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国内新闻

非常时期非常高考

2020-07-08 04:46:55

来源:光明日报

  非常时期非常高考  ——北京高考首日见闻

  本报北京7月7日电(记者晋浩天)一场风雨过后,明丽的朝阳如约而至。7日,北京近5万名考生迎来高考首日,走进遍布全市的132个高考考点。疫情防控下的非常高考在验证、测温、消毒的防疫通道护佑下拉开帷幕。

  从清晨5点多开始,高考试卷的转运工作在各区县有序进行。今年,北京高考试卷全部由民警武装押运并全程监控录像。

  今年是北京实行新高考的第一年,又因为疫情推迟一个月、自主招生政策取消、强基计划亮相等变量叠加而备受关注。而北京疫情的突然反弹,更使2020年的高考非同寻常。

  非常时期的非常高考,广大考生及家长却以一颗平常心坦然面对。早上7点刚过,丰台区最大考点——北京十二中迎来了今天的第一位考生。考生妈妈告诉记者,家里老人不放心,叮嘱他们早点出来,在校门口等总是踏实些。“他们这一届考生太不容易了,在家学了那么长时间。不过,终于等到今天了,希望女儿轻松上阵,以平常心应对高考,这只不过是人生的一个小目标。”妈妈的淡定,女儿以“放心”回应。

  7:50,考生小姚在父母的陪伴下来到北京玉渊潭中学考点。“儿子,再检查一下要带的东西啊。紧张不?”“放心,都带齐了。考个试而已,紧张啥?”挥挥手,小姚稳稳地走向考点。身后的姚爸爸感慨:“孩子长大了,成熟了。”

  8:35,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外,有少数考生正在入场。一位已经坐在家长等候区的考生妈妈告诉记者:“学校为保证高考顺利进行做了严格的消杀,准备了周详的备考指南,我们觉得很踏实。”

  8:50,记者赶到北京最大的考点——中关村中学。考生均已进入考场,校门口站着很多家长和学生。一位举着手机正在自拍的学生告诉记者:“我是学弟,为了给师哥们加油打气、缓解紧张情绪,我专门一大早就赶到学校门口,给他们拍下珍贵的‘入场’视频。”

  在北京,一系列防控措施保证了高考全流程万无一失——因防疫需要,北京每考场考生人数从30人减至20人。对于考试当天临时出现发热等症状的考生,将安排在备用考场。北京市还要求,全体考试工作人员在考前进行核酸检测,严格落实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健康状况登记、考试全程佩戴口罩、考点考场消毒通风、入场体温排查等防疫措施。

  今年考生家长不允许进校“踩点”,因此部分考点准备了“温馨提示”,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让考生提前了解考点情况。比如人大附中的“考点详解”,对进出考场及考点流程,以及交通、停车安排等都做了详细说明。

  • 相关阅读
  • 傅聪:中美在《武器贸易条约》问题上立场迥异

      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就国际军控与裁军问题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   2020年7月8日,外交部军控司司长傅聪就中国加入《武器贸易条约》、中美俄三边军控谈判、美国发布“2020年军控遵约报告”等问题举行...

    时间:07-08
  • 黄河上游三州签订水源涵养区生态环境保护司法协作框架协议

      中新网西宁7月8日电 (孙睿 果宣)记者8日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官方获悉,该州日前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三州中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共同签订黄河上游川甘青水源涵养区生...

    时间:07-08
  • 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损 国家文物局紧急通知全面加强汛期文物安全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应妮)记者8日从中国国家文物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7日16时,南方11省份有130余处不可移动文物因洪灾受到损失。国家文物局近日紧急向相关省份发出通知,要求全面加强汛...

    时间:07-08
  • 最新研究:减缓气候变化需长期努力

      中新社北京7月8日电 (记者 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最新发表的一项气候变化研究论文称,大规模减少人类排放可能要几十年的时间才能让全球地面温度出现可检测的变化。这些结果表...

    时间:07-08
  • 致公党“书香机关”读书活动启动会召开 万钢出席并讲话

      中新网北京7月8日电 (祁亮 冉文娟)致公党“书香机关”读书活动启动会于7日上午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   万钢指出,...

    时间:07-08
  • 生态环境部:去年“双随机”查处环境违法问题3.19万个

      中新网7月8日电 据生态环境部网站消息,生态环境部近日印发关于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双随机、一公开”制度落实情况的通报。通报指出,2019年,全国日常监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开展执法检查...

    时间:07-08
  •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逝世 享年87岁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王明健逝世,享年87岁   澎湃新闻记者从两弹一星历史研究会方面获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燃料功臣、解放军原基建工程兵部队高级工程师王明健7月7日上午在广东韶关核工业四...

    时间:07-08
  • 《崇德向善的引领》和《守正创新的践行》出版发行

      新华社北京7月8日电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宣传阐释和贯彻落实,中宣部宣教局组织编辑了《崇德向善的引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理论...

    时间:07-08
  • 自强的力量——成昆铁路通车50年记

      新华社成都7月8日电 题:自强的力量——成昆铁路通车50年记  新华社记者王长山、杨三军、谢佼、丁怡全  这是一条英雄的铁路,30多万筑路大军艰苦奋斗,牺牲2000余人,打通连接川滇两省的钢铁大动脉。...

    时间:07-08
  • 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千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但建设生态文明非一日之功。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

    时间:07-08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