

    时间:07-08
  • 黄河上游三州签订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中新网西宁7月8日电 (孙睿 果宣)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官方获悉,该州日前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三州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签订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

    时间:07-08
  • 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损 国家文物局紧急通知全面加强汛期文物安全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8日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16时,南方11省份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国家文物局近日紧急向相关省份发出通知,要求全面加强汛...

    时间:07-08
  • 最新研究:减缓气候变化需长期努力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大规模减少人类排放可能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让全球地面温度出现可检测的变化。这些结果表...

    时间:07-08
  • 致公党“书香机关”读书活动启动会召开 万钢出席并讲话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祁亮 冉文娟)致公党“书香机关”读书活动启动会于7日上午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万钢指出,...

    时间:07-08
  • 生态环境部:去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3.19万个

      中新网7月8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实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2019年,全国日常监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执法检查...

    时间:07-08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逝世 享年87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逝世,享年87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方面获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解放军原基建工程兵部队高级工程师王明健7月7日上午在广东韶关核工业四...

    时间:07-08
  • 《崇德向善的引领》和《守正创新的践行》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阐释和贯彻落实,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辑了《崇德向善的引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

    时间:07-08
  • 自强的力量——成昆铁路通车50年记

      新华社成都7月8日电 题:自强的力量——成昆铁路通车50年记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杨三军、谢佼、丁怡全  这是一条英雄的铁路,30多万筑路大军艰苦奋斗,牺牲2000余人,打通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

    时间:07-08
  •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但建设生态文明非一日之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